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3828925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梯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报告书(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1. 项目摘要41.1项目名称、依托单位41.2 项目的必要性41.3 项目建设的目标、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52. 项目背景、必要性62.1国内外本领域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项目的目标市场及关联度72.2 国内本领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9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方案153.1 建设条件153.2 与依托学科间的关联度和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233.3 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与研发队伍情况253.4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行机制,机构设置与职能303.4.1组织结构设置303.4.2 管理机制与各项制度314. 主要目标、任务及技术发展分析324.1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任

2、务、发展方向324.2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近中期目标334.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解决的关键工程技术问题和当前拟实施的工程化项目,在本领域所处的地位与发展潜力345. 建设方案405.1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规模与方案405.2 技术设备、工程方案及其合理性415.2.1 一期建设合计(2012年2013年)415.2.2 二期建设合计(2013年2015年)445.3 建设周期与进度465.4 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方案466. 项目总投资、投资构成与资金筹措477. 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等478.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489.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5010. 依托单位意见5011.

3、有关附件50331综合说明1.1绪言XX市XX县XXXX、XX梯级电站位于任河上游的XX河上,距城区约32km,皆为径流式引水电站,均采用底栏栅坝引水发电方案。XXXX电站控制流域面积为356.55km2,设计水头61.6m,引用流量16.00m3/S,装机容量22500KW+116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2962.8万千瓦时,年利用时数4938小时,概算总投资6438.93万元,单位千瓦投资9755.95元,单位电能投资2.173元/kw.h。XXXX电站控制流域面积为159.22km2,设计水头52m,引用流量6m3/S,装机容量31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1309.5万千瓦时,年利用时

4、数48500小时,概算总投资2938.77万元,单位千瓦投资9795.9元,单位电能投资2.244元/kw.h。该梯级电站由民营业主XX市XX县XX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2009年2月受业主的委托,抽调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3人组成外业工作勘测组,进入现场,先后对坝址、厂址等进行了实地勘测。经过比选,最后确定XXXX电站在XX河中游渔泉河沟处建底栏栅坝,7730m隧洞引水至XX河左岸三道角处建电站;XX电站首部取水枢纽建在XX河XX处,经3376m隧洞引水至XX处建电站。随后紧锣密鼓地开展了设计工作,其间对装机规模的选择系根据设计人员提供的方案比较资料及推荐方案,由

5、业主方最终决定。于同年11月完成了该电站初步设计任务。1.2基本资料1.2.1水文1.2.1.1流域概况XX县XX河经坪坝镇岔溪口入万源县境,在陕西省紫阳县毛坝关转向,由南往北经高滩、瓦房店等地于紫阳县西南汇入汉江。干流全长185km,流域面积7810km2,其中XX境内主河流长131km,流域面积2356km2,河流平均坡降9.6。XXXX电站坝址位于XX河中下游河段的钻石处,坝址控制流域集水面积356.55km2,主河道长45km,河道平均比降为8.8。厂址位于三道角出口断面以上约0.2km处,控制流域面积356.55km2。XXXX电站坝址位于XX河中下游河,坝址控制流域集水面积159.

6、22km2,主河道长18km,河道平均比降为13.8。厂址位于XX出口断面以上约0.5km处,控制流域面积159.22km2。1.2.1.2气候特征XX河流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长,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出现。由于流域内地势高差悬殊大,致使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据XX气象站19581991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3.7,极端最高气温38.9(1959年7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13.2(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33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37mm(20cm蒸发皿观测值 );多年平均

7、相对湿度79%;多年平均风速0.6m/s,最大风速21m/s,相应风向ESE(1981年6月29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88.9h。1.2.1.3水文基本资料设计流域无水文、气象资料。但在XX河干流上有XX河水文站,在XX河以上流域还有XX气象站,以及东安、河渔、高观、榆坪、XX、坪坝等六个雨量站。邻近流域有大宁河巫溪、汤溪河盐渠、东里河温泉、前河土黄等水文站。由于工程河段位于任河流域,因此,选取干流XX河水文站为本次水文计算的依据站,其余为参证站。1967年1月1日由四川省水文局在万源县XX河区下游2km的草坝滩(距河口38km)设立XX河水位站,同年8月改为水文站,开始流量观测。地理坐标

8、为东经10816,北纬2208,控制流域面积2651km2。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等。该站1975年1月1日起停测流量,1977年起增加蒸发量观测,1981年1月1 日恢复流量测验至今。从1967年至2003年有完整的37年水位资料和32年流量资料。该站历年水文资料由四川省水文局整编后,交长江委审查汇编刊印。现已刊印19671987年水文资料,1988年2003年有整编成果。经复核径流、洪水成果可用于设计。1.2.1.4径流XX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其次是融雪和地下水。径流和降雨在年内变化大体一致,每年3月气温逐渐回升,径流随气温和融雪而变化,径流逐渐增多。410月为丰水期,是降

