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园博园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381428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石园博园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黄石园博园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黄石园博园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黄石园博园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黄石园博园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石园博园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石园博园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石园博园报告 一、实习目的 1、结合课本理论知识欣赏各个园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进一步了解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及设计。 2、了解古今中外的建筑设计和各个园林流派的风格特点。 3、认真欣赏各个建筑小品、园路等并比较自己的设计,找出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二、实习时间 313.12. 三、实习地点 厦门园博园 四、实习内容 园博园规划片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园博园主展区、生态湿地公园、水景及水上运动、温泉度假村等商业配套设施。园博园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以此为基础,分期规划建设

2、东边的自然原生岛、西侧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园、石文化园和北侧的山林休闲园,形成一片中央公园式的大绿地。厦门园博园首次以明确的园林流派划分各展区,把参展城市按园林流派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民族风情园林、现代园林和国际园林,将各地园林最辉煌、最令世人称道的部分,配合园区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移植过来,使园博园成为荟萃中国园林各流派的大观园,成为集各地园林景观之大成的展馆,而这个展馆本身就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本届厦门园博会的办展原则正是“应用各种园林艺术手法和高科技成果,充分展示国内外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各个流派的园林艺术精品”。 可将园博园的建筑分为五个主要流派: 皇家园林流派主要集

3、中在北方园区,包括北京同和园、天津、沈阳园等。特点:风格庄重严肃,布局规整又富有变化,建筑大气稳重。 江南园林流派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有10个城市展园采用了这一建造手法,包括苏州园、南京园、成都园、济南园、长沙园、武汉园、南昌园、宁波园、岳阳园、常德园。 特点。空间布局灵活,多采用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等造园手法,布局紧凑,主要建筑以江南水街为轴线,采用“粉墙黛瓦”风格,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充分展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 据称,厦门园博园的江南园林建筑是江浙以外规模最大的江南园林建筑群。岭南园林流派主要有广州、深圳、南宁、北海4个城市展园。 特点。受江南园林影响,又受西洋风格

4、的影响,自成风格。在近现代园林中,把园林引入酒店的做法就来自岭南园林,闽南地区的假山制作、花木营造都受岭南风格的影响。闽台园林流派共有14个城市展园,分为闽中、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及台湾地区展区。 特点。以闽台共有的地域特色古厝及骑楼街市,引入“茶艺、曲艺、园艺”营造闽台-独特的文化氛围。闽台园林受海洋文化影响,中西合璧,它的红砖文化和石文化很有特色。 国外风格汇集园博园汇集了2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佳作,有英式的自然风景园、意大利的台地园、中东地区的巴比伦空中花园,还有法国的皇家园林、立陶宛的俄罗斯风格建筑等。 以下是我们游览的一些景点 1、园博大道。,园博园大门是以X市鸟白鹭为原型,塑造了“

5、白鹭展翅飞”的优美造型,非常具有动感和地方特色。园博大道宽30-50米,总长约20米,具有景观交通休闲多种功能,是园博会的主轴,形成了贯穿南北的主要空间轴线。以“花好月圆为”主题,起点为“花之门”,与之相呼应的终点处放置外径36米的名为“月光环”的大型景观构筑,设计理念来源于月的阴晴圆缺,它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不由使人联想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期盼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此时、此地、此景,感觉非常协调,境由此生。除此之外,整个园博大道仿佛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花境的运用使园博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得到了全面的诠释。沿途不断会开辟供人休息赏景的小空间,放置雕塑小品、坐凳和花架凉

6、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江南园区。参观了以南京、成都、济南为代表的共10个城市展园,采用江南园林理念设计手法,布局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轮廓柔和优美,“粉墙黛瓦”风格展现江南的水乡特色和古镇风韵。建筑沿河沿街,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 3、北方园区。以北京、天津、河南为代表共有六个城市展园,充分利用了山体的景观控制性,紧扣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北方园林意境的精髓,房山石、垂花门、汉白玉拱桥等园林要素的运用强化突出皇家了园林严谨的视觉控制轴线和庄重的风格,建筑庄严、厚重是这一园区的鲜明特色。 4、民族风情园区。以一个民族风情广场为核心,突出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主题,

7、融合和组织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展区。有西藏、云南、蒙古、新疆石河子、贵阳、呼和浩特等城市参展,各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特色鲜明,置身其中仿佛身临其地。 5、现代园区。共参观了上海园、重庆园、烟台“烟景荟园”、合肥“和园”、威海园等9个城市展园。整个园区以“时代乐章”为主题,设计简洁大方,采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塑造了丰富的园林空间,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国际园区。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埃及、墨西哥、美国、新加坡等个国家的展园。展示世界各地的园林特色和建筑风格。如新加坡的“狮身鱼尾”雕塑、非洲草原的“金钱豹追逐羚羊”的雕塑以及荷兰的“大风车”无一不体现着各国的地域特色。 7、风景园林师园区。分别参观了王向

