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0578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储集层物理性质的横向变化、储集层中聚集的石油和天然气对储 集层的物理性质的影响,改变了地震波在这些条件下的传播参数,使 其顶、底界面上、下的波阻抗差异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理所当然地 使相应界面的反射系数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这些变化的主要 表现是:(1)地震波速度发生变化。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在聚集了油 气的储集层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下降的。(2)物性界面的反射系数发生了变化。在品质较好的储集层中、 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其顶界面的反射系数要下降,底界面的反 射系数要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当顶界面的反射系数下降到“负”以 后,其反射能量是增加的,

2、只是方向差180 度。(3)反射波频率发生了变化。品质较好的储集层和聚集了油气的 储集层地震波频率,在横向上有较大幅度的下降。(4)在同一储集层中,同时存在的不同性质的流体破坏了所在储 层的内部波阻抗相对均一状态,在储集层内部产生了新的波阻抗界面 和这类界面上、下波阻抗的差异,形成了相应的地震反射波。流体存 在的静态特征使这种反射波同相轴永远保持在水平状态。储集条件变好的储集层、聚集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造成的地 震波的这种变化,在地震剖面上出现了相应的地震信息。在理论推力 方面,这些地震信息的存在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实际情况,不尽如此, 原因是:它们的出现或出现的程度,要受到探区的地震条件、地

3、震勘 探的野外采集参数、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地震技术发展的现阶段,地震剖面较多见的油气显示地震信息 有了很多发展。现把主要的一些特征及其应用实例叙述如下。一亮点剖面特征 地震波在物性变好的储集层重或者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中传播 时的“低速”特征,揭示了这些部位的波阻抗值的变化,也揭示了这些部 位相应界面上、下波阻抗值差异的变化,还揭示了相应界面地震反射 系数的增大或减小,在地震反射系数增大的波阻抗界面上出现了强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这 类波的强同相轴就是“亮点”。相比两侧同一反射波的同相轴,它的 强振幅特征相当突出,形成了“粗黑”的强振幅剖面特征,这也是 “亮点”最直观、最表面

4、的特征。见图1。在理论上,亮点出现在油气 储集层段的低界面上,原因时,储集了油气的储集层的地震波速度下 降,使底界面的反射系数增强。在聚集了油气的储集层顶界面上,有 时也会出现类似“亮点”的强反射,这种强反射与亮点的根本差别是: 只有当储集层与盖层的波阻抗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正常状态下的界面波 阻抗差值时,才出现这类反射特征,但方向相差 180 度,因此,在这 类强反射的两端出现了相位转换(极性反转)。相比之下,在聚集了 天然气的储集层顶界面多出现这种反射特征。在煤层的底界面。火成岩的顶界面都具有亮点反射,原因是煤层 的地震反射波速度特别低、火成岩层的地震波速度特别高。二暗点剖面特征储集层中聚集的

5、油气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储层参数变好造成的储 集层物性的横向变化和地震波在这些“影像”和“变化”了的储集层中传 播特征的改变等,决定了地震剖面上的“暗点”和“亮点”必然会常 常同时出现(图 2)。“暗点”出现在储集层的顶界面反射中。相比“暗点”反射波两 侧的同相轴,它的弱反射特征相当突出,有时,在两侧的强反射同相 轴间,由渐变到见不到同相轴(图3)。与亮点特征同样的道理,“暗 点”出现在含油气储集层的顶界面,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含油气储集 层底界都不可能出现“暗点”反射特征。这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别含油 气层和火山岩层等高速层。三平点剖面特征在同一储集层中,当出现油、气、水等流体时,在各自的底界面,由

6、于物性的差异、流体性质差异,相邻两种流体间形成了一个反射界面, 产生了地震反射(图4),这种反射波的同相轴就是地震剖面上的“平 点”。/ o流体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平点具有水平产状。在一些情况下也出现 “倾斜”平点,这种状态下的“平点”上倾方向必然是油气泄出点的 所在之处,揭示了这种状态下的油气藏“浮”在流动的地层水之上的 保存特征。在“平点”的中心部位应该出现“下凹”的同相轴下弯现象(图5)。原因是这里的油气充满度大。四油气储集层的低频反射波特征储集层的孔隙性和储集层中的石油、天然气等流体成分都具有吸 收高频成分的能力,当地震波在这类地层中传播时,其高频成分被吸收的 数量与储集层的孔隙性、石油、

