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34449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机智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灵活运用教育机智的片断案例及反思 作者:新丰县马头中心小学 李翠珍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事件屡不鲜,教师能否抓住生成,灵活应变?对一节课会齐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状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事实上就是规定教师要善于捕获课堂上的教育资源,灵活解决教学内容,形成高效、愉悦的氛围,才干成就精彩的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下面我把自己平时收集的某些灵活运用教育机智的小案例展示给人们,与人们共享。 案例1角的初步结识当我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时,一

2、种学生说:“教师,我的两个手掌这样一拼就成了一种角。”“你看,还能变大变小呢!”我一看,是啊,多好的资源呀!于是我号召全班同窗一起用手做一做,并引导学生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不久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两边张开的限度有关。多么形象直观易懂啊,还用教师再拿活动角演示或画图分析吗? 【评析:适时地抓住学生独特的发现,并趁机让全班学生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案例2 “四则运算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红去游乐园玩。成人票价4元,小朋友票半价,购买门票要花多少钱?学生审题,弄清题意,独立列式,报告。生:48

3、+48+482师:你是如何想的?生:两个成人的票价是就是两个元,小朋友的票价是成人的一半,就是8 除以2,再把三个人的票价加起来.师:这道题与昨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点?生2:昨天学习的是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运算的式子,这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运算生3:我这样列式:8 2+42师:你又是怎么想的?生3:两个成人票价是两个48元,就是4乘以2,小朋友票价是成人的一半也就是4除以2,再把两个成人票价和小朋友票价相加。师:这道题有哪些运算?生4:既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运算。师(非常满意):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四则运算。教学顺着预案正要进入练习阶段。生5(忽然):教师

4、,教师,我尚有想法。师(先是一愣,立即转为惊喜,面带微笑):你真肯动脑筋,说说你的想法。生5:我还列了一种算式是85。我是这样想的,小朋友票价是成人的一半就是8除以2,爸爸妈妈两人的票价正好抵4个小朋友票价,涉及玲玲相称于5个小朋友的票价,因此48除以2后来再乘以5、评析:这位教师没有回绝学生的意外想法,而是予以其体现的机会,这种做法值得倡导。教师的民主和机智庇护了学生的生成,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这位学生的想法的确与众不同,能把个成人换算成两个小朋友,把两种人(成人和小朋友)的票价统一为一种人来求总票价,这蕴含了替代的数学思想,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一种创新。案例3:“能被3整除数的特性”

5、师:同窗们,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性分别是什么? 生: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整除。 师:那么谁能懂得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样的特性呢? 生:个位是3、的数都能被3整除。师:(出示16、23、9、13)问:这些数的个位不是3,就是6,或者9,能被3整除吗?生:(通过验算)有的能,有的不能(学生感到老措施不灵,在纳闷)。 师:你们在黑板上写几种数,教师一眼就能看出那个数能被3整除,那个数不能被3整除。不信,谁来试一试。 生写数,教师判断,生再验证。 生:看来仅从个位上去判断一种数能否被3整除恐怕不行了,那么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6、,同窗们就会有答案了。 【评析】教师先与学生复习了能被2、5整除数的特性,接着又问能被3整除数的特性是什么,学生觉得跟能被2、5整除数的特性同样看个位,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得出有的能,有的不能,在此产生了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像能被2、整除的数同样看个位。此外,这位教师让学生来考她本人,教师能不久判断出来这些数能不能被整除,学生感到教师神了,萌生了非找到此特性不可的念头,思维的涟漪此起彼伏,潜在的学习情绪自然爆发,探究的爱好更浓了,从而使课堂“活”了起来。案例:分数的意义教师让学生说说如何写一种分数,并说出这样写地理由。一位学生觉得应当先写分数线,再从下往上写,问她理由时她居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

7、妈哪来的儿子”,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鼓励她继续说下去,她说:“分母表达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达所取的份数,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干有所取的份数,因此把平均分的份数教分母,把取的份数叫分子。不就先有妈后有儿子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已经是掌声不断。由此及彼,教师立即想到了真假分数提到目前来上,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分数世界里有无儿子比妈妈大的?”从而形象地得出:“儿子”比“妈妈”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儿子”比“妈妈”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这样灵活机动地解决教材,学生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比起冷却之后又另起炉灶地做法,效果要好得多。 评析上述案例中,我们不得不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育机智而喝采!

8、在教学中,我们随时会遇到类似的状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这也就算“机智”地应变过去了。但这位教师通过敏捷的反映,把学生引入了新课,也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步也对这位学生做出了应有的赞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综合反思一、 尊重学生,把握意外生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精心设计预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前提。然而教学中随时也许故意想不到的状况浮现,当意外浮现时,教师是坚持自己的预案不予理睬,还是调节预案,关注意外呢?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按自己的思路用预案教学,怕节外生枝影响预案教学,常常回绝意外。以上案例中的意外,教师如果不予理睬,虽说能顺风

9、顺水地完毕教学任务,却看不到学生闪耀的智慧火花和精彩生成。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浮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视而不见,还是追随学生的爱好,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做出相应变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二、 教师要增强应变能力 面对教学中浮现的那些不期而遇的生成,我们要贯彻新课程理念,精心地庇护、宽容地接纳、理智地筛选、有效地运用,变意外生成为珍贵资源。这就规定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堂应变能力,也就是常说的教学机智。因此教师既要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又要不断回忆、诊断、修正自己的教学,用理论指引实践,提高反思能力,提高教学应变能力,关注课堂上随时浮现的意外生成,造就精彩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