8、荣、王浩、朱建宁、俞孔坚、章俊华等8位国际青年风景园林师的园林作品,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他们运用了诗的语言,灵活运用空间艺术,耐人寻味,创造了符合场地原有特质的诗情画意,同时又特别崇尚简约、节约,摒弃了造园中大兴土木,为造景而造景的弊端。 、闽台园。是集中反映闽台文化的场所,是主办地福建及近邻台湾园林的共同展示区。意在反映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同属一个中国的思想。 以下是我在本次游览中感触颇深的几点 1、园中道路 贯穿整个园区的园博大道,是整个园博园的标志之一,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园博大道道路建设处处体现了微地形设计。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树木和草坪种植高低错落,是几公里长的道路不在显得单调古板。而且

9、铺装样式多种多样。在园博大道的建设上,还带动了桥梁景观的建设,桥型上大胆创新,重点凸显景观桥梁的观赏功能,形成水中有景,岛在水中的景观。 2、园中园的空间处理手法。 在园博园主岛上分别布置的北方园区、江南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和风景园林师园区等园区,各园区分处主岛不同方位,与整个园博园不可分割却又自成体系,包括道路系统、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等园林要素的设计运用,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同时与园博大道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游览体系,营造出一个个形散神不散的景观空间。 3、比例和尺度合理宜人。 作为集会、庆典的重要场地,园博广场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而且必须满足景观

10、比例和尺度的要求。在设计手法上设计师采用了“尺度变异”的手法,用夸张的尺度通过巨型花盆改变广场的尺度感,6cm宽的花坛压顶,近m高的花盆,使之与宽阔的园博广场尺度协调统一。而在其他小面积的园区内,你就会发现与人的活动尺度相协调的诸多小空间,如小型花架和亭廊等。 4、设计手法形式灵活多样,变化多端,充分发挥了设计师的想象力。 例如。园博广场的设计主题“鹭舞琴韵”,地面铺装以深浅带状形式寓意琴键,“白鹭”造型灯仿佛一群白鹭飞向水面,映衬厦门特色“钢琴之岛”和“鹭城”的美称;以“白鹭展翅”作为设计灵感的门形构架为入口标志;青岛园以青岛啤酒瓶造型设计的坐凳等等,那么自然,那么贴切,使人不得不佩服设计师

11、的想象力。 5、空间布局内聚外扩,空间不断被分割和转换,形成了诸多景观丰富的小环境。 这里让我感觉最强烈的就是景墙的运用,用植物材料编织的景墙,雕有金属浮雕的景墙,油画彩绘的景墙,江南的粉墙黛瓦景墙,不同形状,大小各异的形形色色的景墙,花窗框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框景、借景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形成了空间相互渗透,景观相互因借的艺术效果。在不大的空间里使人感到的是“咫尺山林”、“步移景异”“柳暗花明又一村”,引起游人进一步寻芳探幽的欲望。 6、注重各地地域文化,历史内涵的挖掘和意境的创造,地方特色鲜明。 无论是现代园区、江南园区还是国际园区、北方园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12、,构筑了带有明显导向性的公共主题园。各园区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区别于其它城市和国家的特异性景观。尤其是国内的展园充分展示了以现代手段诠释传统精神的设计构思,其实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园林以物寄情,营造意境的手法,文学、绘画、书法应用其中与造园艺术相结合,烘托气氛。 7、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雨水的收集和能源的开发。 生态的建造方法和环保材料在园内被应用,如大面积广场道路铺装采用透水性铺装,建筑屋顶绿化作为保温隔热层、垃圾桶采用环保型材料,分类回收垃圾。雨水收集系统贯穿整个园子,大大节约了水资源。风车不仅作为园博大道上美丽的风景,而且风力发电为园子的照明系统提供了电能。 五、总结 园

13、博园各园区的设计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集大成之作,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学习更加深了对园林的理解,感知了各种设计手法的运用,有助于我们不断探索现代园林发展的方向。总之,在此次实习当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不管是在设计手法上,还是种植设计方面,这是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过渡,是园林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受益终身。内容总结(1)黄石园博园报告 一、实习目的 1、结合课本理论知识欣赏各个园区,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从而进一步了解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及设计()以此为基础,分期规划建设东边的自然原生岛、西侧的杏林苑、中部的教育之园、石文化园和北侧的山林休闲园,形成一片中央公园式的大绿地()除此之外,整个园博大道仿佛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花境的运用使园博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得到了全面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