9、雨量最丰沛的时期。11月气温降低,降雨减小,径流亦少。12月次年2月是稳定退水期,径流主要由地下水补给。地表径流通过水文比拟法转换XX站实测径流。经计算渔泉河沟XX二级电站坝址和XX一级XX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分别为24000万m3、12000万m3。1.2.1.5洪水a)暴雨洪水特性XX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流域洪水完全受暴雨的制约。洪水季节性变化与暴雨季节性变化一致,每年410月为汛期,较大洪水多发生在69月,而年最大洪水多发生在7、8月。XX河属山区性河流,流域与河道的坡度均较大,汇流快,洪水过程具有峰高量大,陡涨陡落,过程较短的特点。从干流XX河站实测资料看,单峰洪水较多,复峰洪水较

10、少,峰形尖瘦,单峰过程一般25天,复峰过程一般610天。据XX河站19672003年资料统计,年最大洪水最早出现在5月2日(1996年),最晚出现在10月2日(1975年)绝大多数发生在69月,尤以7月、9月出现最多。各月发生频次见表1-1。XX河站年最大流量各月出现频次表表1-1 月项目5678910年发生次数471167136占总数的%9.0918.225.018.218.29.09100量级(m3/s)7642380222032401080362010703980152033602800b)设计洪水XX、XX电站为小(2)型电站,其拦河坝建筑物级别为5级,按规范要求推算P10的设计洪水和

11、P5.0的校核洪水;水电站厂房按规范推求P=5.0%的设计洪水和P=2.0%的校核洪水。本工程坝址以上属无水文资料地区,且流域面积较小,因此,本阶段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推理公式和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还按水文比拟法转换干流XX河站设计洪水加以比较进行合理性分析,并选择适合本流域计算方法的洪水成果。根据上述方法,用手册中计算公式,推求的XX、XX梯级电站坝址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见表1-2。 XX、XX梯级电站坝址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表1-2计 算 方 法设计洪峰流量(m3/s)P=0.1%P=0.2%P=1.0%P=2.0%P=3.33%P=5%P=10%P=2

12、0%渔泉河沟推理公式173 158 125 110 99 90 76 61 瞬时单位线169 154 118 105 93 83 70 54 XX推理公式600 550 433 382 344 314 263 212 瞬时单位线587 535 410 365 322 288 242 189 水文比拟法605 566 471 428 396 369 323 271 几种方法计算成果存在一定差异,与推理公式成果相比,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成果在频率P=0.1%20%偏小2.16%10.85%;移用XX河站成果在频率0.120%偏大0.8327.83。由于综合瞬时单位线推求设计洪水综合的因素较多,参数确定

13、较困难,其概化后的参数与设计流域存在一定差异,推求的设计洪水有较大误差;采用水文比拟法移用XX河站成果,由于流域面积相差太大,面积指数又系经验取值,没考虑面积指数随频率的变化,其设计流量与前两法成果的差别也较大。综上分析,本阶段采用推理公式计算成果,作为电站枢纽设计洪水的依据。XX、XX梯级电站推荐厂址与坝址均处于XX河流域,其自然地理、气象、水文特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本阶段直接按面积比的0.67次方转换坝址推理公式计算的各频率设计洪峰流量到厂址处,成果见表1-3。XX、XX梯级电站厂址处设计洪峰流量成果表表1-3P=(%)0.10.21.02.03.335.01020洪峰流量(m3

14、/s)XX厂址178 163 128 113 102 93 78 63 三道角厂址642 588 463 408 368 336 281 226 c)分期设计洪水枯水期流量基本处于退水期,地下水补给相对稳定,与流域面积的直接关系密切。而3月、410月、11月、11次年3月分期内的最大流量除与集水面积关系密切外,还增加了降雨和暴雨中心不固定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分期最大流量在随面积变化的同时非线性影响增大。因此,12月次年2月以厂、坝址控制流域面积与XX河站控制流域面积比的一次方,3月、11月、11月次年3月以面积比的0.67次方,将XX河站分期设计洪水推算到工程河段。主汛期(4月10月)设计洪水采用厂、坝址工程推算的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4。厂、坝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表表1-4 单位:m3/s 项 目分 期P(%)251020503月XX坝址16.8 11.2 7.3 4.0 1.1 渔泉河沟坝址58.3 38.9 25.5 14.0 3.8 XX厂址17.5 11.7 7.7 4.2 1.1 三道角厂址6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