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382782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从XX年开始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但由于金融风暴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

2、进行分析:1、 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2、 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 4、15题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24、26、12、13题)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

3、应对就业问题。调查分析:一、热能专业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4地域意愿:北

4、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平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Q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站和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

5、0%左右。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52%的同学没有签约任何单位,只有6%。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25%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30%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28%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交流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四成认为需要资金36%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

6、暴、实践经验少。:、环境专业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有七成同学选择就业,择业观念方面,69%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没有人愿意一步到位,虽然很少有人选择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学渴望更好的教育环境。25题中,八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21%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选择各个方面的同学人数很平均。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高达61%,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广州深圳,没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更好的学习机会,其次则是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

7、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门、民营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对于首份工资六成同学选择1500XX,没有人选择8001000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关心的占11%,了解比较少的共有74%;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上相关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站、学员就业站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5%左右。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7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 有81%的同学没有任

8、何签 约单位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五成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有32%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处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在校参加技术锻炼机会少、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实践经验少。一、建环专业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8%,其中选

9、择就业的要略高一些。特别注意到有10%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共有43人选择考研,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83%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九成的同学可以接受最差的机会。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只有4%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岗位的多元化和发展机会要大,其次则是工作待遇

10、和国际化水平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民样大型企业是同学们的首选,其次是政府部门,外企、事业单位不被同学们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11%的同学愿意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五成同学选择1000XX,极少数选择8001000或XX300003、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关心的占9%,了解比较少的共有6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院张贴通知公告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占24%,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站、就业市场招聘广告等都有人选择,但人数不多,平均在10%左右。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

11、62%的同学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实力找到工作。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有76%的同学已经签约了3个以上的单位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对学校,四成的同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16%的同学需要区域与行业发展形势报告,只有16%的同学需要就业常识和应聘技巧或求职心理辅导,因而有37%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不大;对自己,不同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素质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质是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学习提高能力。对于想要自主创业的同学,五成认为需要资金五成认为需要能力和经验。大多同学讲毕业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归为就业人数太多、金融风暴、实践经验少。调研结论

12、:一、纵向比较对于热能专业,目前仍有过半的同学没有签约就业,有的选择出国留学或考研。除了金融风暴对于产业的影响,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招聘信息、区域产业发展信息流通不畅也是主要原因,同学们在学校训练的数据处理能力、获得的专业职业证书并不如交流沟通能力、信息搜集处理能力重要,特别是同学们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环境专业,与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学没有就业,其中多数选择考研,另外多数同学认为自己欠缺数据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较低。对于建环专业就业,同学们的就业率突破七成,但仍认为学校的就业信息支持比较匮乏。二、横向比较1、比较实际就业情况,建环专业的同学就业率最高

13、,其次为热能和环境,其中环境专业的同学考研人数最多。2、在大学期间,有自己职业规划的同学不足三成,其中环境专业最高为21%,其余同学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认知。3、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同学们的普遍认识实现就业后择业,能够接受工资待遇较低的工作,专业是否对口已不再成为同学们择业的首要标准,国有企业依然是同学们的首选。4、归纳同学们的经验教训,学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间职业规划教育的普及、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首先需要重视的方面。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应当在职业规划教育、自主学习教育、实习实践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强工作;作为同学自己,应当为自己的未来早作准备,认清当前的外部环境,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通过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