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72168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绩效管理案例分析题及答案一、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 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 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 20多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请分析(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 .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 工作

2、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 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 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4)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 一些。2.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

3、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 是为了发放奖金。二、某汽车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益,树立公司形象,形成文明礼仪风气,准备对公 司的售票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评:(1)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2)微笑服务,礼貌 用语;(3)注意仪表,形象良好;(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5)熟悉沿途重要设施 的分布情况。请根据以上内容为售票员设计一张行为观察量表,以评选出公司优秀的员工。设计方案时 需考虑各因素权重的不同。答:1 .表格设计中考虑行为发生频率。2. 表格设计中考虑权重。3. 计算总分的。4.

4、设计总分所对应标准的。售票员行为观察量表1. 能有效地保证票款的收取权重从不偶尔有时1分2分3分经常4分总是5分50%2.微笑服务,礼貌用语从不偶尔有时1分2分3分经常4分总是5分20%3.注重仪表,形象良好从不偶尔有时1分2分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0%4.熟悉相关线路的中转情况从不偶尔有时1分2分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0%5.熟悉沿途的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从不偶尔有时1分2分3分经常4分总是5分10%总分=不足尚可良好1-33-44-4.5优秀4.5-5三、慧能公司下有若干子公司,分别从事不同的业务。绩效考评由人事部制定和实施。人 事部在原有的考评制定基础上制定出了中层干部考评办法。在每年年底

5、正式进行考评之 前,人事部又出台当年的具体考评方案。考评小组由公司高层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考评小组。考评的方式和程序通常包括被 考评者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进行述职、民意测评(范围涵盖全体 员工)向科级员工甚至全体员工征求意见、考评小组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的意见 后报公司总经理。考评的内容包括3个方面:被考评单位的经营管理情况,包括该单位的财务情况、经 营情况、管理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被考评者的德、能、勤、绩及管理工作情况;下一步的 打算。具体的考评细目侧重于经营指标的完成、政治思想品德。对于中层干部的考评完成后,公司领导在年终总结会上进行说明,并将具体的情况反 馈给个人

6、。尽管考评方案中明确说明考评与人事升迁、工资的升降等方面挂钩,但是最后 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对于中层干部的考评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子公司领导对于下属业务人员的考评通 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评,无论总公司还是子公司均 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至于被考评的人员,很难从主管处获得自己业绩优劣的反馈, 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部门领导才会对自己的下属做一次简单的排序。回答:(1)、慧能公司的绩效管理存在哪些问题?(2)、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问题?1、考评目的不清晰,需进一步明确考评目的。2、考评缺乏科学性。3、考评周期不当,对业务人员周期可以短一些,对管理人员周期可以长一些

7、,不能都统一 在一年。4、缺乏绩效面谈。5、未与晋升,工资挂钩。四、某公司又到了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了,从主管到员工每个人都忐忑不安。公司采用强 制分布式的末位淘汰法。到年底,根据员工的表现。将每个部门的员工划分为A、B、C、 D、E五个等级,分别占10%、20%、40%、20%、10%。如果员工有一次被排在最后一 级,工资降一级。如果有两次排在最后一级,则下岗进行培训,培训后根据考察的结果再 决定是否上岗。如果上岗后再被排在最后10%,则被淘汰。培训期间只领基本生活费。主管人员与员工对这种绩效考核方法都很有意见。财务部主管老高每年都为此煞费苦 心,该部门是职能部门,大家都没有什么错误,工作都完

8、成的很好。把谁评为E档都不合 适。去年,小田因家里有事,请了几天假,有几次迟到了,但是也没耽误工作。老高没办 法只好把小田报上去了。为此,小田到现在还耿耿于怀。今年又该把谁报上去呢? (08.11)请回答下列问题:请问财务部是否适合采用硬性分配法进行绩效考核?为什么答:(1)财务部不适合硬性分配法。其原因是: 强制分布法是假设组织中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整体呈正态分布,那么按照状态分 布的规律,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好、中、差的分布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中间的 员工应该最多,好的、差的是少数。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财务部门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工作绩效并不符合正态分布,员工业绩 之间的差距很小,不

