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83446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讲座 主讲:李兴荣校长、高级讲师 单位:遂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0年5月 专题一、理论篇 一、道德: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评价标准:善、恶。 如何理解: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的,规定了人们在这些关系中的行为标准和准则。 第二、它综合运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把自身心理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它对人们行为的高速是通

2、过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的说服教育,而不是依靠强制力量来实现的。 第三,道德不是以违法与合法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而是以善恶观念为标准来评价、区分社会生活的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的。 (二)、道德的基本特征: 1道德具有社会性(阶级性) 2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3道德具有继承性 4道德具有民族性 (三)、道德的职能和作用 1职能: 认识职能 调节职能 教育职能 论证职能 2作用: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能动作 (正推动、反障碍) 道德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性质 人们的道德精神面貌对社会生产具有能动 (四)、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的标准:善恶观念 弄清几个概念的关系 道德 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A B C 职

3、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行为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二、教师职业道德: 爱因斯坦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任务是为人师表”。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道德具有软、广、深、情、稳、俗等特点:?道德的功能社会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稳定功能、教育功能个体功能:启智功能、协调功能、心理保健功能、情感慰藉功能、导向(人生或价值)功能、价值升华功能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

4、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从教师职业的特点看,教师职业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的地方,就必然有道德。 第二,同其他职业行为一样,教师行为规范也有分为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两种。技术规范侧重于职业操作的方式、程序等等,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而道德规范反映的是职业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 例如: 一般理论文化考试60分为合格。 考车牌的理论考90分为合格过关。 供电局的职业技能考试100分才关过关。 第三,从教师的行为方式看,教师行为活

5、动的职业意义与道德意义是交织在一起的,或者说,教师的“做事”与“做人”、教书与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和境界本身就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劳动工具。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P46 1、全面性和复杂性 2、独立性和创造性 3、长期性和规范性 4、价值体观的迟效性和间接性 5、社会性和成果的集成性 教师劳动实行包干制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P710 1、教育性 2、自觉性 3、榜样性 4、继承性 ?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具有全局性。?从教育的社会地位来看:师德具有超前性。?从教师职业及个人素质看:师德具有导向性。?教育是四化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因而师德具有瞻性、基础性和超前性。?

6、师德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教师要率先树立远大理想体现高尚境界。?从教师的人格评价来看,师德具有超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教育功能 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缴励作用。 教师文明的言读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2、调节功能?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过程具有调节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功能3、修养功能4、促进功能?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保远的影响?通过教师自身来影响社会

7、,促进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变 (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1、教师职业理想: 其要求: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一切为了学生 2、教师职业责任: 其要求:无私奉献 3、教师职业态度 其要求:树立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 4、教师职业纪律: 其要求:遵纪守法 5、教师职业技能其要求: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通于创新6、教师职业良心其要求: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是良心工程7、教师职业作风:其要求:平等待人、有教无类8、教师职业荣誉:其要求:具有高尚的团结协作精神?简单介绍师德规范的体系及层次 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

8、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革、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2、意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合格学生的衡量标准是“四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 P32 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 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修养 要加强政治修养 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心理素质修养体罚学生与心理素质修

9、养有关知识和技能修养?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修养?要加强广博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要加强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的修养 4、师德修养的基本任务 提高师德认识 陶冶师德情感 磨炼师德意志 坚定师德信念 养成师德行为 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P3641略讲) 坚持“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原则 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原则 6、师德修养的方法:P43 向外学习 加强理论学习 虚心向他人求教 学习行业楷模 积极投身教育实践 内在的自我剖析 内省 慎独 师德修养贵在自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几个

10、版本: 97年版本内容:(8条) 1、依法治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 5、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8、为人师表 91年版本内容:(6条) 1、热爱祖国 2、教书育人 3、钻研业务 4、热爱学生 5、关心集体 6、为人师表 专题二、解读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 爱国的要求:爱祖国、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守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运用:自己爱国和教育学生爱国 P50讨论:?遵纪与守法的关系 ?依法做好本职工作 ?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二、爱岗敬业(职业态度) 条文第二条: 爱

11、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也是师德责任感的具体体现,爱岗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通要求。?敬业是爱岗的情感表达和具体的行动。?如何才能做到爱岗敬业。P6567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个方面教育是个良心工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树立献身教育,奉献社会的思想很重要。讨论:说说你身边爱岗敬业的典型。 三、关爱学生(职业责任)P76 条文第三条: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

12、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要像父母、长辈那样去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关爱学生时要爱一切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对学生的爱要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注意“范跑跑、杨不管”这些反面典型。?殷雪梅式的好老师。?四川汶川地震中的好老师形象(谭千秋)?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这是一个新课题。?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体罚学生的现象。?体罚学生造成学生伤害的是犯罪行为。P79讨论:你所知道的见过的体罚学生的个案。 四、教书育人 P88 条文第四条: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

13、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书育人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根本任务 教师法第三条有具体的规定?教书和育人是双重任务,不可偏废。?如何教好书、育好人。P9397?淡泊名利、静心育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辩析)?学好和掌握教育理论很重要。?育人重在身教。讨论:谈谈你对教书与育人两者关系的认识。 五、为人师表:P99 条文第五条: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

14、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为人师表为学生提供认识、示范、调节、矫正等作用。?教师要有鲜明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做好为人师表?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要注意平时的语言和衣着习惯。?教师要坚决同不良现象作斗争。讨论:你认为教师应注意哪些日常不良的习惯。 六、终身学习 :P110 条文第六条: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社会,教育工作者要作表率。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终身教育的特点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终身学习与个人素质提高的关系?教师终身学习的范围。更新文化知识,掌握新的教育理论、新技术(电脑技术)、参加各种职业培训。 专题三、实践篇 一、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务的第一心态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你的主动热情的心态。 无热忱便无伟大。 师爱是教师热情之魂。 二、端在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教师形象魅力?塑造教师良好的形象?从细节处塑造教师的良好形象仪表、服装、举止、语言 三、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规范乖车、 称谓 、 交谈 、 聆听 、 打电话 。服装 、 介绍、 握手、 使用名片 、 拒绝 道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