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380489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幅施工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段工程建设项目 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安全专项方案 报审单承包单位#X工程合同号监理单位#X工程监理咨询编 号现报上#X段工程建设项目X标工程的半幅施工半幅通车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施工技术工艺试验方案,请予审核和批准。承包人签名、公章:日期:附件:X标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安全专项方案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审核人:日期:驻地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审核人:日期:注:1、特殊技术、工艺方案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一般方案由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准;2、 技术、工艺方案批准前是否要专家论证,由业主决定;3、 本表由承包人填报一式三份,业主、驻地办、承包人各存一份。 / #X段工程建设项目半幅施工半幅通车交通组织

2、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工程#X段建设工程第X合同段#X年X月X日半幅施工半幅通车交通组织安全专项方案第一章 概 述一、编制依据1、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2、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省道#X路 建设工程X标段两阶段施工图纸;4、省道#X 建设工程X标施工组织设计;5、现状道路交通状况调查结果;6、相关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X老路采用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12米0.75m土路肩+1.5米硬路肩+2*3.75m行车道+1.5米硬路肩+0.75m土路肩,改扩建后的路基宽度为24.5米,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路基横断面布

3、置为:0.75m土路肩+2.5米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2.5米硬路肩+0.75m土路肩。省道#X建设工程5标段起讫点桩号为K37+000K48+000,全长11km,其中K37+000K39+200、K44+800K46+000段为单侧拼宽路段;K39+200K44+800、K46+000K48+000双侧拼宽路段。本标段主要工程量:桥梁3座。即K#X+#X #X大桥1座,K#X+#X #X中桥1座以与K#X+#X人行天桥一座。涵洞小型结构物24道。其中圆管涵358.5m/14道,倒虹吸117m/3道;盖板涵219.

4、2m/10道。21道为拆除重建项目。市政排水、与其它工程,主要位于#X街道起点桩号为K37+740处,终点位于K39+378处,道路全长1638米;#X道段市政道路起点位于K45+950处,终点位于K#X+#X处。新建排水主管5867m,检查井95座。合同工期:600天。工程造价:1.749亿元。建设单位:#X公路管理局。设计单位:#X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X工程监理咨询。施工单位:#X工程。三、老路平交道口分布情况根据我部现场调查结果,老路平交道口分布如下:平交道口分布一览表序 号桩 号道口位置道口宽度m备 注1K37+220左、右侧2.52K37+330左、右侧3.03K37+

5、440右侧2.04K37+740左、右侧7.55K37+860右侧10.06K37+950右侧3.57K38+070右侧14.58K38+370右侧14.59K38+560右侧9.010K38+940右侧6.011K39+540左、右侧3.512K39+820右侧14.513K40+670左、右侧2.514K42+830左侧3.515K43+200左、右侧2.516K43+820左、右侧2.517K44+290右侧2.018K45+100左、右侧3.019K45+940左侧11.520K46+800左侧3.521K47+220右侧2.022K47+300左侧2.523K47+380右侧2.02

6、4K47+550左侧2.025K47+860右侧2.5四、小型结构物分布情况根据本工程建设设计,小型结构物分布如下:小型结构物分布一览表序号桩号规格类型结构类型交角施工形式1K37+40011.50圆管涵0拆除重建2K38+88814.02.0盖板涵0拆除重建3K39+13711.50圆管涵倒虹吸0拆除重建4K39+31111.50圆管涵倒虹吸0拆除重建5K39+54711.00圆管涵0拆除重建6K39+94611.00圆管涵0拆除重建7K40+20511.00圆管涵0拆除重建8K40+78512.02.5盖板涵0拆除重建9K41+30911.00圆管涵0拆除重建10K41+41411.00圆

7、管涵0拆除重建11K41+46513.02.0盖板涵10拆除重建12K41+56311.00圆管涵0接长利用13K41+89411.00圆管涵0拆除重建14K42+25411.00圆管涵0拆除重建15K42+40011.00圆管涵0接长利用16K42+58511.00圆管涵0拆除重建17K42+70511.00圆管涵0接长利用18K42+777713.02.0盖板涵0拆除重建19K43+30112.02.0盖板涵0拆除重建20K43+42712.02.0盖板涵0拆除重建21K44+61713.03.0盖板涵0拆除重建22K45+08011.50圆管涵倒虹吸0拆除重建23K45+36511.00

