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1837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执教班级:初一1至3班 时间:2017年4月30日一、总体情况1. 考试范围:道德与法治第一、二单元2.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3. 题型:选择题+主观题1) 选择题(8题单选+6题多选):8题*3分/题+6题*4分/题=48分2) 主观题:三大板块,分别为“请你谈谈认识”(15-16题,23分)、“请你参与实践”(17题,15分)和“请你探究情境”(18题,14分)。4. 试卷质量分析:表1班 级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初一(1)班84.7672.2210009766初一(2)班87.1786.7910009774初一(3)班74.343686095

2、39综上分析,本次南昌市十校联考的考题较易,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注重主干知识和能力考查,试题灵活,开放性强,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同时这次学生的考试成绩较正常。二、失分原因分析(一)客观题分析表2 题 型单 选(3分/题)多 选(4分/题)题 号269101213做错人数201218335636(注:此表数据是根据初一1至3班实考162人答题情况得出的;做错人数大于等于10人入选表格)选择题分为单选与多选,多选相比单选较难。其中第2、10、12、13题学生答错较多。从中反映出的几个问题值得关注:1. 部分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考前没能做到有效识记。如第2题对思维的批判性认识与第10题思维的独

3、立性的认识,这两个题目都是很简单的知识记忆性题目,这些做错学生没能有效识记它们或是考试时没有有效查找课本或提纲。2. 部分学生对多选题题干或选项把握不准,易导致多选、少选与错选,从而失分。如第12题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朦胧情愫,我们应该怎样时,学生对于B、D选项理解不到位,导致错选或少选。(二)主观题分析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跟不上而导致失分。其中第17题第2问、第18题第3问失分较多。综上失分原因主要有:1. 部分学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如错别字、字迹模糊不清、语言表达不通顺等现象依然存在。还有部分学生主观题不分点答题,或是简化答案,导致得分低。2. 部分

4、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有的学生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有的学生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如有的学生在做第17题第2问时没有认真审材料,将自信的观点答成自强的观点,从而导致失分。3. 部分学生应试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也有部分学生不会灵活结合材料答题。如有的学生在做第18题第3问时,只会照搬知识点,不会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将知识点融入到材料之中。三、 改进对策1. 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2. 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有效提取信息,提升其概括能力。此次考试告诉我们要重视对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培养,这是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要学会根据试题设问的要求,对材料(问题情景)进行分析、筛选、概括,得到有效信息。3. 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一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二是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做到条理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