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抒情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3811102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制抒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节制抒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节制抒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节制抒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节制抒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制抒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制抒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制抒情(上) 在本栏目中我曾经写过一篇议论文也要有抒情,今天却想跟人们说说“节制抒情”。 曾经给学生布置过一道命题作文:“远方”。 一种女孩在微博上写给我一句话,算是她交的作业:“对她们来说,离开家的地方,就是远方。”下面是她写给我的一种注解:“啊,教师,这个星期我没时间写作文了因此先只写这一句话好了。我在坐地铁的时候看到一种外来务工人员,我为她指了路,她特别热情开心地说谢谢说再会。她要去的地方是广州南站,只背了一种简朴的牛仔色背囊。背囊有点脏了,可是看得出来她很爱惜,那是纯手工制作的背囊,大概是她家乡的妻子为她缝的吧。她由于劳累显得很黑,笑起来的时候脸上会有许多褶,她身上的衣服不是很新,但

2、是非常干净,也许是要回家了,特地打扮了一番。看她迈着大步走向回家的路的时候,我不懂得为什么会特别特别有感触。我想我应当尊敬她们。” 看了这个注解,我十分感动。我答复她:“很棒的一句话。很喜欢你对生活如此细腻敏锐的感觉。那句话就算是一篇作文了,你已经完毕了作业。” 这句话打动我的力量就在于它文字里面所蕴含的细微而复杂的情感。作者没有大悲大喜的强烈抒情,只是尝试让自己站在她们的位置,贴近她们的心灵,理解她们的世界,诠释她们的生活。也许对诸多人来说,远方意味着美丽的梦想,意味着青春的热血,但对她们而言,远方是一种离开了温暖的家的地方,是一种留给亲人长年挂念的地方,是一种为了生计不得不奔波劳碌的地方,

3、是一种为了短暂的团圆而甘愿千里迢迢来回的地方。 这句话的作者,名字叫杜翰诗。作者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里,纠缠着复杂的情感:有对主人公的悲悯、敬佩和祝愿,也有对生活自身的深刻领悟与对平凡幸福的感恩爱惜。 生活是文学的江湖,情感是文学的生命。 没有情感的文字是死的。 虽然是议论文,也必须用情感来推动。没有震撼就不也许有受教,犹如磐石没有裂缝就流不出泉水。“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的。”托马斯?阿奎纳如是说。 情感给了人类丰富的内心体验,大大提高了生命生存的内在价值,给人类生活一种无可替代的享有体验价值。情感的缺少或淡漠,在人生中是一种丑,在艺术中也是一种丑。李斯特威尔在近代美学史述评中这样

4、说道:“广义的美的对立面,或者背面,不是丑,而是审美上的冷漠,那种太单调、太平常、太陈腐或者太令人厌恶的东西。”情感的丰富,无论对于艺术还是人生,都是一种美。就仿佛黛玉和宝钗的形象,如果从“实用价值”来考虑,宝钗肯定更受欢迎,但若从文学的审美价值来考虑,却是黛玉的形象更为进一步人心。宝钗为了礼仪与大局(实用价值),压抑甚至消灭了自己的情感(审美价值),她在人事关系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果是她自己成了生命的空壳她成了一种健康、周全、无可挑剔却没了性情的纸上美人,犹如她平常服食的“冷香丸”同样,她精致芳香,却没有了情感的温度和率真的性情。在道德意义上,她可谓善,但在美学意义上,她算不得美。由于从美

5、学意义上说,情感的丰富活跃是美,而情感的麻木冷漠是丑。 我很喜欢看有许多美女的官斗剧,看许多女人争一种男人,几种男人爱上同一种女人,那些纠结又曲折的故事虽然常常毫无逻辑,经不起理性的推敲,但我还是忍不住会去追。反思个中缘由,其实这些故事并非真正毫无逻辑,它们有自己的逻辑:情感的逻辑。 艺术情节不是宿命也不是科学,它是一种情感的审美,因此,它以情感的逻辑超越理性的逻辑,是情感的因果,不是理性的因果,是主观的甚至是幼稚任性的情感逻辑,它与现实的逻辑不同样,由于不同样,因此吸引人。就像童话世界,它里面的一切环境甚至事件都不真实,唯独故事里面的人的情感,跟我们这些平凡人一模同样,完全可以实现共鸣。如果

6、失去了情感的桥梁,童话对我们而言简直就是不知所云。 因此,没有情感的创作,是无价值的创作。 情感既是一种生命力(对作者而言),也是一种吸引力(对读者而言)。 钱穆的湖上闲思录中有一篇文章人生与知觉,其中谈到“文学人生”,有这样一段文字: 艺术人生是爱美的,科学人生是求知的,文学人生则是求真的。艺术与科学,虽不是一种物质生活,但终是人类心灵向物质方面的一种追求与闯入,因它们全得以外物为对象。文学人生之对象则为人类之自身。人类可说并不是先有了个人乃始有人群与社会的,实在是先有了人群与社会乃始有个人的。个人必在人群中乃始有其生存之意义与价值。人将在人群中生活,将在别人身上发现她自己,又将在别人身上寄

7、放她自己。若没有别人,一种人孤零零在此世,不仅一切生活将成为不也许,抑且其所有生活将成为无意义与无价值。人与人间的生活,简言之,重要只是一种情感的生活。人类要向人类自身找同情,只有情感的人生,始是真切的人生。喜怒哀乐?鄱裼?,最真切的发现,只在人与人之间。其最真切的运用,亦在人与人之间。人生可以缺少美,可以缺少知,但却不能缺少同情与互感。没有了这两项,哪尚有人生?只有人与人之间始有同情互感可言,因此情感即人生。人要在别人身上找情感,即在别人身上找生命。人要把自己的情感寄放在别人身上,即把自己的生命寄放在别人身上了。若人生没有情感,正如沙漠无水之地一棵草,僵石瓦砾堆里一条鱼,将主线不存在。人生一

8、切的美与知,都需在情感上生根,没有情感,亦将没有关与知。人对外物求美求知,都是间接的,只有情动人生,始是直接的。无论初民社会,乃及婴孩时期,人生开始,即情感开始。剥夺情感,即剥夺人生。情感的规定,同样其深无底。千千万万年的人生,因此能不厌不倦、无穷无尽、不息不止的迈进,全借那种情感规定之不厌不倦、无穷无尽、不息不止在支撑,在激变。然而爱美与求知的人生可以无失败,重情感的人生则必然会有失败。因此爱美与求知的人生不见有苦痛,重情感的人生则必然有苦痛。只要你真觉得那物美,那物对你也真成其为美。只要你对那物求有知,那物也便可成为你之知。因不知亦便是知,你懂得你对它不知,便是此物已给你以知了。因此说爱美求知可以无失败,因亦无苦痛。只有规定同情与互感,便不能无失败。母爱子,必规定子之同情反映。子孝母,也必规定母之同情反映。但有时对方并不能如我所规定,这是人生最失败,也是最苦痛处。你规定愈深,你所感到的失败与苦痛也愈深。母爱子,子以同情孝母,子孝母,母以同情爱子,这是人生之最成功处,也即最快乐处。你规定愈深,你所感到的成功与快乐也愈深。人生一切悲欢离合,可歌可泣,全是情感在背后做主。夫妇,家庭,朋友,社团,忘寝忘食,死生以之的,一切的情与爱,交错成一切的人生,写成了天地间一篇绝妙的大好文章。人生即文学,文学也脱离不了人生。只为人生有失败,有苦痛,始有文学作品来发泄,来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