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3805055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货物贸易竞争力比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日货品贸易竞争力比较摘要 对外贸易构造是一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同步也在一定限度上反映国家的经济实力、国内产业发展水平和公司竞争力状况。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是国内新时期贸易发展的宏伟目的,这个目的的实现依赖于贸易构造的优化。日本是国内的第二贸易大国,国内与日本的商品贸易构造在一定限度上反映了国内贸易构造所处的层次、竞争力状况以及同发达国家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本文重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等中日贸易的现状进行论述来比较中日两国货品贸易的。本文重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要简介中日两国贸易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从中日两国货品贸易数量、构造比较和现状阐明中日两国的竞争

2、力;第三部分是影响中日两国货品贸易竞争力强弱的因素;第四部分是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方略。核心词中国、日本、货品贸易、贸易构造、竞争力、方略目录一、 引言二、 中日贸易发展历程三、 中日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比较四、 中日货品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五、 结论与建议一、 引言 中国和日本经济总量分别位居亚洲第一和第二,并且中日两国GD约占东亚经济总量的80%。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方式,从原有的注重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向注重经济发展质量的阶段,国内社会也处在转型时期,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是我们现阶段的最重要的任务,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与合伙十分广泛,为了增进中日贸易进一步深化,因此,

3、本文分析中日贸易发呈现状、竞争力比较和存在问题。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劳动力、资源和市场等巨大优势,日本是东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资金、技术等优势。中日地理毗邻、语言相近、经济互补,使中日经济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研究中日自由贸易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对两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发展好区域经济,对扩大中国大国形象和国际地位也具有深远的意义。截至月,日本的国债和借款余额总计98 万亿日元 , 年度日本的债务总额是GDP的 2.0 倍,在发达国家中处在最高水平。 - 年, 中国对日本始终处在贸易逆差地位,逆差额由 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 的556.4 亿,年间逆

4、差扩大了0倍。为了打破中国逆差的地位,实现中国在“十二五”经济规时期的新突破,特别是在东亚经济地位的变更,不断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政治影响力,那么,研究中日贸易发呈现状、竞争力比较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突破国内的发展瓶颈,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 中日贸易发展历程(一)改革开放之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为止的二十近年中,中日贸易关系所经历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重要因素在于在当时国际环境下两国还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由于国内同日本民间和谐贸易团队签订了三种特殊形式的贸易协定,即“日中民间贸易”、“L-”贸易协定和“备忘录贸易协定”,由此沟通了两国民间的经济联系,并为增进两国关系

5、正常化打下一定的基本。(二)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从年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双方的和谐关系在从官方到民间的各个层次上迅速发展,两国人民对彼此的好感日益加深,双方往来频繁。良好的政治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抱负的大环境,双方经济合伙大大发展。同步在良好的氛围下,在中日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中日两国贸易关系迅速发展,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在贸易构造上,由于双方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重要还是垂直分布。(三)2世纪初至今进入2世纪以来,中日贸易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对中日贸易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两国贸易关系浮现了如下五个新动向:一是贸易规模打破了稳步增长格局而呈现急速扩大态势;二是贸

6、易收支渐趋平衡,并将朝着“中方逆差、日方顺差”的方向发展;三是贸易依存度由中国更依赖于日本转为日本更依赖于中国;四是贸易构造以水平分工为主,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五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均大幅下降,但是体现出复苏征兆。三、 中日货品贸易现状及竞争力比较(一)、中日两国贸易 分别从到的双边贸易额以及贸易商品进行了分析。中日两国贸易额238亿美元,同比减少12.8%。其中日本对华出口1096亿美元,同比减少116,从中国进口2252亿美元,同比减少3.9。在,在中日两国贸易中,出口、进口及贸易总额等三项指标都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日本的出口总额为1490.亿美元,比增长%,进口总额则为

