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81923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追寻美术家的视线课题:追求美术家的视线 总课时编号:01 课时:1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内容试图通过比较美术作品的方法,来揭示美术作品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此来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了解美术家观察和表现世界的不同角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现出来。 教

2、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认识文化背景、艺术个性等因素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以及对美术家创作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讲授 举例 启发 联系实际 生活观察、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段把自己对某些特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美术作品对相同题材的不同处理、表现形式,以及这种差异的文化含义。 教学难点: 图片之间的比较仅仅是手段,最终需要落实到“美术家的视线”这个基点上来。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电子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教材、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环节 导入 师生活动 一

3、、从手与反光球艾舍尔(荷兰)出发,引入本课题。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播放课件 、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出发,引导学生对月夜一个 思考 基本的了解。 思考:如果让你来画一幅以“夜”或“月夜”为主题的作品,你打算怎么画? 夜晚,在每一个的眼里,感觉也并不见得一样,就像刚刚从你们口中讲述出来的情境都是不一样的。在我们感受自己的情感时,来看看大画家梵高、金农他们又是怎么样来诠(播放课释夜空的。 件) 师:让我们来欣赏中西两位画家就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月华图和星空并对这两件作品进行比较。 1、提示学生注重画家表现的内心世界有什么不同? 2把握画面的情感内涵 3画面的形式分析 两幅图片在形式语言上

4、各自有什么特点? 比较分析 相同点:表现夜晚的景象,透露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 。 学生讨论不同点如下表格: 作品 区别 材质 构图 笔触 色彩 意境 水墨 空虚 轻松 单纯 孤寂、冷漠 油画 饱满 急促、运动感 丰富 狂躁不安 月华图 星夜 4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两位艺术家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和背景之中?他们的视线在哪里? 做答 小结 图片展示 5小结:面对同样的主题,美术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这组作品主要强调个人态度和心理感受的不同。 、分组讨论课本的三组绘画作品,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 三组讨论内容如下: 比较内容 创作主题 所属国家、年代 创作思想 材质 构图 色彩 笔

5、触 图甲 图乙 第一组: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阿诺芬尼夫妇像和高士图; 1提问:这两幅以婚姻家庭生活为话题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呢?他们的视线在哪里呢? 2完成“思考与交流”。请学生作答。 作品阿诺芬尼夫妇像中采用了不少中世纪美术惯用的寓意象征的手法,请同学阅读课本中的“思考与交流”中提出的问题,并讨论他们分别象征着什么呢? 第二组:小考佩尔圣母和圣母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 1提问:在这两幅作品中,拉斐尔和丢勒的着眼点在哪里? 小考佩尔圣母拉斐尔,讲究构图的完美,人物也是高度典图片展示 型化、理想化的。圣母子丢勒,虽然吸收了一些意大利的 绘画因素,但主要属于北欧的绘

6、画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细节的高度真实。相似题材的不同表现 第三组:引导学生欣赏比较草地上的午餐和乡间音乐会。 草地上的午餐马奈,注重表现光,色彩,空气,展出时引图片欣赏 起轩然大波,受到“有伤风化”的指责。乡间音乐会乔尔 乔内、提香,表现的是一种浪漫、享乐、诗意的情调,也是当时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全班交流: 将小组比较内容归纳整理,形成口头报告,由代表向全班发表;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 在各组学生发言的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讲解,围绕着“同学生了解 一题材的不同表现”和“相似题材的不同表现”两方面,结合 思考 表格内容进行作品介绍。通过学生的比较美术作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慢慢的揭示美术

7、作品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以此来理解美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和表达方式,了解美术家观察和表现世界的不同角度,教师加以适当的讲解。 、集体完成“活动建议” 1观赏图片:地中海、斜倚的女人体,找出艺术家的视线在哪里?并比较二者的不同。 比较斜倚的女人体和地中海 作品名称 地中海 题材 女人体 姿态 低头沉思 斜倚的女人体 女人体 用一种放松的姿态斜倚 形体 强调人体的丰满和健壮 追求形体的简洁合和组合, 特征 体块很有力度,并且融入了一些原始雕塑的因素。 精神气质 一种沉思内省的气质 具有一种原始而又粗旷的 感觉 总结 作品内涵 借这一位女性母亲 具有一种原始而又粗旷的的形象来象征地中海,因感觉,追求一种

8、形式上的美为地中海也是西方文明感。 的摇篮。 拓展与延四、拓展与延伸: 伸 总结 1你对本课教材中哪幅作品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正是能够以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手法表现出来。正是在观察事物时,人们总是带有个人的主观因素,于是,同一个物象在不同人的眼里会呈现不同的面貌。难怪世界会如此精彩纷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和同学们之间通过互动交流的学习方法完成了课题的学习,懂得如何去用自己的目光来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虽然我们不是美术家,但在追寻美术家的视线的同时,我们也能懂得用多个角度的去发现美、欣赏美。 板书设计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 一、月华图和星空 二、分组讨论课本的三组绘画作品 第一组:阿诺芬尼夫妇像和高士图 第二组:小考佩尔圣母和圣母子 第三组:草地上的午餐和乡间音乐会。 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情感内涵,并且把这种感情内涵的把握跟形式分析精密联系起来。形式分析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面对画面情感内涵的把握却更多的需要依靠直觉。教师应该把直觉把握放在第一位,逐步引导学生来进行画面的形式分析。 作业:学生对着自己的照片,用简单的线条尝试描绘自己的头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