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834832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 2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31.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31.2离心泵的主要部件41.3离心泵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62.离心泵的各种故障及维修72.1离心泵水力故障和机械故障的处理72.2离心泵一般容易发生的基本故障及处理83.离心泵的日常维护 103.1简单的日常维护 103.2离心泵停止运转后保护措施 103.3离心泵的保管保存 10参考文献11离心泵的检修与维护摘要:主要介绍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组成部件,详细阐述了离心泵在日常工作中,因不同的原因而出现的各种故障,并采取有效正确的方法来检修,保证离心泵的使用期限。还总结了离心泵在生产过程中的维护,以使它的使用寿命提高并延长。关键

2、词:离心泵;故障;检修;维护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1.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它的基本部件是旋转的叶轮和固定的泵壳。具有若干弯曲叶片的叶轮安装在泵壳内,并紧固于泵轴上,泵轴可由电动机带动旋转泵壳中央的吸入口与吸入管路相连接,而在吸入管路底部装有底阀。泵壳侧旁的排出口与排出管路相连接,其上装有调节阀。 离心泵在启动前需先向壳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迫使叶片间的液体旋转,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叶轮中心被甩向外周并获得了能量,使流向叶轮外周的液体的静压强增高,流速增大,可高达1525m/s。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因壳内流道逐渐扩大而使液体减速,部分动能转换成

3、静压能。于是,具有较高压强的液体从泵的排出口进入排出管路,被输送到所需的场所。当液体自叶舵中心甩向外周时,在叶轮中心产生低压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韵压强大于泵吸入口的压强,致使流体被吸进叶轮中心。因此只要叶轮不断地旋转,液体便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由此可见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压强。 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表示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所以在启动前必须向壳内灌满液体。离心泵装置中吸入管路韵底阀的作

4、用是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流出,滤网可以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壳。1.2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包括叶轮和泵轴的旋转部件:一是由泵壳,填料函和轴承组成的静止部件。但其中最主要的部件是叶轮和泵壳。下面分别简述其结构和作用。 (1)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因为液体从叶轮获得了能量,或者说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通过离心泵的静压能和动能均有所提高。图1-2 离心泵的叶轮 叶轮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因为液体从叶轮获得了能量,或者说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传给液体,使通过离心泵的静压能和动能均有所提高。 叶轮通常由612片的后弯叶片组成

5、。按其机械结构可分为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叶轮,如图1-2所示。叶片两稠带有前、后盖板的称为闭式叶轮,它适用于输送清洁液体,一般离心泵多采用这种叶轮。没有前,后盖板,仅由叶片和轮毂组成的称为开式叶轮。只有后盖板的称为半团式叶轮。开式和半闭式叶轮由于流道不易堵塞,适用于糟褪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悬浮液。但是由于没有盖板,液体在叶片间流动时易产生倒流,故这类泵的效率较低。 闭式或半闭式叶轮在操作时,离开叶轮的一部分高压液体可滑入叶轮与泵壳之间的两侧空腔中,而因叶轮前侧液体吸入口处为低压,故液体作用于叶轮前、后两侧的压力不等,便产生了指向叶轮吸入口侧的轴向推力。该力使叶轮向吸入口侧窜动,引起叶轮和泵壳接

6、触处的磨损,严重时造成泵的振动,破坏泵的正常操作。为了平衡轴向推力,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叶轮后盖板上钻一些小孔(见图1-3a中的1)。这些小孔称为平衡孔。它的作用是使后盖板与泵壳之践诺空腔中的一部分高压液体漏到前侧的低压区,以减少叶轮两铡的压力差,从而平衡了部分轴向推力,但同时也会降低泵的效率。 叶轮按其吸液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吸式和双吸式两种,如图1-3a、b所示。单吸式叶轮的结构简单,液体只能从叶轮一侧被吸入。双吸式叶轮可同时从叶轮两侧对称地吸入液体。显然,双吸式叶轮不仅具有较大的吸液能力,而且可基本上消除了轴向推力。 (2)泵壳 离心泵的泵壳通常制成蜗牛形;故又称为蜗壳,如图1-3c中的1所示。

7、叶轮在泵壳内沿着蜗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旋转,愈接近液体的出口,流道截面积愈太。液体从叶轮外周高速流出后,流过泵壳蜗形通道时流速将逐渐降低,因此减少了流动能量损失,且使部分动能转换为静压能。所以泵壳不仅是汇集由叶轮流出的液体的部件,而且又是一个转能装置。 为了减少液体直接进入泵壳时因碰撞引起的熊量损失,在叶轮与泵壳之间声时还装有一个固定不动而带有叶片的导轮,如图1-3c中的3所示。由于导轮具有若干逐渐转向和扩大的流道,使部分动能可转换为静压能,且可减少能量损失。图1-3a、b 离心泵的吸液方式 图1-3c 泵壳与导轮 此外,由于泵轴转动而泵壳固定不动,轴穿过泵壳处必定会有间隙。为防止泵内高压液体

8、沿间隙漏出,或外界空气以相反方向漏入系内,必须设置轴封装置。普通离心泵所采用的轴封装置是填料函,即将泵轴穿过泵壳的环隙作成密封圈,于其中填入软填料(例如浸油或涂石墨的石棉绳),以将泵壳内,外隔开,而泵轴仍能自由转动。对于输送酸、碱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的液体,对密封要求较高。既不允许漏入空气,又力求不让液体渗出。近年来已广泛采用机械密封装置。它是由一个辐在转轴上的动环和另一固定在泵壳上的静环所构成,屑环的端画借弹簧力耳相贴紧而作相对运动,起到了密封的作用。1.3离心泵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1.3.1泵的试运转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环境:(1)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同;(2)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