7、527.5亿美元。在日本贸易总量中,对中国贸易额所占的比重,与相比增长0.2%,高达20.7%。在,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刊登的登记表白,中日贸易额达到4亿美元、同比增14.3,创历史新高。但是,日本的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增长比重不断上涨。图一 至中日贸易总额摘要来源:侯俊军,马喜燕原则对中日双边贸易规模的影响研究J.亚太经济如今,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以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和家电等工业制成品为主,并且商品的档次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从中日两国的贸易商品构造来看,尽管贸易额在不断扩大,但贸易的商品构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贸易商品构造呈现不断优化的态势,如图表一 日本对中国出口重要商品构成表二日本

8、对中国进口重要商品构成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摘要来源:刘昌黎.东亚双边自由贸易研究从上表中可看出:1. 中国对日本出口商品中,老式贸易商品的比重有所下降初级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下降较快,其中以第一类产品(活动物及动物产品)、第二类产品(植物产品)和第四类产品(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制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出口增长较缓。而以第五类产品(矿产品)为代表的矿产品的出口浮现徘徊增长的书面。2. 中国对日本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长迅速特别是在中国对日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急剧增长,同步比重也日益增长。具体表目前第十六类商品(机器、机械器具等)在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中增长迅速,并且在中

9、日之间贸易额中占的比重较大;第十五类商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和第十八类商品(光学、照相等器械以及其零件、附件)在中日贸易的中国对日本出口中的金额增长较快;第六类商品(化学工业及其有关工业的产品)和第二十类商品(杂项制品)在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中也有较大增长。3. 中国对日本进口商品中,仍重要集中在制成品贸易中。在中国对日本进口商品中,排在前十位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变化,并且占据绝大多数比重,其中,中国对日本进口的第十六类商品(机器、机械器具等)所占比重最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对日本进口重要是机电、贱金属及制品、运送设备、化工产品等,而中国对日本出口重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化工产品、玩具、家具等

10、。可以看出,再出口构造上,日本的竞争力比中国强但中国所占的优势是出口数量较大。(二) 、中日对外贸易日本所有商品进出口登记表 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总额进口总额4698381.560.34546.6598215186.347.957929712.361.8776754.9资料来源: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OO) 中国所有商品进出口登记表 单位:亿美元年份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482.34127.69.25612.769.56599.9689.47914.12177.89559.5148.61133 数据来源:国家记录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记录公报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自至,中国的今年出口贸易增长均比较快而日

11、本的矜持口买一增长速度均比较慢。同步还可以看出中国的贸易顺差额不小于日本的贸易进出口差额。(三) 、中日贸易商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 它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种国家内各个产业(产品组)相对出口的体现。通过RCA指数可以鉴定一国的哪些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从而揭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种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达: RCAi =(Xj / Xtj)(XiW / XtW ) 其中,ij表达国家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t表达国家

12、的总出口值;W表达世界出口产品的出口值,XtW表达世界总出口值。 一般而言,RCA 值接近1表达中性的相对比较利益,无所谓相对优势或劣势可言;R值不小于1,表达该商品在国家中的出口比重不小于在世界的出口比重,则该国的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RCA值不不小于1,则表达在国际市场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1)、994中日贸易重要产品的RC指数中国贸易重要产品的RCA指数14年96年1998年动物2.39.812.1052222.892182.027植物.8441.78.8341.725.922.28.食品饮料1481.7812.925.351.613.2

13、89矿产品.1721.711.981.4662.1030.8591.538化学工业品0.702.720.50.70.90.9104塑胶制品0.330.4210.900.6810.6450.皮革皮毛0620.6066107330933.871.701木制品.9962.992.334152.634328木浆纸品.414.511.60.56.75814750.98纺织21.341.33415892.00.651.5缝制0.180.40.0.5970.39640.9陶瓷玻璃类0.95051.1.641.42080.944贱金属0.870.07010.701860.8070873机器设备6620.7580850.20.8340.7230795运送设备.12.460350.0790.70.88机密仪器1.131.132491.251145.161321家具玩具0.5085060.50.710.6672资料来源:此前的数据来自对外经济记录年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