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病民间验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80450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痿病民间验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痿病民间验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痿病民间验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痿病民间验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痿病民间验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痿病民间验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痿病民间验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痿 病方历 代 及 民 间效 验历代验方1、虎潜丸来源:丹溪心法,又名健步虎潜丸。组成:黄柏(酒炒)250克 龟板(酒炙)120克 陈皮、熟地黄、知母(酒炒)、白芍各60克 炙虎骨30克 锁阳45克 干姜15片(一方加金箔1片,一方用生地黄)用法:上药研末,酒糊丸(近代用蜜丸),每服 9克,日1次。亦可 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用:滋阴降火,强筋壮骨。主治:阴虚足痿,症见腰膝酸楚,筋骨酸软,腿足瘦弱,步履不便,舌红少苔,脉细弱。2、起废神丹来源:串雅内编组成:麦门冬240克 熟地黄500克 玄参210克 五味子30克用法:上药水煎,分3次服。功用:补肾起痿主治:痿病,日久不愈,以

2、及肾虚腿软,胸痞满闷。3、健步丸来源:兰室秘藏组成:防己、羌活、柴胡、炒滑石、炙甘草、天花粉各15克 泽泻、防风各9克 苦参、川乌各3克 肉桂1.5克用法:上药为细末,酒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 70丸。功用:祛风通络,消肿止痛主治:痿病及痹病。症见四肢痿弱无力,伸而不能屈,屈而不能伸,腰背腿膝沉重,行步艰难,舌红少苔,脉细弱。4、加味补血汤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生黄芪30克 当归、龙眼肉各15克 鹿角胶、丹参、乳香、没药各9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功用:活血补血。主治:气血不足之痿病。症见身形软弱,肢体渐觉不遂,或头重目眩, 或神昏健忘,或觉头紧作疼,甚或昏仆,移时苏醒,全身痿废,脉象 迟

3、弱,偏虚寒者。5、补脑振痿汤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黄芪60克 当归、龙眼肉各24克 山萸肉、胡桃肉各15克 蜇虫3枚 地龙、生乳香、生没药各9克 鹿角胶18克 制马钱子末 0.9克用法:前9味水煎去渣,入鹿角胶融化,分两次各送服制马钱子末1.45 克。功用:益气活血,养肝滋肾,活血通络。主治:肢体痿废偏枯,脉象极微细无力,服药久不愈者。6、滋筋养血汤来源:古今医鉴组成:熟地黄、白芍各4.5克 当归、麦冬、黄柏、牛膝、杜仲、苍 术、意苡仁各3克人参2.4克川芎22.5克防风1.8克知母 1.5克 羌活0.9克 甘草0.9克 五味子9个 用法:上药为粗末,加枣、姜水煎服,近代用量酌增。功用:补

4、气养血,补肾强筋。主治:气血两虚之痿病。症见双足痿软,不能行走,久卧床褥。若有筋骨痿软,加桂枝、陈皮;心烦,去苍术,加黄连,炒酸枣仁、茯神。7、补阴丸组成:黄柏250克 知母、熟地黄各90克 龟板120克 炒白芍、陈皮、牛膝各60克 锁阳、当归各45克 龙骨30克用法:上药为细末,酒煮羊肉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丸。功用:养阴清热,补肾强骨。主治:阴虚有热,筋骨痿弱,足不任地,及骨蒸劳热。8、养脑利肢汤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党参、生白芍各12克 代赭石、牛膝、天花粉各18克 玄参15克乳香、没药各9克 威灵仙3克蜇虫4个制马钱子末0.6克用法:前十味煎汤,送服马钱子末 0.6克。功用:活

5、血祛风,养脑利肢。主治:因脑部充血以致肢体痿废,或服起痿汤若干剂后,肢体已能运动而仍觉无力者。9、清燥汤来源:兰室秘藏组成:黄芪4.5克 橘皮、白术、泽泻各1.5克 茯苓、升麻各0.9克 炙甘草、麦门冬、当归身、生地、神曲、猪苓各 0.6克 柴胡、黄柏、黄连、苍术各0.3克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15克,水煎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酌增。功用:益气补血,壮腰补肾。主治:肾亏痿厥,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步不正,两足欲侧。民间验方1、益气温肾汤来源:徐杰,湖北中医杂志(4) 1988年组成:党参12克 黄芪18克 柴胡、升麻各7克 干姜、肉桂各6 克 防风、生甘草各8克 赤芍、地龙、白芍各10克

