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382421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岛区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中国海洋大学黄岛区农村经济开展局二零一零年三月. z.-目 录目录I第一章总则11.1 目的和意义11.2 规划任务和水平年11.2.1 规划任务11.2.2 规划水平年11.3 规划围11.4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21.4.1 指导思想21.4.2 规划原则21.5 规划依据3第二章规划区根本概况52.1 地理概况52.1.1 地理位置52.1.2 气象52.1.3 水文62.2地质与地貌62.2.1 地质62.2.2 地貌62.3 社会与经济概况7第三章河道岸线利用现状与治理对策分析83.1 南辛安河83.1.1 概况83.1.2 跨河建筑物83.1.3 河道利用

2、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83.2 辛安前河93.2.1 概况93.2.2 跨河建筑物103.2.3 河道利用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103.3 辛安后河113.3.1 概况113.3.2 跨河建筑物113.3.3 河道利用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113.4 岔河123.4.1 概况123.4.2 跨河建筑物133.4.3 河道利用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133.5 镰湾河143.5.1 概况143.5.2 跨河建筑物143.5.3 河道利用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153.6 龙泉河153.6.1 概况153.6.2 跨河建筑物153.6.3 河道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163.7 九曲河163.7.1 概况163.7.2 跨

3、河建筑物173.7.3 河道环境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173.8 小结17第四章岸线利用需求预测分析184.1 岸线利用需求预测依据184.2 岸线利用近期2007-2020需求预测184.3 岸线利用远期2020-2030需求预测194.4 小结20第五章河道岸线控制线划定及功能区划分215.1 河道岸线控制线划定215.1.1 河道岸线控制线划定的原则215.1.2 岸线控制线划定的依据215.1.3 岸线控制线的划定235.2 岸线功能区划分275.2.1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原则275.2.2 岸线功能区划分的依据285.2.3 岸线功能区的划分285.3 河道岸线开发指引31第六章岸线利用管

4、理规划目标和保障措施336.1 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目标336.2 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指导意见336.3 岸线利用管理规划保障措施40附图41一控制线平面布置图41二功能区平面布置图42. z.-第一章 总则1.1 目的和意义河道岸线资源是河流两侧水陆边界一定围的带状区域,既具有行洪、调节水流和维护河流安康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功能属性,同时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属性。河道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保障河道行洪能力、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河流安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黄岛区有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岔河、镰湾河等12条河流,总长139km,流域面积113.2km

5、2。随着黄岛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开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河流岸线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和个人为了取得自身的利益,也对河流岸线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沿河开发活动和临水建筑物日益增多,特别是城区的重要河段,其经济兴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紧缺,河道两侧的岸线利用程度较高。长期以来,由于河流岸线围不明,功能界定不清,管理缺乏依据,局部河段岸线开发无序和过渡开发严重,对河道行洪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地破坏了河流生态环境。由于缺乏岸线功能区划和管理规定,在岸线利用与保护方面缺乏技术依据,也给行政许可和审批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保障河道行洪平安和维护河流安康,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岸线资源,总结近年来岸线开发利用现状

6、、管理经历和存在问题,对河流岸线功能进展功能分区,实现岸线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保障防洪平安、保护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规划任务和水平年规划任务从实际出发,调查分析黄岛区河道岸线资源及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综合协调河道整治规划、城市开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沿河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要求,分析岸线利用对河势稳定、防洪平安与建立、生态环境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合理划定岸线利用控制界限和管理围,科学规划岸线利用功能分区;研究拟定岸线开发利用条件和控制要求,提出实施岸线合理开发、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加强岸线管理的保障措施。规划水平

7、年本规划以2007年为现状规划编制基准年,2020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1.3规划围根据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和市流域规划工作大纲可知,本次规划围包括:现状开发利用程度高的河道岸线、重要城市段河道岸线、规划期预期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河道岸线。结合黄岛区河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的主要河道岸线为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岔河、镰湾河、龙泉河和九曲河,共七条。重要河道岸线规划围统计表见表1.1。表1.1 重要河道岸线规划围统计表河道起点终点所属规划围南辛安河上庄村入镰湾河现状开发利用程度高的河道岸线和重要城市段河道岸线辛安前河六盘路入镰湾

