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823314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轻松理解电学小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电学几个疑难问题的解决姓 名 霍小庆学 校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对电学几个疑难问题的解决摘要:初中生刚接触电学知识,学生有些迷茫,怎样更好的理解电学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从电学细节入手,从生活中的例子解释电学的抽象概念,突出概念,重在理解。使学生更轻松的掌握电学知识。关键字:摩擦起电 电子电学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招考试中所占的分率仅低于力学部分,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电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是直观的事物存在,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初二的学生,年龄还小,缺乏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导致一接触电学感觉比较困难。总结我十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把电学部分中几个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部

2、分,以我的理解方式,通俗的语言,讲述出来。学生更容易理解,融会贯通。下面是我的讲述内容,同时不足之处,希望提出宝贵的意见。一 摩擦起电的实质两个不同的物体摩擦后,两舞厅分别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物理课本中以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橡胶棒和毛皮摩擦为例。当时讲解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拿玻璃棒和毛皮摩擦呢?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的不同的问题,是因为教师没有系统的讲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我在讲解时用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事例来描述摩擦起电:物体(还没接触物质)都是由非常小非常小的微粒组成的。就像一个沙堆,远处看是一堆沙,而近处看,这堆沙其实是有一粒粒的沙粒组成。我们把组成物体的最小的微粒叫做原子,这些像小球一样的原子

3、由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出示原子结构示意图)。由于质子的所带的正电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类似于太阳系。不同的原子核能力不同,有的原子核核外有多个电子运转,有的核外电子只有几个电子,是因为各自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好像太阳能抓住八大行星,而地球只能让一个月亮绕自己转圈。是因为两者能力不同。现在把两个束缚电子能力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摩擦,能力强的会把能力弱的核外电子抢走,就像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一样,在课堂上可以大喝一声,把电子给我,同时举起自己的大拳头,不但解决了电子转移的问题同时提高了

4、课堂气氛,激发发了学生的想象。失去电子的原子核,正负不能平衡而表现出正电,得到电子的原子核同样失去平衡而对外表现出负电。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物体摩擦都表现出电性呢?如果同时把两个都强壮的人放在一起,彼此抢夺对方的东西,结果一定是两人鼻青脸肿,谁也拿不走对方的东西,两者谁也不失去电子,任然保持平衡,或者失去很少电子,带电量太小对外表现不出来。同样两弱者放在一起摩擦效果也是一样的。这样就解决了不是所有物体放在一起都能摩擦表现出电性的问题。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二 电源的作用电源 用电器 导线 开关组成了电路,我在讲解时画出电路图S我说电源就好比我们的家,正电子从正极出来,就好像早晨我们从家出来学习工作一

5、样。电子沿着导线走到灯泡的地方工作把电灯泡弄亮,消耗自己的能量(电能)。我们从家出来沿着路到达学校,在学校里学习消耗我们在家吃的饭的能量,消耗完了就饿了,中午回家吃饭休息补充能量。电子没能量了也像我们一样回家吃饭补充能量,回到电源里,吃饭获得电能,然后再次出来工作消耗能量,回去再次补充。但家里的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如果吃完了,不去超市购买粮食往家里输送,那么你愿意不吃饭一直干活吗。电源里德能量用完了,如果不充电,电子就没饭吃,就不再干活。电灯泡不再亮,电池就没电了。解决了电池没电的问题。三 电流的流向画电流的流向问题,许多学生对此深感头疼,这类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如果一个学生不会分析电流流向,那

6、么后边的求电流电阻就无从下手。我在讲解时同样利用人去外边干活工作来对比,例如下边的标准电路图L1L3SL2早上一群人从家出来去外边干活,沿着道路向前走,当走到岔路口时,这群人先停下来,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都不想干活,总想找一个不干活的路走,但前边分为很多条路,那条才是不干活的路呢。为了不疏漏任何一个不干活的机会,这群人分为很多组,把每条路都分些人走,这样我们就可以弄清楚那条路是捷径了。 电子也和我们人一样 ,很聪明,从电源出来后,沿着导线往前走,走到岔路口,开始分组,一起去前边探路,找捷径。这样就分成了、三组。SL1L2L3比如说组往前走去探路,走到了灯泡L1前,一看前边要想过去必须的干活,等

7、一下先别过去,赶紧和、组打电话联系,我这里需要干活,你们那里怎么样。、组和组一样也去探路,前边也需要干活,互相联系后,最后三个组都停在灯泡前,一看没有其他路可走了,只能干活了,这时,三个组一起过去,组经过L1灯泡,、组分别经过L2 和 L3。电流一起经过多个用电器,电路属于并联。对于下边这个电路图就好分析了:L1L3abcdSL2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走到a岔路口,分成两路,分别前去探路,第路走到前边一看,前边是L1灯泡,需要干活,先别着急过去,等第路回电话。第路往前走,一看前边又有岔路口,这时第路又分为两路。第路往前走一看,前边是L2灯泡。等一下先不走。第路前边是L3,等一下。这时三路互相打电

8、话联系后,没其他路可走,只好各走各的。路从L1通过,路从L2路通过,路从L3通过,是同时通过的,所以是并联电路。 此电路如果加上电流表,判断电流表测那个灯泡的电流,那么用这种方法会更清晰,如图cL2L1L3abdA1A2S路经过 表后分为两路,路经过L2灯泡,路经过L3灯泡,所以路是路的总电流,所以电流表 测得是L2 L3的总电流。路电流经过L1后与经过L2的路电流相遇,然后一起通过电流表 所以电流表 测得是L1和路L2的总电流。 用这种方法可以判断所有电路的电流流向问题。如下图:S如果出现此类问题,电流到a处可以分为两路,路非常顺就跑过去了,不需要干活,所以路也不想干活,也从捷径路处跑了,没有电流从灯泡经过,所以灯泡不亮,此类问题称为短路。人要是不干活绕一圈回家,没有消耗能量,那么回家就会惹是生非,损害家里的东西。所以电流也一样,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返回电源,会损害电源。是不允许的。 通过用生活中的人去干活,来比喻电流,又清楚又直接,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加深了对电学的理解。 以上是我总结的几点经验,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专家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