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820671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学生教育经验交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学生群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单亲家庭子女增加、城市流动居民子女增添、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再加上来自社会环境的一些不良影响,使得学校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教育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简单“管、压、卡”的效果已不再明显,积极探索和寻求“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势在必行。所谓“问题学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双差生”,这些学生在行为、品德、性格、学习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厌学逃学、迷恋网络、吸烟喝酒、打架斗殴、情绪困扰、学习焦虑、意志薄弱、性格缺陷、行为怪诞等等。这个群体的学生,他们具备有一个正常学生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

2、别于由于遗传或生理缺陷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的青少年群体,更有别于已经走上犯罪道路、有“反社会行为”的青少年群体,可见,问题学生依然具有“可塑性”,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可将其转化。教育工作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份日常工作,也是一份责任工作,更是一项最艰巨、最具反复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下面,本人就工作实际,肤浅地谈谈转化“问题学生”的几点体会。一、摆正心态、降低标准面对问题学生,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在其教育上能获取成功。要获取这种成功首先要保持一种冷静、平和、自然的

3、心态,还需不以同一尺度来衡量学生,因人而异、因材定标。1、教师要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架子,教师才能做到:心态平和,平等地对待学生,与学生有效地交流与沟通,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找到教育的对策。现实中,很多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要学生有一点不服从,就表现出不高兴甚至以脾气,大有恼羞成怒之态。之所以这样,也是师道尊严在作祟。2、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不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把控自己的情绪,积愤的情绪导致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而不理智的行为又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张、问题更加升级。3、改变他们的欲望不要太过强烈。学生是具有能动性个性的人,要完全按照你的意愿去

4、塑造和改变几乎不可能,更何况还是问题学生。可是,很多教师都在做这不可能的事,他们总是希望学生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稍有瑕疵就严词批评,反而使得学生的逆反心理暗地滋生,最后的结果是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4、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与标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就越会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而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问题学生”很可能就是因为要求太高、太严产生的。因为高标准、严要求往往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当学生不能够达到这种高标准和不能适应这种严要求时,他就会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出现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对学生有恰当的期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观点,

5、所以,指望一个“问题学生”立马成为品德楷模和学习尖子很不现实,不仅要降低对“问题学生”的期望,还要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改变自己来实现你的期望,这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二、注意观察,发现“问题”研究表明:当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要求改正的心理愿望决心最大,当第一次受批评时的心理承受力是最小的。因此,我们要注意了解和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第一起违纪,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和适当的处理,使其能下定决心立刻改正,以求教育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必须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有严厉的深刻印象,从而不愿也不敢去再违抗。对于发现了的第一起违纪,决不可“宽宏大量”,如若出现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形成习惯后的批评教育就会显得疲软无

6、力、事倍功半,不利于我们的教育工作。当然,首次违纪的处理也不宜过重,超过学生的承受力,会产生逆反心理或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三、倾注爱心,感化“问题”对于“问题学生”,最忌讳的莫过于“放弃”和“歧视”。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须用爱心精心呵护。许多“问题学生”恰恰是因为缺乏“爱”的产物,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关爱之情,无异于“久旱逢甘露”,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际教育中有的老师是以注入式的教育或以说教和管制为主,缺少灵活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因材施教,习惯于对学生管、卡、压,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往往收效甚微。应该要充分地尊重信任学生,

7、多次与问题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技巧。因为“问题学生”总还不至于是不近人情的“冷血动物”,在给问题学生以思想、学习上的关心和教育的同时,也在生活上多多过问,甚至还帮其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感到学校生活的温暖,另一方面让他们觉得老师并不因其是“问题学生”而置之不理,照顾了自尊心。另外可将乡情、亲情、友情用来激励“问题学生”,让其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积极的影响,如家中“爷奶的期盼”、“父母的劳作”也理应会让其汗颜。四、注意方法,宽容“问题”面对问题学生,教育时切不可放任自流,但也不可太严,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引导,但是宽容不是纵容,也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

8、是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作为教师要有宽容他的错误、相信他以后一定能改正的态度。古语说得好:“金无足尺,人无完人。”人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总会有问题,总会有不足,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他本身心理已经不好受了,如果我们再一味地严厉批评,可能会使他心理承受不了,产生逆反心理而与教师对抗。当然,宽容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别。把握好尺度,原则问题不能让,是非面前不含糊。尤其是对特别有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教师那种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的宽容态度。对“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如不加制止,问题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不良后果。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大肆批评教育,处理不当,也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做出事与愿违之事。所以我个人认为:如

9、果不仅能真诚地对待学生而且有分寸地容忍学生的错误,并予以教育,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五、挖掘亮点、树立信心抓住闪光点,选准突破口,是“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制胜法宝。 “问题学生”虽然问题多,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同样希望受到师生的尊重和老师的表扬。如果我们总是看不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我们的转化工作也会停滞不前或会进一步恶化。所以,我们要任善于挖掘、发现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或成功时,应该及时地肯定、衷心祝贺,并以此为转化的突破口,增强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行为,并促使其将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它方面;同时我们还需用心去营造“问题学生”的闪光

10、点,即经过慎重周密的考虑后对其提出恰当可实现的进步要求,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这样循序渐进一步步提出要求,可使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实现老师提出地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逐步将“问题学生”转化。在实际教育中,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去把握,并以此为契机,鼓舞其志气树立其信心,帮助他们跨越问题,走向成功。六、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有效转化“问题学生”的必经之路。他们的错误习性的形成非“一日之寒”,故转化教育也非“一日之功”,转化教育中最大的困惑就是“反复无常”,很多问题学生当着我们的面承诺得很好,表现得很乖巧,但背着我们又是另外一套;还有的问题学生

11、这段时间表现有好转,但过一段时间情况又开始恶化。所以,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仅仅靠说教、沟通、关爱和激励等还是不够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这就需要我们在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上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爱心,只有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转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问题学生”转化教育,我们只有在充分作好心理准备后,在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训斥、多说服少惩罚、多容忍少急躁的方略,把一颗真诚的心扎根于他们的心灵深处,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认识和转变,不急于求成、不图立竿见影,全心投入、全力奉献,才能慢慢将他们身上的“问题”处理掉。各位同仁:“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课题。值得关注和重视,也值得研究和探讨,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可以探索出“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的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做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大滩小学 郝金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