9、;(3)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4)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5)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6)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7)高温泵在试运转前应进行泵体预热,温度应均匀上升,每小时温升不应大于500; (8)设置消除温升影响的连接装置,设置旁路连接装置提供冷却水源。 1.3.2离心泵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禁止无水运行,不要调节吸人口来降低排量,禁止在过低的流量下运行; (2)监控运行过程,彻底阻止填料箱泄漏,更换填料箱时要用新填料; (3)确保机械密封有充分冲洗的水流,水冷轴承禁止使用过量水流

10、; (4)润滑剂不要使用过多; (5)按推荐的周期进行检查。建立运行记录,包括运行小时数,填料的调整和更换,添加润滑剂及其他维护措施和时间。对离心泵抽吸和排放压力,流量,输人功率,洗液和轴承的温度以及振动情况都应该定期测量记录。2离心泵的各种故障及维修2.1离心泵水力故障和机械故障的处理出现故障,应及时检查、排除,不可使机器“带病”工作。排除故障的程序是:弄清现象分析原因加以排除。(1)离心泵在运行中,水泵出水量不足泵运行过程中,出水量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吸水管淹没不够深,泵内吸入空气;吸水管接头处漏气、漏水;吸水管或叶轮有杂物;输水高度过高;密封填料漏气;水扬程过高;转速不够。对此过程产生的问

11、题的处理方法是:增加吸水管长度,水面上放一块木板,阻止空气进入水管;拧紧连接螺丝或更换胶垫;清除杂物;降低输水高度或关小压水管上的阀;旋紧压盖或更换填料;调整吸水扬程或关小闸阀;调整传动皮带的松紧度。(2)离心泵在运行中,水泵突然停止出水泵运行过程中,出现突然停水的原因可能有:吸水管道突然被杂物堵塞;被吸入杂物缠塞或被打坏;管口吸入大量空气。对此过程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停机后,清除堵塞物;拆开水泵,清除杂物或更换叶轮;加深吸水管淹没深度。总而言之,水泵故障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作认真细致的分析,不要忙于拆卸机件。应该遵循“先外部、后内部”的原则检查,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排除故障。2.2离心

12、泵一般容易出现的基本故障及处理方法在我们正常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忽略一些细小的环节,而导致泵不能启动;启动负荷大;泵不排液;流量不足;运行中功耗大;泵振动或异常声响;密封漏泄严重;轴承温度过高;轴封发热泵阀;发生水击等基本故障。2.2.1泵不能启动或启动负荷大原因:原动机或电源不正常;排出阀未关;平衡管不通畅。处理方法:检查电源和原动机情;况关闭排出阀,重新启动;疏通平衡管。2.2.2泵不排液原因:泵转向不对;泵转速太低。处理方法:检查旋转方向;检查转速,提高转速。2.2.3流量不足原因:壳体和叶轮耐磨环磨损过大;其他部位漏液;泵叶轮堵塞、磨损、腐蚀。处理方法:更换或修理耐磨环及叶轮;检查轴封等

13、部位;清洗、检查、调换。2.2.4运行中功耗大原因:操作时流量太大;叶轮与耐磨环、叶轮与壳有磨檫;液体密度增加;填料压得太紧或干磨擦;轴承弯曲或损坏;转速过高;联轴器对中不良或轴向间隙太小。处理方法:减少流量;检查并修理;检查液体密度;放松填料,检查水封管;检查修理、矫正泵轴或更换轴承;检查驱动机和电源;检查对中情况和调整轴向间隙。2.2.5泵振动或异常声响原因:轴承弯曲或损坏;联轴器对中不良或轴向间隙太小;振动频率为2倍工作转速;不对中,联轴器松动,密封装置摩擦,壳体变形,轴承损坏,支承共振,推力轴承损坏,轴弯曲,不良的配合;地脚螺栓松动或基础小牢固。处理方法:检查修理、矫正泵轴或更换轴承;

14、查看对中情况和调整轴向间隙;采取相应措施,修理、调整或更换;紧固松动部件或更换管线支架并加固。2.2.6密封漏泄严重原因:泵轴与原动机对中不良或轴弯曲;轴承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成转子偏心;机械密封损坏或安装不当;填料过松;操作波动大。处理方法:重新校正;更换并校正轴线;更换检查;重新调整;稳定操作。2.2.7轴承温度过高原因:轴承瓦块刮研不合要求;轴承间隙过小;润滑油量不足,油质不良;轴承装配不良;轴承磨损或松动;泵轴弯曲;联轴器对中不良或轴向间隙太小。处理方法:重新修理轴承瓦块或更换;重新调整轴承间隙或刮研;增加油量或更换润滑油;按要求检查轴承装配情况,消除不合要求因素;修理轴承或报废;矫正泵轴;检查对中情况和调整轴向间隙。2.2.8轴封发热泵阀的原因(如图2-2):填料压得太紧或磨擦;水封圈与水封管错位;机械密封有故障。处理方法:放松填料,检查水封管;重新检查对准;检查机械密封。2.2.9发生水击原因:由于突然停电,造成系统压力波动,出现排出系统负压,溶于液体中的;气泡逸出使泵或管道内存在气体;高压液柱由于突然停电迅猛倒灌,冲击在泵出口单向阀阀板上;出口管道的阀门关闭过快。处理方法:将气体排净;对泵的不合理排出系统的管道、管道附件的布置进行改造;慢慢关闭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