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80313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张家港市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前须知: 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答卷纸相对应位置上。第一局部 (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ch( )异沉din( ) 1ng( )镜门 根深d( )固2下面两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祥,给人一种甜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没有一片叶子在颤动,没有一丝声音干扰大自然的沉思。一滴滴露珠疑在树叶和青草上。经典作品的特点是奈读,每读一遍都有可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季羡林是学者,他的文章

2、集毕生治学的体会,自有过来人的甘苦,诚垦而平实。错别字准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对应的作家、篇名。(10分) ,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东风不与周郎便, 。( 赤壁) 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四面湖山归眼底, 。(湖南岳阳楼对联) 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晴空一鹤排云上, 。( 秋词)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4名著阅读。(5分) 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请联系洞中历险这个章节简明扼要地说一说。(3分)_ _ _ 汤姆索亚与蓓姬在

3、山洞中历险以后,第二次去探险时是哪一位小伙伴同他一起去的?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什么?(2分)_ _5七年级展开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活动中,赵阳同学写了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3分) 下面是文中的局部内容,请你按要求协助他修改。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认真学习交通法规,C切实做到文明出行。 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应该将“ ”删去,把“ ”改为“ ”。 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只填序号)第二局部(44分)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6

4、9题。(共9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二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A余年幼,方出神 B上轻,故如此 方两三级 温故而知新 C岁以大穰 D有时朝发白帝 乃以瓦布之 钱氏据两浙时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7(2分)( ) A人皆伏其精练。 B略无阙处。 C项为之强

5、。 D是以谓之文也。8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3分)_ _ _9文章最后一句“人皆伏其精练”,是否能够省略不写?(2分)_ _ _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共4分)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协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掘:挖。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_ _ 乃

6、掘地,遂得水。_ _阅读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共8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你从这个“呀”字里读到了什么?(2分)_ _ _1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

7、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的“秀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_ _ _13请简要地说一说,这段写景文字的行文思路,列出关键词即可。(2分)_ _ _14请用一句简短的、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_ _ 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共11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枯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涸了,很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

8、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个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

9、,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15第自然段中有三种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做好标志,并把准确的写出来。答案填写在表格相对应的位置内。(3分)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枯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涸了,所有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16请指出“水罐”的五次变化以及变化的直接原因,完成下表空白处的填写。(5分)17童话的结尾为什么要让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的大熊星座昵?请分条说说你的理解。(3分)_ _ 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共

10、12分)母亲的左手黄斌 我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几年后在城里买了房,又和一个城里女孩结了婚,生了儿子,我就将在农村的母亲接来照料儿子小纬。 吃饭的时候,母亲和妻子坐在一起。妻子是个左撇子,总和母亲的右手“打架”,妻子不好意思,想站起来和我换座。母亲却说不用了,随后将手中的筷子换到左手,且使用自如。 转眼小纬满两岁了,已经能够蹒跚走路了。母亲就时常带着小孙子到楼下的草坪旁玩耍。我起初不愿意,怕出危险,但母亲却说:“城里的屋子太憋闷,对孩子不好。”我拗不过她,只好叮嘱她千万小心。 这天,我在单位上班,无意中在网上浏览到一个帖子,说农民工安全意识淡漠,上马路总习惯用左手牵孩子。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请假,驱车回家。 一路上,我把车开得很急,到了小区才稍稍减速。突然,前面闯来一个小男孩,竟是儿子小纬!原来小纬认出了我的车,是来迎接的。我发现儿子靠马路这边,而母亲真的在用左手牵着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