6、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温服。待病情好转后,可用上方 加工成冲剂,每日3次,每次服20克,以巩固疗效。功用:温肾运脾,益气升陷。主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2、马钱子方来源:裘昌林,上海中医药杂志(1)1986年组成:生马钱子适量。用法:先将功用:开通经络,治痿强筋。主治:痿病3、玉锁润筋起痿汤来源:魏才旺,中医杂志(9)1986年组成:玉竹15克 锁阳12克 怀牛膝9克 龟板12克 淮山药20克 天 冬12克 麦冬、知母各9克 炙黄柏3克 木瓜12克 枸杞子、甘草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润筋起痿主治:痿病4、冯氏匡罢汤来源:冯发祥,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组成:生地12克

7、白芍、枣仁、麦冬、白附子、天竹黄、茯苓各10克 石 斛、石决明、天麻各12克 石菖蒲、全蝎、炙甘草各5克 僵蚕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分服。功用:滋补肝肾,平肝化痰,祛风通窍。主治:痿病,症见斜视、复视、闭目无力、语音低、吞咽困难、颈软头倾等 以肝肾阴虚为主者。5、参芪益力汤/强肌健力汤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组成: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当归头10克陈皮3克 柴胡、升麻各10克 五爪龙30克 首乌20克 枸杞子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补脾益气,养血健筋。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痿病,症见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纳呆,腹 胀,便澹

8、,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弱。6、二妙散组成:苍术、黄柏各等份。用法:上两药研末,每服6克,每天2次,开水冲服。功用:清热燥湿主治:适用于湿热浸淫之痿病,症见四肢痿软,身体困重,尤多见于下肢, 或足胫热蒸,或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舌胖红,苔黄腻,脉细数。7、健脾益气汤1组成:黄芪30克 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 炙甘草3克用法:上药以清水500ml,煎取药液200ml,复煎。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功用:健脾益气主治:适用于脾胃虚弱之痿病。症见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纳呆,腹 胀,便澹,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弱。8、健脾益气汤2来源

9、:刘炳,湖南中医杂志,1995(3):30组成:黄芪500克 白术、红参各300克 当归200克 甘草150克 肉桂50克用法:上药烘干,共研细末,炼蜜为小丸。早晚空腹时嚼服15克,50天为1疗程。感冒或发热时停服。功用:健脾益气主治:适用于脾气虚弱之痿病。症见: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少气懒言,唇 舌色淡,脉沉细弱。9、滋阴治痿汤组成:龟板30克 制首乌15克 熟地黄20克 枸杞子15克 白芍15克 锁阳15克牛膝15克用法:上药以清水先煎煮龟甲30分钟,再与其他药物同煎40分钟,复煎, 日一剂,分两次服。功用:补益肝肾,滋阴填精。主治:适用于肝肾亏损之痿病,症见病势缓慢,逐渐下肢或手臂痿弱,腰

10、脊 酸软不举,盗汗,潮热,头昏,目眩。10、怀药苓仁汤来源:苗士生,浙江中医杂志,1992(2):23组成:党参、淮山药、茯苓、米仁各30克 炒白术15克 生甘草、桔梗、 砂仁各6克 淫羊藿、仙茅、巴戟天、当归、白扁豆各10克用法:水煎服,日1剂U。功用:补肝肾,利湿健脾。主治:痿病11、补中益气汤来源:辽宁中医杂志,1987(5)组成:黄芪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甘草6克 当归9克 陈皮9 克升麻5克柴胡10克用法:水煎服,日1剂U。功用:益气补脾升阳主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脾气虚弱型)。症见眼睑下垂,四肢乏力,面色萎 黄,形体消瘦,语声低微,食少纳呆,腹胀喜按,大便澹泻,舌质淡或淡胖,舌 苔薄白,脉弱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