7、天然气等流体及其充满程度成正比关 系,使地震剖面上的油气藏部位出现低频反射特征。但是,这种特征在一般的地震剖面上并不多见。原因时,在多种 因素制约的地震剖面上,正常聚集条件和油气的一般运聚程度造成的 地震频率下降幅度,还达不到在正常剖面上显示出来的程度。只有当 储集层的储集条件相当好、流体充满程度相当高、吸收地震波高频成 分的能力相当强的条件下,地震反射波的低频特征才有可能显示出来, 见图 6、图7、图 8五极性转换特征“极性转换”是油气藏顶界面反射强度由“暗点”变为“负亮点” 的条件下,在油气藏的外边界部位出现的一种地震反射波特征。当储层 中聚集的流体对它的波阻抗影响到一定程度时(油气藏顶界

8、面反射系 数小于零的状态下),在相应得油气藏顶界面“负亮点”消失处出现 的一种特殊的地震波反射现象,其主要特征是:油气藏顶界面的“负亮点”波的方向与储集层不含油气部位地震方向相反;它的出现部位明确地指示了储集层中某种性质的流体的分布界限位置,见图9。六聚集油气的储集层部位地震同相轴变形特征1倾角变化特征油气层的底界面地震反射波同相轴的倾角变化从某点开始相上顷 方向变小,甚至变成“水平”产状。反射波同相轴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储集层的倾角不大或油气的充满程度不高或油气层的厚度不大等条件 下,是聚集的油气对储集层速度影响而形成的各项应地震信息相互叠 合的表现,见图 10。2负背斜特征它是聚集的油气使

9、储层倾角变化达到极点之后,进一步发生变化 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特例。多见于储层厚度较大、聚集的油气厚度也较大、 储层参数也较好的油气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是:在背斜构造 储集层的底界发生同相轴的大幅度下凹现象,甚至为杂乱反射。见图11。3同相轴的“喇叭口”组合剖面特征这是含油气储层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变化后,与上覆(或下俯)不 含油气地层地震反射波同相轴的剖面的组合特征,在储层的上覆部位, 喇叭口的开口方向指向油气藏的主题部位。七特征地震剖面上的地震油气显示在地震剖面上,不是在所有油气藏范围内不都能见到相应的信息, 能见到的部分也因油气藏不同而出现油气显示信息数量、性质的差异。 其原因时,除了这

10、些有用的信息外,多方面的地震地质因素的干扰是 主要的。为了获得这种状态下的地震油气显示信息,对地震资料应进 行干扰消除、突出地震油气显示的特殊信息的特殊处理,从而获得反 映油气特征的信息,如:速度、振幅、频率、亮点、暗点、平点等。 在这些特殊的地震剖面上,相应的地震信息可以被明显地展现出来, 从而提高了研究成果。以上七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储层说的。而实际上,火成岩体、煤 层、高速沉积岩体等都能形成“亮点”、“暗点”以及多次波造成的“假 平点”等信息,在宏观上,不同原因的这类地震信息都是相同的。这 就给在油气方面这些信息的解释带来了多解性、给这些技术的应用带 来了麻烦。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佛罗里达州

11、新墨西哥湾有一个标准的大构造, 剖面上还有很多好的“平点”。很多公司标价,结果埃科森公司以 500 万美元标去,花了几千万美元打了12 口井全部是干井!原来“平 点”是浅层多次波形成的假象!对付这些干扰的办法主要有:用正演模拟来验证解释结果,用 AVO 识别真假亮点,用横波综合解释。同时油气藏的还具有一些其它 岩体(层)不具有的特征,如:储集层底界反射波同相轴(亮点)产 状比顶界同相州“变缓”甚至产状相反,“平点”中部下凹以及在层 状油气藏种“平点”向油气层上倾方向倾斜等等。总值为了更好的利用油气层的地震反射特征而不被其误导造成损 失,我们就需要找到其更多的特征综合研究,不能从某一个或个某几 个现象就仓促的下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