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和伸缩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34256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浇带和伸缩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后浇带和伸缩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后浇带和伸缩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后浇带和伸缩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后浇带和伸缩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后浇带和伸缩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浇带和伸缩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这个问题我们这里现在有争议,主要是当地的通病防治导那么正在制订,一局部专家要求将楼板后浇带钢筋断开放进导那么里,另一局部专家不同意。前者的意图是设置后浇带是防治现浇楼板裂缝的措施之一,且属于“放的措施,后浇带处楼板混凝土断开,约束减少,混凝土楼板收缩较为自由,因而不易产生裂缝,但事实上效果没有预期的好,其中一个原因是后浇带钢筋没有断开,对混凝土的收缩产生了较大约束,没有真正的“放,所以后浇带钢筋应该断开,浇捣后浇带混凝土前再将钢筋连接;后者认为这样施工施工难度加大,钢筋接头太多而且不能错开,还有一些原因不能听其详。各位网友讨论一下,断好还是不断好?申明一下,专指收缩后浇带。地下工程防水技

2、术标准GB50108-2001:5.2后浇带5.2.2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构造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那么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的防水构造见图5.2.2-1、5.2.2-2、5.2.2-3。条文说明:5.2.2(原标准8.2.2修改条文) 增加了构造主筋是否断开的规定,以与国家其他标准一致。不同类型的后浇带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穿,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沉降后浇带而言,钢筋贯穿为好;对收缩后浇带而言,钢筋断开为好;梁反构造的板筋断开,梁筋贯穿,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力导致开裂,从而降低构造抵抗温度

3、变化的能力。作者zxm于2001-12-1421:32发于钢构造专业论坛后浇带在超长钢筋混凝土构造中常被用来释放大局部的混凝土收缩应力,效果不错。一般做法是:后浇带宽度1m左右,钢筋不断。正是这一点让我很困惑。假设后浇带两侧收缩各为1mm,那么后浇带梁和板的钢筋就已经进入屈服状态。何况两侧收缩一般要大大超过1mm。也就是说,在后浇带的支撑撤除前,后浇带处的钢筋已经屈服,此时荷载还未加上。但是很多工程都这样做了钢筋不断,并未出事。假设考虑以上因素,在后浇带处钢筋断开,那钢筋如何连接才能满足标准要求,又方便施工?后浇带处钢筋应该断还是不断,请各位网友发表高见。羊三皮于2001-12-1421:42

4、构造手册中,后浇带有二种做法,一种是钢筋不断,但弯折;另一种是钢筋断开,搭接我选第二种,钢筋断开,但在后浇带范围内通长搭接,待主体全部完工后,准备浇筑后浇带时在焊接钢筋。其实后浇带怎么做都不方便,跨度小还好说,跨度大了,相应的荷载也大,施工时支撑到顶,没哪家施工单位愿意;最好的方法是设双柱。 zxm于2001-12-1421:56羊兄,第二种做法,钢筋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梁底钢筋。当梁跨比拟大,梁纵筋粗且密时,第二种做法实际上不可行。另有构造手册上讲,钢筋不断,但适当加强,实际上这种做法意义不大。我同意羊兄说法,当能说服建筑专业时,设缝最好。wgq于2001-12-1513:59以上是关于

5、伸缩方面的后浇带,我同意羊兄的做法。实际上沉降和抗震也经常用后浇带的方法解决,大家也可以再探讨一下的一丁于2001-12-1623:56用于温度目的的后浇带,钢筋不断,构造混凝土与后浇缝混凝土前后相距一周,只有7天,行不行?在*地区8月分施工,也许是可以的,我已接触到3个首长工程,因为工期将影响到首长的政绩,所以需紧赶,最少的一个竣工也有一年多了,没发现有什么不适宜。请大家谈谈这方面的经历。羊三皮于2001-12-1700:12一丁用于温度目的的后浇带,构造混凝土与后浇缝混凝土前后相距一周我认为不行,出于此目的设后浇带,是根据混凝土构造设计标准GBJ10-89表6.1.1的要求,或建筑的要求不

6、设双柱,经一年检验无事标准也有一定的“保守度概率,一年未裂并不能保证50年后浇带我也常做,目前很少发现裂缝,即便有了,一句话:这里是会开裂,这是后浇带,设计考虑了这个因素。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一丁于2001-12-1700:263年的也没事,我有个比照工程,不放的也没事。我的前提是对付温度应力的那种后浇带。羊三皮于2001-12-1705:19顺带说个故事真人真事几年前,我师父家搞装修,预制板,找平未压光,请本地质量最好、最负责、最信得过、关系最好的施工队伍贴地面砖500X500,施工质量真好。住了一年多,经过了春夏秋冬,没事。再一年,秋转冬时,暴热了几天,骤冷在一个晚上,半夜听见客厅传来很

7、大的声响,看,地面砖全在跳,疑地震我处不设防,举家狂奔至空旷处。冷啊!看周围平静,回家,地面砖没碎,一条条全架在一起。水泥都没用了,一块块摆好就算了,也折腾了一晚。第二天上班,有三家出现这种现象,别人仅几块。分析:1温度变化太大,地面砖与结合层收缩不一致。2施工单位太认真,留缝留的太小。也有,房间隔断采用木柜设计时二间房中间墙取消,贴地面砖紧捱柜底未留缝,天气变化,柜子歪了的事情也发生过。zxm于2001-12-1711:18一丁兄,后浇带不是用来解决温度应力的,后浇带主要用来释放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收缩应力。一般要求后浇带延迟至少一个月浇筑,此时混凝土的收缩大局部已完成。你说的工程没出事,可

