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383540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考号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题亲爱的同窗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进一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因此还要特别注意:笔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对的的一项是()(2分)A酝酿(ng)黄晕(yn)分歧(q) 着落(zu).看护(kn)水藻(z)贮蓄(ch) 澄清(hng)C唱和(h)憔悴(qi c) 匿(n笑 确凿(zo )D踉跄(linqi)一霎时(h)收敛(lin)搓( )捻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判

2、逆 花团锦簇 恍然大悟 人声鼎沸B.哄托洗耳恭听 蛛丝马迹 众目睽睽C祷告鸦雀无声煞有解事截然不同D.俯视 废寝忘食 混为一谈 油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分)A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C她成为“学习楷模”后,体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汪教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窗的热烈掌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结识错误的勇气。B有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种优秀班级体的原则之一。C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

3、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D诸多人在长期使用新的输入措施后,浮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对的的是( )(2分)A.“青歌赛”上,歌手王晰凭借其杰出的嗓音一举夺得流行组唱法冠军,被出名歌唱家韦唯誉为“低音王子”。B.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班进行了大扫除。劳动委员安排第一二两组同窗打扫了教室,安排第三四两组同窗打扫了包干区。.陈光标先生为什么要高调行善并决定“裸捐”?是故意炒作自己呢?还是要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慈善事业?D“遇到危险状况时,”校外安全辅导员告诉我们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6、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有错的一项( )(2分)A、金色花中泰戈尔把小朋友想象成一朵金色

4、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B、再塑生命作者是法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是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C、窃读记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记述作者童年因买不起书而只能在书店“窃读”的经历。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体现了小朋友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快乐的心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分)A、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B、水何澹澹,。(观沧海)C、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子罕D、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为政)、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F、,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8、 名著导读:(3分) 冬阳

5、下的骆驼队、缓缓悦耳的铃声、小胡同里的井窝子、穿街绕巷的“唱话匣子的”这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京南城,是(作者)在(作品名)中所描绘的旧日京华。这部作品以一种早熟、聪慧而又童稚未消的小女孩(人名)的视角来回忆往事的,记录了她在爱与辞别中懵懂成长的历程。二、古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毕如下问题山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注】蘼芜(m):香草名。.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体现效果。(2分)10.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情感。(2分)(二) 阅读诫子书,完毕问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

6、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2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2、解释词语。(分)(1)广才_(2)将复何及_、翻译句子(2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4、诸葛亮觉得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2分)15、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7、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边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碰见蜈蚣;尚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历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B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

8、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因此不相宜,只得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但是夜的。16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句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分)7B段中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精确精练,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体现效果?(分)1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A、

9、B两段中,“乐”体目前哪里?(分)(二)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魏得强 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社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此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种较好的教育机会。 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种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种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我懂得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并且会比着谁会挥霍。但是我会用事实告诉她,虽然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挥霍的。果然,女儿看到我

10、的举动很吃惊,她居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种空瓶子开始的。” 我等待着女儿的羞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映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种瓶子对我们不算什么,但对某些人很重要。咱社区每天均有一种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懂得,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

11、羞愧了。那个老人我是懂得的,每天靠捡某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协助一种人,更重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我没有说话,只是感谢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种真正需要它的人。一只空瓶子的温暖阅读答案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写下表。(3分)人物事件心理反映女儿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爸爸捡回瓶子女儿( ) 女儿( )爸爸羞愧0、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挥霍,为什么“忽然有些羞愧了”?(3分)21、赏析下面句子。(3

12、分)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2、第段中加点的词语“一种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3分)23、.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4分)四、作文(0分)24、按规定作文。请以“温暖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规定: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体现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浮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替代,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00字。班级 考号 姓名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答案卷一、积累与运用。(1分)1、()(2分)2、( )(2分)3、( )(2分)、( )(2分)、( )(2分) 6、( )(2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A、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B、水何澹澹,。(观沧海)C、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子罕、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为政)E、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F、,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9、 名著导读:(3分)(作者)(作品名)(人名)二、古诗文阅读(14分)9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体现效果。(分)0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情感。(2分)1、用“/”对下列句子画出句读。(2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