8、圆管涵0拆除重建24K47+55811.50圆管涵0拆除重建第二章 交通组织方案一、交通组织原那么总体上采取“边施工、边通车的原那么,尽力保障车辆通行。1、不中断交通原那么:要求在施工期间不中断交通,保证各方向在各个时段均能通行。2、少影响原那么:要求对交通的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包括影响强度最小,影响时间最短。3、广泛征求交警、路政等部门的意见,服从他们的安排、指挥,并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二、交通组织方案一、交通组织方案阶段、单侧拼宽路基、路面施工施工时将道路新建路基一侧绿化树木迁移,沿该段新老路基边侧纵向设置一道隔离水马未施工段设置一排橡胶警示弹立柱,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水马离老路中心线最近距离

9、为1.8m,假设遇到地方原有道口或交口,在道口或交口处预留出来,以方便地方居民和车辆的通行;具体设置见附图。阶段、老路路面施工待新建幅路面施工完毕后,将老路车流导行至新建幅,老路封闭施工。阶段、双侧拼宽路基、路面施工施工时将道路两侧绿化树木迁移,沿该段一侧纵向设置一道隔离水马未施工段设置一排橡胶警示弹立柱,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水马离老路中心线最近距离为1.8m,假设遇到地方原有道口或交口,在道口或交口处预留出来,以方便地方居民和车辆的通行;具体设置见附图。二、施工段落划分根据设计填筑高度与现场实际情况,我部将拼宽段路基分拟为四个施工段落(1) K37+000K39+200,平均填土高度为2.8

10、m,最大填土高度9.4m。(2) K39+200K44+800,平均填土高度为0.9m,最大填土高度1.35m。(3) K44+800K46+000,平均填土高度为0.6m,最大填土高度1.4m。(4) K46+000K48+000,平均填土高度为0.5 m,最大填土高度1.3m。三、交通导行设施设置一、设置原那么根据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规要求,施工作业的交通疏导控制区主要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与终止区。1、警告区最小长度S单位:m位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km/h警告区最小长度m路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20,100160080,601000二、三

11、级公路801000各类平交道口200本标段S103老路为二级公路,警告区长度选用1000米2、路肩封闭上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Lj本标段封闭硬路肩和土路肩,宽度为2.25米,上游过渡段选用30米。3、缓冲区的最小长度宜取50m。4、工作区长度根据施工作业的需要确定。5、下游过渡区的最小长度宜取30m。6、终止区最小长度宜取30米。二、交通导行设施设置交通导行设施类型与数量见下表,具体布置图见附图交通导行设施明细表设施名称数量单位位置备注前方施工1000m1块警告区端头前方施工300m1快警告区300m限速60Km/h1块警告区800m右侧道路变窄1块警告区200m禁止超车1块限速40Km/h6块警

12、告区200m施工段每500m/块减速慢行1块警告区40 m可变信息标志牌1块过渡区施工告示牌1块警示护栏4个缓冲区警示红灯1个橡胶警示弹立柱200个施工段水马300个施工段解除限速1块终止区尾解除禁止超车1块终止区尾限宽2块施工段每500m/块警示灯30个半幅施工的彩钢瓦围挡第三章 交通组织保障措施一、组织措施1、把交通疏导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容之一。编制交通组织方案与保证措施,交警部门、业主等单位会审,经认可后实施执行。施工期间,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随时改良、完善交通疏导方案。2、加强领导,项目经理部成立“交通保障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和副经理分任正、副组长,工程部长、安全部长、合同部长、财务部长、物资部长、试验室主任与施工协作队伍班组长、专职兼职安全员为成员,全面负责工程施工地段的交通保障。交通保障领导小组框图如下:交通保障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施工协作队伍班组长、专职兼职安全员合同部部长 物资部部长 财务部部长 试验室主任 安质部部长 工程部部长 3、设立“维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