8、能是多种有利因素凑到一起了,如果是多种不利因素凑到一起,那么有可能出事。我想不能因此得出可以不要后浇带或可以大大提前后浇带浇筑时间的结论。另,解决同一建筑上下局部沉降差的后浇带,当沉降差较大时也存在同样问题。关于后浇带,在下认为:1.后浇带主要有两个作用:其一,防止在浇筑较长构件时因混凝土收缩化学收缩及干缩变形而开裂。其二,在某些情况下设置后浇带可取消沉降缝。2.后浇带并不能消除构件或构造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温度应力。显而易见,设置后浇带后构件或构造仍然会因温度变化引起温度应力。3.后浇带处的钢筋并不需要特殊处理。无须担忧因混凝土收缩而导致后浇带处的纵向钢筋受拉屈服。这是因为:后浇带两侧的混

9、凝土因受钢筋的约束而收缩变形并不是很大,与钢筋屈服时的应变比拟相去甚远。以级钢为例,其屈服时的伸长率可达4%以上(22%,假设将后浇带长度定为一米,假设应变到达0.4%,其变形可达4mm事实上变形并不限于这一米的范围,而我们一般情况下能见到的裂缝最大不过23毫米,不知是否有人见过更宽的裂缝?因而可认为,此时钢筋并未屈服,不过产生一定的预应力而已。4.设置后浇带仅解决了构件中段的较大收缩裂缝,而在后浇带两侧的构件中仍然可能存在肉眼不可见的细微收缩裂缝。5.采用“膨胀带代替“后浇带是个较好解决收缩裂缝的方法。亦可不用“膨胀带而整个构件采用“自应力混凝土浇筑,调整膨胀剂的比例,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或

10、建立微弱的压应力。sssincrane于2001-12-1821:03我做了一栋5层的混凝土框架,长60M,设了后浇带。今天有个审图公司的老同志告诉我,可以在两个端跨开间的楼面和屋面双层,双向配筋,这样可以不设后浇带。不知大家以为然否?羊三皮于2001-12-1823:16老同志告诉我,可以在两个端跨开间的楼面和屋面双层后浇带是放的一种手段,老同志是抗的一种手段,60M才超标准几米,没问题zxm于2001-12-1910:35sssincrane兄,对于规那么框架构造,在温差作用下,板和梁的轴力以建筑物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为最大,柱的弯距以边柱为最大。如果采用“抗的方法,加强中部的板、梁以及端部的

11、柱比拟有效。单纯采用上述“抗的手段,并不能阻止裂缝的出现,只是在裂缝出现以后,可以减小裂缝的宽度。采用“抗、“放结合,并辅以其他手段,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具体可参 bbs.okok.org/cgi-bin/ut/topic_show.cgiid=2268&h=1#7797,或许对你有用。A-B-C兄,你的帖子中,我有一点不明,请指教。级钢的弹性模量为2.0x105,假设钢筋应变为0.1%,其应力即为200N/mm2,数值已较大,此时两侧收缩之和仅为1mm。后浇带浇筑之前的收缩,不仅有混凝土本身的收缩,还有混凝土因浇筑时释放的水化热造成的温差引起的收缩,其数值恐怕不止1mm。这样,后浇带中钢筋的预

12、应力相当大。如果设计中不考虑这一点,会有平安隐患。另外,采用膨胀加强带,即所谓的超长构造无缝设计,其效果如何取决于膨胀剂的质量和施工质量,以我国生产企业和施工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不敢乐观。zxm兄:我试图将思路表达清楚,不知能否做到:1.混凝土收缩引起构件开裂,此时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其实是很复杂的。现在我们仍假设后浇带为1米,拉应变为0.1%,即假设被“拉长了1mm。那么,该构件的长度是否增加了1mm呢,一般情况下显然不会。如果我们假定构件或钢筋在混凝土收缩后总长度不变,那么,必有某段或几段钢筋被压缩了同样长度事实上还存在混凝土滑移,可以说这时后浇带宽度增加了2mm相当于2mm宽的裂缝,

13、而此时假设钢筋的应力为200Mpa的话,还远未到达设计强度值,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然,这也是一种相当简单化的分析。据我所知,混凝土的收缩主要集中在终凝后的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长构件因混凝土收缩开裂时混凝土的强度还较低,其对钢筋的握裹力也相应较低。2.混凝土的水化热可能导致构件开裂,主要还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其温度分布由里而外,正是这种内高外低的温差导致大体构造件开裂。我认为这种沿构件“横向分布的温差不会形成后浇带处钢筋的拉应力。zxm于2001-12-2011:39A-B-C兄,以下是我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1.对于楼板等薄壁构件,由于散热较好,水化热造成的温差不大,但还不能忽略。我计算过一个工程,按经历公式计算,约为15。2.按照我国著名裂缝控制专家王铁梦在其著作工程构造裂缝控制一书中提供的经历公社计算,混凝土的收缩一周内完成约7%,一个月完成约26%,两个月完成约45%。3.后浇带处钢筋的抗拉刚度相对于梁板很小,两侧的构造可认为向各自的中部收缩,两侧收缩之和集中于后浇带及其邻近的梁板内。4.最好结合工程做一下后浇带内钢筋的应变测试,以准确了解其应力大小。5.钢筋的这一局部预拉力如在计算时未考虑,采取适当的加强措施是稳妥的。请教加强带做法作者xajhll2002-02-0120:54后浇带工期比拟长,业主提出采用加强带,关于加强带未见标准,请教做法及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