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80500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全册教案指导思想: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活动课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并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和研究意义。课题的选择要从培养学生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盘考虑,要对提出的课题进行反复的论证,并兼顾到有哪些学科的参与,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的研究价值是什么等等。在开展活动课之前,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

2、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2、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5、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让学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个性。周 次活 动 内 容2家乡风俗3走访民间艺人4奇妙的网络世界5巧用太阳

3、能6商品包装上的标志7扎染8请勿吸烟9情系母校10杂技表演11爱翘鼻子的大象12森林医生啄木鸟13电动小快艇14日晷15整理资料活动安排:1 家乡风俗一、目的意义: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均有各地的乡土人情及民俗民风。2、在实践中让学生养成“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实际判断正误、明辨是非的能力。二、准备工作:1、收集“家乡风俗”的相关文字、图片数据。2、收集中华民族有关节日的风俗。三、时间安排:12周。四、教学过程:1、芝麻开门:(1)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包括的类型也很多。(2)让学生阅读王安石的元日,然

4、后让学生说说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关于“春节”你们知道哪些风俗。通过这一活动把研究的主题引到“风俗”的话题上来。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中国有56个民族,有哪些风俗习惯是大同小异的,哪些风俗习惯是具有地方特色。2、观察在线:(1)引导学生对中秋节、元宵灯会和春节庙会尽情阐述。(2)讲讲自己全家在过中秋节、元宵节和春节时的情景。(3)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书上第三页的调查表格,从而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到各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3、点击问号:(1)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书中的两幅图描绘的是什么情景,这样做对吗?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做?(2)当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民族民风之后

5、,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4、巧手作坊:这一段活动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说一说”和“做一做”中,更进一步地了解各地的风俗,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5、携手共享: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对各种风俗习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就请学生把收集到的有关家乡的风俗习惯的资料,用小报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一活动,既能对学生进行家乡的教育,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收集资料的习惯。2 走访民间艺人一、目的意义: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品,而民间艺术品是民间艺人勤劳、智慧的艺术结晶。2、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民间艺人精

6、湛的艺术品位和辛勤劳动。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二、准备工作:搜集中华民族有关民间艺术品和民间艺人的资料。三、时间安排:12周。四、教学过程:1、认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有哪些:(1)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有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而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出自民间艺术家之手。(2)欣赏一些民间艺术品,让学生说艺术品的名称,接着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民间艺术品(书上插图)。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有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3)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艺术品是谁创作出来的和怎样创造出来的?从中得到:民间艺术品是劳动人民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创作出来的,是出自民间艺术家之手。2、制作民间工艺品:(1)教师指导学生模

7、仿民间艺人的艺术品进行制作。(2)学生上台做“小老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行制作。(3)点评学生的作品。3 奇妙的网络世界一、目的意义: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网络世界的奇妙,认识到网络世界的优点。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上网能力,使学生都能学会在网上为自己申请一个免费邮箱。3、培养学生实际判断正误、明辨是非的能力。二、准备工作:1、搜集有关网络的知识。2、调查本班有多少学生家里有电脑,有多少学生拥有自己的免费邮箱。三、时间安排:12周。四、教学过程:1、芝麻开门:(1) 让学生初步认识网络,知道网络有哪些基本作用。(2) 教师在这一段活动中可先让学生阅读书中的介绍网络知识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所

8、认识的网络式什么样的,最后组织学生小结:网络就是把电脑一个一个连起来,让它们能互相交流信息的一种系统,又称“信息高速公路”。2、观察在线:(1) 调查身边的人利用网络做什么。教师在教学这部分时,可在课前布置好调查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进行调查。在上课时,可采用小组间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公布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的安排,能使学生对网络的作用有一个具体的、感性的认识。(2) 着重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了解程度。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采用让学生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介绍自己所喜欢的网站,并且说说喜欢的理由,建议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录下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3、点击问

9、号:(1) 简单地介绍网络的一些基本功能。(2) “议一议”,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书上介绍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即: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作用。对这两个问题,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3) 简单地介绍如何从因特网上下载一些有用的信息。这部分活动,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在上课时向其他学生进行展示并讲解自己是怎样做的。(4) “读一读”,这部分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有关“网址”的基础知识。这部分教学,可采取先让学生阅读,再让学生说一说的形式。4、巧手作坊:(1) 简单介绍什么叫“电子邮箱”以及它的优点。(2) 简单向学生介绍如何注册自己的免费邮箱。5、携手共

10、享:(1) 组织学生以辩论会的形式,讨论: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 在学生进行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网络对人类来说有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一定要正确看待网络,正确地利用网络,千万不能沉迷于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4 巧用太阳能一、目的意义: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能源。2、在实践中让学生知道太阳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二、准备工作:1、搜集有关太阳能的知识。2、准备好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和工具。3、做好本次活动的展评准备工作,激励学生从小树立“人人都来合理利用太阳能,人人都来做环保卫士”的志向。三、时间安排

11、:12周。四、活动过程:1、芝麻开门:(1)这一阶段的活动是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太阳能以及太阳能的作用。(2) 生讲解“后翌射日”的神话传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话题引到太阳上来。接着让学生说说,太阳与地球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知道: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是一种能,叫太阳能,没有太阳能,地球上就没有生命。2、观察在线:(1)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2)讨论:太阳能有哪些用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别描述课本上六幅图的涵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描述,使学生知道在古代,人们就能利用太阳能来晒衣服、晒盐等,而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12、,人们已经能更好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服务,如太阳能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汽车、太阳能住宅等。3、点击问号: (1)第一部分:调查在自己生活的小区里,有多少人家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在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调查;在上课时让学生把自己调查的结果向全班所有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白: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进入到越来越多的人家中。 (2)第二部分,讨论:人类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你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在教学这部分时,教师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阳能的用途资料,然后让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补充。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明白:因为太阳能取之不

13、尽、用之不竭,又没有污染,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广泛使用太阳能。4、巧手作坊:(1)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2)当全班都制作好“太阳能热水器”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比赛,看谁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并让该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制作经验。对制作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评分,而因该帮助他一同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进。5、商品包装上的标志一、目的意义:1、了解商品包装标志的简单常识。2、3、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二、准备工作:1、搜集有关太阳能的知识。2、准备好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和工具。3、做好本次活动的展评准备工作,激励学生从小树立“

14、人人都来合理利用太阳能,人人都来做环保卫士”的志向。三、时间安排:12周。四、活动过程:1、芝麻开门:(1)这一阶段的活动是让学生认识什么叫太阳能以及太阳能的作用。(3) 生讲解“后翌射日”的神话传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话题引到太阳上来。接着让学生说说,太阳与地球上的生物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知道:太阳发出的光和热是一种能,叫太阳能,没有太阳能,地球上就没有生命。2、观察在线:(1)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2)讨论:太阳能有哪些用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别描述课本上六幅图的涵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描述,使学生知道在

15、古代,人们就能利用太阳能来晒衣服、晒盐等,而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已经能更好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服务,如太阳能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汽车、太阳能住宅等。3、点击问号: (1)第一部分:调查在自己生活的小区里,有多少人家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在教学时,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调查;在上课时让学生把自己调查的结果向全班所有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再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白: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进入到越来越多的人家中。 (2)第二部分,讨论:人类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你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在教学这部分时,教师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太阳能的用途资料,然后让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补充。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明白:因为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又没有污染,因此,随着科学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