8、河辛安后河山家入镰湾河岔河荒里水库入镰湾河可洛石水库入龙泉河解家入规划期预期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河道岸线九曲河河洛埠入1.4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指导思想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依据建立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间的关系、近远期的要求,通过对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在保障防洪平安、河势稳定、供水平安和满足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多种功能,实现岸线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规划原则在充分分析和研究

9、市城市总体规划、市黄岛区分区规划、小珠山风景区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及其他各专项规划原则的根底上,按照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新编制的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技术细则和省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要求,结合黄岛区河流岸线的现实需求,确定规划原则如下:1可持续开展与人水和谐原则。规划应当遵循可持续开展原则,确保代际公平的保持,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促使河道岸线有度、有序、有节律的可持续开展。要重视发挥岸线资源的多功能作用,既要发挥岸线在防洪、供水、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保障防洪平安、河势稳定、供水平安、保护水生态环境和维护河流安康,也要发挥岸线的社会效劳功能

10、等资源效用,合理开发利用岸线资源,为沿河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展效劳。2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原则。对岸线资源要保护与利用并重、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将岸线资源的保护和控制利用放在突出的位置,既要考虑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开展对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也要根据不同河段的河势特点和防洪、供水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有效保护和合理控制利用的对策措施,对不适当开发的区域要严格加以控制。3综合协调与统筹兼顾原则。按照河流流域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综合协调岸线资源利用保护与沿河地区社会经济开展、城市开展、国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岸线开发利用功能及控制条件;处理

11、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以及行业之间的需求,结合不同的岸线特点和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要求,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岸线资源的合理配置。4完善法制和强化管理原则。要按照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岸线开发利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要针对岸线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岸线开发利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强化岸线利用综合管理的措施,切实加强岸线利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5坚持因地制宜与突出重点原则。要根据河道岸线的自然条件和特点、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水平以及岸线开发利用程度,针对岸线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主要矛盾,按

12、照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近远期的规划目标和任务。以岸线资源保护价值较大、利用程度较高、岸线资源紧缺、防洪影响和河势控制问题突出、经济开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段等为重点,抓紧制定具有适度弹性的开展规划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落实管理措施、加强监视检查。6公众开放性原则。河道岸线是公共资源,应为公众所占有和享用,规划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河道岸线向公众开放的原则,任何企业、个人不得占用公共岸线。1.5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国水法;2中华人民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5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6防洪标准GB50201-94;7堤防设计规GB50286-98;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S

13、L44-2006;9水利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SL-104-95;10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SL278-2002;11市城市总体规划;12市黄岛区分区规划;13市海岸带规划;14全国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15黄岛区水利开展“十一五规划;16黄岛区岔河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7黄岛区南辛安河科技大学-海尔大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8黄岛区及所属街道办相关规划及研究成果。. z.-第二章 规划区根本概况2.1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黄岛区位于的西部、胶州湾西岸,东与市南区隔海相望,南濒黄海,西北与胶南市接壤,总面积274km2。黄岛区现辖辛安、薛家岛、柳花泊、长江路、黄岛和红石崖六个街道办事

14、处,共162个农村社区见图2.1,2007年总人口为32.68万人。图2.1 黄岛区地理位置图气象黄岛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点。全年无酷暑严寒,主要风向为东南季风,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736.2mm,年平均日照数为2543.1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年平均蒸发量为1472.6mm。据水文观测资料,黄岛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40.3mm,属于过渡带;其西南临区胶南市的白马河、吉利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属湿润带。黄岛区降水特征是:降雨年分配平均,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汛期的69月份;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均最大降水量1226.9mm(1964年),是最小降水量383.2 mm(1981年)的3.2倍。 水文黄岛区河流属东南沿海水系,均属于季节性河流,主要包括南辛安河、辛安前河、辛安后河、岔河、龙泉河、九曲河、镰湾河等12条河流,形成源短流急、单独入海的特点,全区河流全长139km。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雨季水位暴涨、流量激增、枯季流量骤减,甚至枯槁断流。黄岛区水系分布图见2.2。图2.2 黄岛区水系分布图2.2地质与地貌2.2.1 地质黄岛区除大面积的第四系地层以外,中生代之后,随着胶莱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