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81323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专题复习讲义专题:狼1写出四条关于狼的成语或者歇后语 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狈不堪、鬼哭狼嚎、狼心狗肺、杯盘狼藉、狼吞虎咽等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狼肚子里没有好心肝、 狼披羊皮还是狼等2由这些成语、熟语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贪婪、凶残、狡猾人们对它的态度则是惧怕、厌恶、憎恨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狼一文中视狼为凶恶阴险狡诈的化身,主张“毙”之。今天,有人提出,狼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成员,有它重要善良的一面,更有存在的价值,主张“护”之,针对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专题:荷背诵咏荷诗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唐郑谷惟有绿荷红

2、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唐李商隐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唐李商隐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唐陆龟蒙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宋苏轼1、荷还有哪些名称?荷华、水芙蓉、水芸、芙蕖、菡萏、莲花、睡莲等。2、专题中的文章和资料写出了荷各部分的哪些特点?说明了荷的哪些价值?爱莲说细致地描绘了莲的形态和品格,如“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亭亭净植”等,实际是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作者重视莲的观赏性,注重道德教育的“教化”价值。芙蕖以独特的视角来写莲,既肯定了莲“可目”的观赏价值,更重视其实用价值:荷的清香“可鼻”,莲子和藕“可口”,收藏的荷叶“可用”。以

3、上两篇的价值取向分别侧重于精神的和物质的,都体现了人文关怀,因而都是有意义的。写荷花或侧重于写荷花的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徐刚的荷花飘香北海夜,李商隐的赠荷花,陆龟蒙的白莲。写莲子的有苏轼的莲和佘树森我爱莲有实。写藕或写到藕的有韩静霆的爱藕说和李渔的芙蕖。3、周敦颐文章中说“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他为什么“独爱莲”?诗人还有人爱竹,爱梅,爱松柏。这些植物没有意识,可是人们为什么会称颂它们具有“隐逸”“清高”“正直”“高贵”“坚强”等人类才具有的品格呢?因为莲是花中的君子。文学形象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主观的感情形象的。作者往往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所以他笔下的

4、物,往往就是他主观的思想感情的反映,也是价值观的体现。4、对于莲人们都发表不同的议论,抒发不同的感受,这说明了什么?古今文人学士爱莲与佛家爱莲有什么不同?这是因为人们的身世处境、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修养、情感态度、愿望追求,以及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是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个性,由于个性不同,所以对“莲”这个审美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就不同。佛以莲花比喻佛法,故有妙法莲华经。佛教以莲花象征弥陀所居的净土,因莲花吉祥清净,能悦众心。诸佛以莲花为坐床,称为莲座。因莲花软净而大,佛有神力,坐莲花上而花不毁坏。专题:长城长城的价值:长城有军事价值、认识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建筑史研究价值

5、、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2、万里长城对我们的精神生活有怎样的影响?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人类创造的一项奇迹。它激励我们发扬长城精神,即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精神,树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为祖国增光添彩。3、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功:结束诸侯国纷争,统一中国;修建长城,使人民免受匈奴的侵扰。过:为保住自己的基业,使秦朝传之万世,而大兴土木,修造长城、阿房宫等,严刑苛法、租役繁重,使广大人民痛苦不堪。4、奥运会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选用了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青花蓝、国槐绿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他们的设计理念之

6、一是:体现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凸现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请参考下面的示例,选择长城灰,说说它是体现出以上的设计理念的。示例青花蓝: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一种历史的美感。它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国槐绿:充满生机的“国槐绿”,是自然的风采,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寄寓着华夏儿女珍视自己的家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示例:长城灰冷静古朴的“长城灰”,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中的标志色,在北京奥运色彩中独具魅力,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那深沉的灰色,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经历了

7、沧桑巨变的民族正在以冷峻的思考、全新的姿态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专题:鸟1、鸟的美:体形美、色彩美、鸣声美、姿态美、人性美2、鸟的分类:主要分成供玩赏的、肉类的和捕虫的三类。3、鸟与仿生学:A、飞机是由飞鸟仿生而发明出来的。B、“电子鹰眼”是仿鹰眼而发明出来的。专题:叶1、叶的形状:针叶、心形叶、掌状叶、羽状叶、椭圆形叶、倒卵形叶、披针形叶、羽状复叶2、叶的非凡本领:A、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能源:绿叶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人类食物的惟一来源;亿万年来,植物光合作用遗留下来的光合产物,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常丰富,是地球上的主要能源。B、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造成多云、多

8、雾,增加了降雨量,改变了环境小气候,防止旱灾发生。许多叶子能分泌杀菌素,还能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噪音。C、可做饮料,可做饲料,可加工成药材:茶叶是著名的饮料;桑树叶、蓖麻叶可喂养家蚕、蓖麻蚕,为人类换来轻柔光亮的丝。 D、检验大气污染:叶子有“绿色检验员”称号。 E、建筑学上的仿生利用:法国巴黎工业展览馆大厅的屋顶覆盖结构,是仿照叶脉结构制成的。F、勘察矿藏,预报天气,预报地震:三色堇锌矿;含羞草张开的叶子闭合狂风暴雨即将来临。G、作为书写纸张。3“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道理是什么?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又是什么?答: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

9、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含义: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4、古诗词中写落叶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专题:气象与物候1、有关气象与物候的成语春暖花开 风和日丽 皓月千里 秋高气爽 2、请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如“月晕午时风”、“石润而雨”、“山雨欲来风满楼”、“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轰隆西虹雨”3、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4、地球是人

10、类的家国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来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徒、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气象与物候这一专题,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扣住保护动物、森林等生态环境来谈、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有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6、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说明: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7、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人认为“黄河”应为黄沙)说明: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

11、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显得有美感,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8、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说明: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此时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华罗庚认为“月黑天高时,怎见得雁飞”,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9、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说明:因为画面本身有水有鸭,更从其它景物上想到江水的温度和鸭子的感知;再即景生情,由蒌蒿、芦芽想到了河豚(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10、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12、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说明: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11、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说明:为什么山下芳华菲尽,而此处桃李始华?这是由于地势的高低对物候的影响。专题:我心目的语文1、有人说:语文是一种诗人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烂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一种人格,更是一种精神。那么你心中的语文又是什么呢!语文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奇妙世界,不同的人会

13、用不同的眼光却欣赏,她,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她,用不同的方式去描述她,那么在你的心灵词典中,又是怎样诠释语文的?请用“语文是”的格式拟写一条“格言”,表达你对语文价值的理解,并对你的“格言”作简单的阐释。示例:语文是一首诗,一首穿越时空隧道的诗。 语文是一座桥,一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 语文是位善于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老师。语文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良师益友。2、文学的魅力语文的学习带领我们走入文学的殿堂,在那里你结识了哪些著名的作家?阅读了哪些不朽的名著?示例:语文是郁达夫风里的故都,是朱自清静谧的荷塘语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从老子口中娓娓道来,语文伴着腾腾杀气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3、精神魅力你从语文的学习中感悟到了那些人生的哲理?当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时,善念和同情,博大与仁慈的爱也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田。当欧亨利把永不飘落的“最后一片叶子”呈现给我们时,我们顿悟无私的奉献、真诚的关爱乃是全人类永恒的追求。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