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382877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坡羊潼关怀古教案汇编 ?山坡羊潼关心古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2、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过程与办法: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盛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叙述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盛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5)1、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大家紧张吗不论怎样,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说就说,说得响亮!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心古,题目是什么(潼关心古),这

2、首曲子非常的简短,个别同学在中学的时候也已经接触过了,那还有什么好学的呢我们有句话叫做“温故而知新,相信大家现在重新来审视这首曲子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新的收获。3、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会背的就背诵课文。(学生读课文)4、这么好的一首散曲,我想大家读一遍肯定不过瘾,接下来,我们就再来读一遍,如果第一次我们投入了十分的感情,则这次,我希望大家能够投入十二分的感情。二、鉴赏(通过字词,解读文本)1、根本原那么:含英咀华,就要像牛羊的反刍一样,要慢慢地咀嚼,细细地体会。2、解释字词:(学生读、解释,老师补充提问)问一下大家,预习过了吗好的,那我来个很简单的检查,我这里有一些词语,都是课文里的,看谁知道

3、它们的意思,记住想说就说。山河表里 宫阙 踌躇 苦(1) 山河表里:A、什么意思(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这里的表什么意思(表就是外面。)山河表里的顺序应该是山表河里。例如: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欧阳修?醉翁亭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中午或者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冬素湍回清 春绿潭倒影)雪白的急流,盘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按相承关系此句应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惑之不解或不焉大遗。这种写法就是我们文言文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修

4、辞手法“合叙,它的特点就是在同一个句子里同时表述两件或更多相关的事情。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诗就是一幅画,你可以想像,这里有座山,还有一条河,山的外面,河的里面是潼关路。(教师画,学生修正)你们再看这幅画,觉得我这样画对不对(和聚、怒矛盾,解读聚、怒)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一个怒字那么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波涛的汹涌澎湃。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和情绪。C、(潼关的里面是峰峦如聚的华山,外面是波涛如怒的黄河,可见潼关的地势十分险要。)正因为险要的地势,就显得十

5、分重要,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得关中者得天下(2) 宫阙:宫阙是什么意思(宫殿)实际上,宫、阙还是不同的,(宫是帝后太子等所住的房屋。阙是指皇宫大门两旁供了望的楼,泛指皇帝的住所。)宫阙是国家权利的象征,如果宫阙被毁,那国家肯定已经灭亡了。课文提到的宫阙是指谁的宫阙(秦汉的宫阙)是秦汉百姓的宫阙吗(不是,是秦汉皇帝的宫阙)若要我们班同学去建咸阳宫,要多少年花几十万人建成的秦宫不高一百年就毁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不久汉朝开始统治,又建了宫殿,然后汉朝的宫殿怎么又变成了土了。(3) 踌躇什么意思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指心里不安,不

6、愉快的意思。望了西都,心情怎么就不愉快了呢我发现古代的诗人很有意思,希望长安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不愉快。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李白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王粲?七哀这些诗人原来是为自己壮志未酬而伤心,而是什么让张养浩心情踌躇呢(与其说是伤心秦汉的宫阙变为了土,不如说伤心建宫阙的百姓的苦)(4) 苦这个太简单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请组个词来解释。读最后一句,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觉得什么事情给百姓带来了痛苦、苦难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被许多人称誉,请比拟下面的句子,你们觉得好在哪里兴,百姓福

7、;亡,百姓苦。妙在独特的理解。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妙在忧国忧民。2、读课文,造句。下面请同学来造个句子,从上面词语中任意挑选词语造一个句子,造句之前,请大家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围绕苦字。小结:(出示原来的地图和板书)说,我也造个句子,兴,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白骨。亡秦汉宫阙废墟里有冤魂。此时此刻,对于百姓的疾苦,张养浩的内心情感是如何呢假如你站在潼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会如何三、朗读体验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恨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张养浩的情感。那就带领这种情感去读课文,同时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叙述出来(学生朗读)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唱调是这样

