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811276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开课心理学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01任务试卷总分:10001任务单项选择题(共8题,共40分)1.(5分)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D)。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2.(5分)心理学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 D、时间知觉3.(5分)注意的功能有(D)。A、选择功能、启动功能、维持功能B、维持功能、抑制功能、启动功能C、维持功能、启动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D、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4.(5分)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

2、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C)。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5.(5分)第二节英语课已经开始了,小刚还在想第一节语文课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小刚的注意(A)比较差。A、转移 B、分配 C、集中性 D、广度6.(5分)一个人离我们近时,他在我的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离我远时,形成的视像小,但我看这个人却是一样大,这说明知觉具有(A)。A、恒常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理解性7.(5分)人生中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A)。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8.(5分)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 (C

3、)不好。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判断题(共5题,共15分)9.(3分)小明正在做作业,被旁边的同学聊天所吸引,马上就与他们津津有味的聊了起来。这是注意的转移。10.(3分)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1.(3分)用红笔画出了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的特性。12.(3分)正在上课,有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随意注意。13.(3分)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简答题(共3题,共45分)14.(15分)请简述注意的定义与特点。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

4、的两个特点: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例如:一个人在剧院看戏,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舞台上演员的台词、动作、表情、服饰,而忽略了剧场里的观众。对前者他看得清、记得牢,而对后者只能留下非常模糊的印象,甚至看完了戏,还不知他邻座的观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他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例如:医生在做外科手术时,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病人的病患部位和自己的手术动作上,与手术无关的其他人和物,便排除在他的意

5、识中心之外。15.(15分)感觉虽然很简单,但是却是很重要,请简述它在人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何重要的意义。答: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颜色、明度、气味、软硬等,从而能够了解事物的各种属性。通过感觉还能认识自己机体的各种状态,如饥饿、寒冷等,因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饥饿就吃饭,渴了就喝水。没有感觉提供的信息,人就不可能根据自己的机体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人要正常的生活,必须和环境保持平衡,其中包括信息的平衡。就是说人们从周围环境获得必要的信息,是保证机体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当“感觉剥夺”造成的信息不足,将使人无法忍受由此产生的不安和痛

6、苦。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们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的认知活动,必须借助于感觉提供的原始资料。16.(15分)请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答: 感觉通道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准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得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的越短;反之,事件发生得较少、性质简单或枯燥,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很长。 人的兴趣和动机。人们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相反,面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出现对时间长度的高估。在期待某

7、物的出现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等待不愿意出现的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心理学02任务试卷总分:10002任务单项选择题(共8题,共40分)1.(5分)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A)。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2.(5分)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种效应称为(C)。A、过度学习效应 B、记忆的首因效应C、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 D、记忆的近因效应3.(5分)(A)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A、想象 B、表象 C、梦想 D、创造性4.(5分)“心理旋转”研究说明表象具有

8、(B)。A、直观性 B、可操作性 C、概括性 D、自觉性5.(5分)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C)。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6.(5分)下面哪个是“问题解决”?(C)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7.(5分)语言的发展一般是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的。一般认为(A)之间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A、1岁半到5岁 B、0岁到1岁C、3岁半到7岁 D、5岁到8岁8.(5分)把对那些发生于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事件或情境的记忆,称为(B)。A、陈述性记忆 B、情境记忆 C、外显记忆 D

9、、长时记忆判断题(共5题,共15分)9.(3分)思维定势对问题的解决起障碍作用。10.(3分)容量有限是短时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11.(3分)发散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12.(3分)言语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一种社会现象。13.(3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先慢后快。简答题(共3题,共45分)14.(15分)请简述语言的功能有哪些?答: 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语言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媒介。人类个体的认识和实践,都是以前人的经验为基础的。前人的经验能够保存下来,传授给后代,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和表达的功能。人们可以

10、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其他人也能通过语言来了解我们的所思和所感。因此,语言是沟通不同个体之间的桥梁,是不同个体发生相互影响的最有效的工具。思维功能。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15.(15分)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简述它具有哪些特征?答: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其特点主要有:新颖性。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不同与常规思维的独到之处,一定范围内具有首创性和开拓

11、性。流畅性。创造性高的人,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并表达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并尽快的适应、消化新的思维概念。灵活性。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在考虑问题时可以迅速地从一个思路转向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进入另一个意境,多方位试探解决问题的方法。精致性。创造性思维往往产生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思维过程的细节把握越精细,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16.(15分)请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答: 问题的表征,是问题解决的起始阶段,该阶段,问题解决者会将任务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对问题作什么样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否适宜,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影响。如果问题得不到适宜的表征,那么问题

12、就难于解决或无法解决。定势。人类的思维过程也存在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多次获得成功,以后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采取同样的方法。这就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定势。虽然有时可促进问题解决,但是总体来说是消极的,它会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呆板。功能固着。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动机。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说明。它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

13、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限度,提高动机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情绪。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人际关系。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团队内的相互协作和帮助,是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心理学03任务试卷总分:10003任务单项选择题(共8题,共40分)1.(5分)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C)。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挫折2.(5分)(B)能力指人们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A、特殊能力 B、创造能力 C、认知能力 D、操作能力3.(5分)婴儿出生时,还不具备独

14、立的生存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这时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扶养。这表明,情绪具有(A)功能。A、适应生存 B、动机 C、组织 D、激励4.(5分)根据韦纳(BWeiner)的成就归因理论,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是(C)。A、能力 B、任务难度 C、努力 D、机遇5.(5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理论叫(B)。A、需要演化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C、五重需要理论 D、三重需要理论6.(5分)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的动机强度应是(A)。A、适中 B、最强 C、较弱 D、极强7.(5分)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A)。A、需要 B、诱因 C、性格 D、价值观8.(5分)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是属于(A)的观点。A、詹姆斯 B、坎农 C、伊扎德 D、沙赫特判断题(共5题,共15分)开9.(3分)在两个人的智商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10.(3分)能力可以直接通过生物学的方式遗传给后代。11.(3分)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12.(3分)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感觉是由大脑皮层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发的结果。13.(3分)动机水平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简答题(共3题,共45分)14.(15分)什么是能力?它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关系?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