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欧姆定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1425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讲欧姆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7讲欧姆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7讲欧姆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7讲欧姆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7讲欧姆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讲欧姆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讲欧姆定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7 讲 欧 姆 定 律【中考透视】本章内容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点,历年来都是各省市中考考查的重点,特别是与其他章节的知识联系密切,易出综合性的考查题,本章主要围绕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伏安法测电压,串、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及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命题,对本章的单独考查,一是考查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安全用电等.二是考查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及伏安法测电阻等.题型以填空题、选择、计算和实验题为主,试题难度中等.【知识网络图示】【考点总结及应用】来源:中教网一、知识性考点考点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例1 、刘阳同学想利用图7-94所给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次数12345电压/V1.0

2、1.52.02.52.8电流/A0.100.150.200.250.28(1)在电压表尚末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指出.(2)假如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则电压表将接在电路中a,b,c,d四点中的哪两点才能测量两端的电压.(3)上表是刘阳同学得出的几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来考点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例2 如图7-9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不变,当开关S3断开,S1,S2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的电阻值为 ;如果电路中只闭合S3,电压表示数为 V.例3 如图7-96,电阻为12,将它与串联后接到8V的电源上,已知两端的电压

3、是2V.请求出电路的总电阻.【解题策略】关于欧姆定律的计算题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1)分析题意,画出等效电路图.(2)把已知物理量和未知物理量都标在图中.(3)找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4)利用公式或方程求解,列方程的依据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源:中教网例4 如图7-97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的最大阻值.当开关S闭合后,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 A.0.30.1A B.00.1A C.0.10.3AD.0.30A考点3 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例5 在如图7-9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滑动时

4、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例6如图7-99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C.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不变例7 如图7-100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来源:中教网

5、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二、规律方法考点考点4 测电阻的方法【考点解读】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通常测量电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来源:中教网例8 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测量电路如图7-101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未知,在A,B两点间接入的元件每次只能是电阻箱或未知电阻.(1)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内容:将 接入A,B两点间;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记下 ;断开开关,取下A,B间的元件,将 接在A,B两点间;来源:闭合开关,调节 使 ;读出 ,即可知道的阻值.(2)小明测量电

6、阻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 (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来B.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判定磁铁磁性的强弱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D.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三、思想方法考点考点5 控制变量法来源:例9 一位物理教师要求同学们做“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下表是黄青同学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由表格可知此实验主要由四大步组成,黄青同学已完成了三大步,此时实验器材的连接情况如图7-102所示,按设计的实验顺序,现在把电路中4的电阻取下,再换上最后一个1的定值电阻,接下来的实验

7、由你来完成:2V来电阻()8541电流(A)0.250.40.5(1)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电压表指针 .应该立即 ,再把电流表量程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 .(2)再闭合开关S,应该 ,使电压表示数为 V.(3)从电流表上读取数据 A,把其记入表格.来(4)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考点6 图像法【考点解读】将数据图像化,通过图像把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表示出来.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直观、明了, 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了方便.例10 如图7-103所示是做物理实验时得到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源:中教网【沙场点兵】一、选择题1.如

8、图7-104所示,闭合开关S,当滑片向左移动时(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来.com2 图7-105表示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 A.导体的电阻为6 B.导体的电阻为1.5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3.如图7-10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在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电压表

9、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m C.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D.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4. 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3A,灯丝电阻是6,要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 A.03V B.015V C.两个量程都可以 D.无法判断5.图7-107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压表示数为12V,而电流表示数为零,则 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电压表损坏 B.电流表损坏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待测电阻断路6 将两个电阻连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电阻中通过的电流相等,则两个电阻是并联的 B.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

10、,则两个电阻是并联的com C.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则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 D.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它们的电流也相等,则这两个电阻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来7.在一电路中有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并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阻值较大的电阻中通过的电流较小 B.电阻值较小的电阻中通过的电流较小 C.总电阻等于两个电阻之和 D.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8.图7-108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开关S1闭合,如果要使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下列操作一定可行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 C.开关S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 D.开关S2

11、闭合,断开开关S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来9.如图7-10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只小灯泡突然熄灭,另一只小灯泡仍发光,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L1断路 B.L2断路 C. L1短路 D.L2短路来源:中出|10.修理电器时需要一只150的电阻,但手边只有电阻值分别为100,200,600的电阻各一只,可采用的办法是 A.把200与600的电阻串联起来 B.把100与200的电阻串联起来 C.把100与200的电阻并联起来 D.把200与600的电阻并联起来11.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

12、 1.5A”,乙标有“22 0.5A”.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是 A.57V B.41V C.35V D.19V来源二、填空题12.通过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可以得到,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 成正比;在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 成反比.教13.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当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4.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A.14.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 ,用到的器材有电源、 、 、 、 、 和导线.1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与被测电阻 联;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 处;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6.电阻,与串联后的总电阻为9,若使它与并联,其总电阻为 .17.某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10mA,如果使其两端的电压为6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 A;如果通过它的电流为500A,则其两端的电压为 V;如果此时没有电流通过,则此时其两端的电压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