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14448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空白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卷三答案(课内文言文)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学常识课文选自 ,作者 ,名 , 时期政治家、思想家。二句子翻译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 )(动: )(忍: )(曾: )译: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过: )(然后: )译: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 )(衡: )(作: )译: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 )(于: )(色: )(喻: )译: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入: )(拂: )(出: )(亡: )译: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 )(知: )(于: )译: 三、文章结构内容

2、1本文主要运用 论证和 论证的方法,从 和 两方面论证 _的重要性,说明 的道理。 2“ ”是本文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18孔孟论学一、 文学常识1.孔子是 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记录在 里。2.孟子是 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为“ ”,他与孔子合称为“ ”二、 句子翻译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译: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译: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 ) (好: ) (耻: ) (是以: )译: 4.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平地: ) (虽: ) (往: ) (覆: )

3、译: 5.吾如有萌焉何哉?(如何: )译: 6.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弈: )(为: )(数: )译: 7.使弈秋诲二人弈。(使: )(诲: )(弈: )译: 8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 )(惟: )译: 9.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 )(以为: )(至: )(援: )(缴: )(之: )译: 10.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 )(俱: )(弗: )(若: )译: 1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为是: )(其: )(然: )译: 三、孔孟论学六则的意义1第一则:论述学习的方法: 2.第二则:论述学习的方法: 3.第三则:论述学习的方法: 4.

4、第四则: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5.第五则:孟子论述学习的态度: 6.第六则:孟子论述学习的态度: 四、出自本文的成语 五、孔孟论学采用了 论证、 论证的论证方法,如第四则中:孔子以“ ”和“ ”为喻:论证了“ ”的观点。第五则:孟子以“ ”为喻,论证“ ”;以“ ”为例,通过二人学习态度的对比,论证“ ”的观点。 19.黄生借书说一文学常识课文选自 ,作者 ,清朝文学家,有诗歌评论集 。二翻译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 )(无论: )译: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夫人: )(强: )(假: )(惴惴: )(摩玩: )(已: )译: 3.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若: )(业: )(为: )(庋: )译: 4.余幼好学,家贫难致。(余: )(好: )(致: )译: 5.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往: )(与: )(归: )(诸: )译: 6.故有所览辄省记。(故: )(辄: )(省: )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