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3287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论文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作业封面 系 别:_管理系_专 业:_公共事业管理_班 级:_公共事业管理_学 号:_1213031034_姓 名:_陈志朋_成 绩:_ 2013年 12 月 28 日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高校教育改革的微观视角以合肥学院为例摘要:关于高校教育改革是一个很大的方向,我仅仅以一些微观的、具体的事例来阐释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已然和未然的问题,目的是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改革,使中国的教育更加符合国情、符合高校特点、符合学生自己发展需要。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前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最终才能取得成效。我个人的关于合肥

2、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不是为了批评现在的政策,也不是鞭笞某些领导与老师,仅仅是为了能让“应用型”这个科学的战略理念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关键字:1、高校教育改革2、应用型3、实践活动正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阐释如下“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

3、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4、。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

5、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在这里,我不可能对教育事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因此我仅以高校为例,以我自己所在的大学“合肥学院”为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合肥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博学、善思、致用”,对于这八个字,我本人最欣赏的是最后两个字“致用”!我们都知道这句话“学以致用”,我们博学,善思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致用。我们的校方领导也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的见解,提出对学生的教育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宗旨,符合作为普通二类高校的教育目标,因此我们的改革方向也应该沿着这里前进。以上,我简单的叙述了合肥学院的办学宗

6、旨,虽然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正确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但在具体的运用上却缺乏相应的具体的配套措施,使这些科学理论成了一纸空文。我现在就这些问题进行分类阐述和分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 教师队伍(一) 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我的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和领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正内涵和外延。很多老师过于强调“应用”二字,而忽略了去与实际结合,形成这种“为了应用而应用的恶性循环的教育模式”。而且这种现象很普遍,老师和学生都形成了一种敷衍的心理,这会使实现真正的培养“应用型”人才面临组内部带来的风险和阻碍。例如,学校各专业几乎都开设了一门“实践”课,但据我调查有很少的班级真正上过这门课或者利用这些课时进行有必

7、要的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活动。这个问题暴露出很多弱点。首先是老师和学生并不关心和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即使他们认为是合理、科学的,但也没有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去认真付诸实践。另外,许多组织(学生会、社团、团总支等)经常会给学生进行强制性的分配各种所谓的“实践活动”,这会使许多学生疲于应付,而非真心去做。然后,许多老师、组织对于实践成果也不能足够重视。例如,许多对实践成果的评定是根据材料的厚度来判定这次实践活动是否成功,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做会使那些真正参与实践并付出汗水与努力的学生仅仅因为材料的“厚度”不够而被忽视。这种做法的消极影响是极其恶劣的,一方面会使那些有积极性的学生失去信心和参与

8、激情,另一方面也会助长这种最求“量”的风气蔓延,大家做这些事仅仅是为了应付,并不是真心投入去做。可想而知,这样的效果是怎样的,那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纸上谈兵。(二) 解决措施既然老师和学生都存在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对这个方案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实施的主体和客体都是排斥呢,我进过分析和对比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校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这就需要校方领导重新定位,重新制定策略。要换位思考,多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怎样能让老师和学生都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接受,而且是热情参与并能充血到真正的有用的东西。我认为校方可以参考西方国家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的相关资料,进行新的定位与思考。2

9、、 作为授课老师,没有提出新颖的课题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在今后的应用型相关活动中,老师要多与相关的企业、公司、工厂,取得联系,让学生能真正与实际的具体操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模仿操作,切身体会。3、 学生要重视实践活动,积极准备,认真对待,在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在总结中思考得失,不断进步,历练自己,最终能磨练出一身本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应用型人才”。二、 实践活动与评定方法(一) 存在的问题我在私下里调查很多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询问他们关于“学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你有怎样的看法?”很多同学的答案是“活动泛滥,没有创新性。大家仅仅是为了应付

10、才去做,即使做了也只是个别人做,而且是很不情愿的。”这个答案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实践活动多而不精,学生很厌烦。另外,他们对实践活动的结果更是漠不关心,认为那些结果无足轻重。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我们都知道,学校进行得各类实践活动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方案,如果这些东西被否定了,也就是说学生已经默认否定了学校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这不得不承认是学校进行办学宗旨践行时遇到的最为严重和尴尬的严肃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学校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失败了。既然问题出现了,我们就应该认真分析,采取各种有效的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让这些科学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能真正从中

11、受益。(二) 解决方案1、 活动精而不多。我们在制定各种实践活动时,一定要考察他的可实施性与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上面只是为了制定政策,下面就是为了应付政策,学生不是把精力用于如何让在实践活动发挥自己的实力与能力,而是如何敷衍这次的活动。所以,当我们有一项活动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积极认真完成,从中学到了东西。那我们的预期效果就达到了。2、 与实际相结合,灵活策划活动地点。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实践活动的乐趣性,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多与外界的组织,团体合作,让学生接触不同的群体,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运用自身特点,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12、在锻炼中不断弥补,循循渐进,终将成为一个具有“应用型”素养的人才。关于高校教育改革是一个很大的方向,我仅仅以一些微观的、具体的事例来阐释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已然和未然的问题,目的是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改革,使中国的教育更加符合国情、符合高校特点、符合学生自己发展需要。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前进、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最终才能取得成效。我个人的关于合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不是为了批评现在的政策,也不是鞭笞某些领导与老师,仅仅是为了能让“应用型”这个科学的战略理念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为国家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参考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