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83362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 课内阅读。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綴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响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成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戴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略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江

2、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润壮阔的海洋大合唱。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1)形容小声说话。 (_)(2)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_)2文中的”音乐家”指的是_ 和_ 。3文中有许多表示声音的词,请找出并写下来。_4选文中的中心句是_ 。全文主要运用的修醉手法是_ 。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钱塘江秋潮九月的一天,我来到钱塘江边,观赏那举世闻名的钱塘江秋潮。江边,几座山峰突起。山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远远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山顶上,人们正焦急地望着地平线,等待着秋潮到来。开始,远处的江面()。突然

3、,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啊,钱塘江秋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1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短的词语。2画“_”的句子用一个词语概括是:_3下面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潮水的,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波涛起伏 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4观潮一文以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这篇文章按照记

4、叙文的形式先交代了观潮的_、_、_。结尾与观潮的开头有着异曲同工之感,都赞美了钱塘江大潮是_。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秋潮怎样的感情?_三、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

5、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1第段主要写了什么?请概括一下。_2用“ ”画出第段的中心句。3枣核学了哪些本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犁。B赶驴。C打柴。D蹦高。4第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A总起全段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不一样的小鹿每只雄性梅花鹿都有一对美丽的鹿角,可是一只小鹿因为生病,头上的角变成了灰色,像干枯的树枝一样。它伤心极了,心想:现在我和其他小鹿不一样了,我是一只丑小鹿了。有一天,小鹿正在树(从丛)中睡觉,一只小鸟看到它灰色的鹿角,以为那是一(根跟)树枝,小鸟看了看四周想:要是在这儿搭个鸟窝该多好啊!于是,小鸟衔

6、来许多干草和树枝放在小鹿的头上,不一会儿,一个漂亮又舒适的鸟窝就搭好了。小鹿睡醒后发现自己的头上多了个鸟窝,心想:小鸟搭一个窝多不容易啊,以后我得慢慢走,别把小鸟的窝给摔坏了。下雨了,小鹿躲到树叶下,怕把小鸟给淋湿了;天晴了,小鹿站在太阳下让小鸟把羽毛晒干。小鸟生了好多蛋,蛋又孵化出好多小小鸟。小小鸟学习飞翔时,有时候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小鹿就赶紧用鼻子接住它。渐渐地,小小鸟长大了,小鸟和小小鸟一起衔来许多漂亮的牵牛花放在小鹿的角上。现在小鹿更“不一样”了,因为它的灰角变成了美丽的“花角”。1用“”在短文第2自然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2在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难过(_)舒服(_)3用“

7、”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这句话把_比作_,写出了_。4故事中的小鹿和其他小鹿不一样,因为(_);后来小鹿更不一样了,因为(_)A小鹿在树丛中睡觉B小鹿生病了,鹿角变成了灰色C小鹿灰色的鹿角戴上了牵牛花,变漂亮了5你喜欢故事中的小鹿吗?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

8、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

9、(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需要用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六、 课外阅读。天山美景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冰冷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10、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 (闪耀照耀)的银链。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 (嫩绿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有一条条 (清澈清晰)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有删改)1从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11、并指出句中是把什么比作什么。_3文中具体描写了_、_等景物,写出了天山的_。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正误。(1)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_)(2)春天的花园比得过天山的美丽。 (_)(3)作者认为天山比春天的花园更美丽。 (_)(4)这是一个反问句。 (_)七、 课内阅读。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

12、、( )、(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写上合适的词。2我发现括号里的词语都是表示_的词语。这些词让我知道了“五彩缤纷”一词的意思是( )(选一选)五个颜色,非常好看。 颜色多,非常好看。3把本段中的比喻句画上横线。把本段中将菊花当人写的句子画上波浪线。4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秋雨特点的词语:_。八、 阅读描写春天小兴安的片段,完成练习。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 积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 观赏)自己(应 映)在水里的影子, , 。132给括号里用的恰当的词画上“

13、 ”。133文段中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的词语是_,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_。134这段话依次写了春天里的这些景物:_。135在溪边散步的小鹿还会有那些举动?请在原文后的横线上续写两个。九、 阅读理解。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1在短文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2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3读文中画“”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A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