8、“高下闪赚。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叙述出这种效果。(听录音)四、古诗创译:(1)顺序不限,内容不限(2)诗意再现,自己观点下面就请你把对张养浩,对潼关心古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诗歌的形式,叙述出来。例如:潼关心古是谁,放荡着自己贪恋的目光在山水间游弋(y )是谁,指点着山山水水展示一种占有欲那些峰峦和波涛,就是所谓的江山帝王的名字,就写在山水之间江山还是那个江山帝王的名字变了又变一个名字,写出来就得糟蹋多少百姓死者的浓血,还有生者的眼泪改改改,改朝换代争争争,总是战争苦苦苦,还是百姓最苦五、教学反思这节课作为教书以来,第一学期的汇报课,主要设计还是来自听了一节

9、初中的大型公开课后得来的。我认为,上好课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课设计的好,一个就是教师的根本素质高。则用这个规范来衡量一下自己的话,其实远远不够,我设计不出这样的好课,我也没有很高的教师素质。上了这节课后,我的感觉很好,感觉自己很适合上一些比拟煽情的课,我一直追求的是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总感觉自己的情感还是比拟丰盛的。从高中开始,我就对语文的朗读情有独钟,每个早自习都非常动情读课文,常常引起一些同学的关注,感觉很不错,可是,自己的缺点往往是自己看不到的,作为语文教师,朗读可能并不是我的优势。其实,我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我完全不分明哪些方面我会别别人优秀,哪些方面是我的假设项。可是,往往又

10、都是弱项的东西,自我感觉良好,比拟感兴趣,这难道就是人没有自知之明吗就像我喜欢跳舞,但是身材不好一样,这让我很苦恼。其实,选择当老师,我觉得还是没有选择错的,至少,我的语言叙述在正常的情况下,还是挺分明的。则,无论这节课上的如何,我都应该把一份好心情保持住,继续努力,争取下次上出更好的课来。?山坡羊潼关心古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有关元曲的常识。2、 通过朗读与分析,理解这两首元曲所要叙述的思想情感。3、 理解这两首元曲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并能按要求进行初步鉴赏。表明:本课所选的两首散曲都是元曲中的名篇。马致远的?寿阳曲远浦帆归描绘了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意境开阔,疏朗清雅。张养浩的?山

11、坡羊潼关心古借怀古伤今,揭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给广阔百姓造成的极大痛苦,感情真挚深沉。两首散曲要叙述的主旨和创作格调虽然不同,但在写法上都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所以,在教学上既各有侧重,又能相辅相成;另外,这两首散曲抒情性强,适合于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感知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熟读成诵,也是很重要的辅助环节。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从分析元曲的景物描写入手,进而体会诗人所要叙述的思想情感。2、 难点:体会诗人蕴含在诗歌中深沉的思想感情。表明:诗歌是借助形象叙述感情的,所选两首散曲也是如此,所描写的景物典型而生动,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但同时这些景物的选

12、取以及对它们的描写,也都带有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时代特征,这就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难度。所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通过分析景物描写,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经历,逐步把握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本文三维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学习好这种办法,可以为进一步理解与赏析古代诗歌打下根底,提高鉴赏能力。教学过程思路点拨在让学生了解到元曲的根本常识后,教师还可以运用比拟法来分析课文:(1)相同点。两首元曲都从写景入手,景物描写生动典型,关键词富有表现力,景中含情。(2)不同点。第一首全篇写景,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蕴含其中;第二首由写景转入怀古,叙述了诗人对百姓痛苦生活的同情,直抒胸臆。当然,通过老师的激发引导,可比拟的方面还有很多。不过这种办法比拟适合于语文根底较好的班级,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还是按部就班,打好扎实的根底为好。练习举隅1、 烘托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除了本文所学之外,你还能另外举一些例子吗2、怀古诗往往借古伤今或讽今,回顾你学过的古诗词,举一例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