9、具备推行强制分布法的前提。(2)该方法的优缺点 可以避免考评者过分严厉或过分宽容的情况发生,克服平均主义。 适用的范围有限,如果员工的能力呈偏态分布,该方法就不适合了。 只能把员工分为有限的几种类别,难以具体比较每个员工的绩效差距。 不能为诊断组织与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五、当项目经理老郭把最后12张绩效评价表格放在一边时,他想:“现在,最终完成了。” 对老郭来说,这是十分繁忙的一周,他负责管理某高速公路的一组养路工。几天前,市长 途径老郭的管区时,向该地区的总监抱怨说几条高速公路都需要维修。于是,总监分配给 老郭管理的养路工一个不寻常的任务。本周老郭接到人事办公室的一个电话

10、,称他的绩效 评价工作已经有些延误了。老郭解释了他的困境,但人事专员坚持必须立即完成评价表。 老郭又浏览了一遍绩效评价表,准备对所属的工人进行评价。该绩效评价表格中表明了工 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合作态度等考评项目。每一项目将工人评为杰出、良好、一般、一般 偏下或较差。由于老郭管理的养路工在本周已超额完成了工作,所以他将每位工人的工作 量项目都记为“杰出”。小李对老郭的一个决定提出过异议,老郭决定修补一处路上的破损, 而小李认为这一小段路面应当被起掉重新铺,他给小李在合作态度方面记为“一般”。但老 郭在表格的评价栏中没有记录这一点,事实上,他在其他上的表现上也没有做出评论。每当老郭想起小梁就有一种

11、负罪感。他知道小梁表现不好,但他又觉得如果小梁发现 他的分数比其他工人都低,将会很难过。因而,他为了避免面临尴尬,便给小梁记了同样 的分数。老郭想:“无论如何,这些事情都很头痛,而我真的不应该使他们烦忧”。当老郭把绩效评价表格叠起来,并将它们放入信封里准备发出时,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很高兴已经完成了绩效评价任务。(1)、在老郭的绩效评价中,你看出什么缺陷?(2) 、你对老郭的绩效评价有哪些建议?(1) 、老郭的绩效评价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团队绩效的高低不能做为衡量个人绩效的依据; 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对于自己的评价没有及时收集证据资料(2) 、将考核中的各类项目及标准制订出来;平时做好各类绩效

12、及表现数据的收集工作; 为了增加考评的公正性,可以加多同事考评和自我考评;对老郭进行培训六、某著名的跨国公司,在世界66个国家拥有233000名员工和340多个办事机构,其业 务范围包括电子、机械、航空、通讯、商业、化学、金融和汽车等领域。该公司在中国各 地投资兴建了几十家生产和销售公司,由于各个公司运营时间都不长,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还不完善,因此在绩效考核中采用了设计和实施相对都比较简单的强制分布评价方法。生 产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每个月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考核的结果对员工的奖金分配和日后的 晋升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家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很快就发现这种绩效考核方法存在着很 多的问题,但是又无法确定

13、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于是他们请了北京一家咨询 公司对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系统进行诊断和改进。咨询公司的调查人员在实验性的调查中发现,该企业在中国的各个分公司都要求在员 工的绩效考核中将员工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A代表最高水平,E则代表最低水平。按 照规定,每次绩效考核中要保证员工总体的4%-5%得到A等评价,20%的员工得到B等 评价,4%-5%得到D等或E等评价,余下的大多数员工得到C等评价。员工绩效考核的 依据是工作态度占30%,绩效占40%-50%,遵纪守法和其他方面的权重占20%-30%。被 调查的员工认为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轮流坐庄的现象,并受员工与负责评价工作的主管 的人际

14、关系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与员工的工作绩效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对他们来说, 绩效考核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不太强烈。而且,评价的对象强调员工个人,而不 考虑各个部门之间绩效的差别。因此在一个整体绩效一般的部门工作,即使工作能力一般 的员工也可以得到比较高的评价(A或者B),而在一个整体绩效好的部门,即使员工工作 非常努力,也很难得到A或者B。员工还指出,他们认为绩效考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不仅是因为考核结果将影响到自己的奖金数量,更主要的是员工需要得到一个对自己工 作成绩客观公正的评价。员工认为绩效评价的标准比较模糊、不明确,在销售公司中,销 售人员的抱怨是自己的销售绩效不理想在很多情

15、况下都是由于市场不景气、自己所负责销 售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高造成的,这些因素都是自己通过努力无法克服的,但是, 在评价中却被评为C甚至D,所以觉得日前这种绩效考核方法很不合理。问题:请针对该案例并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经验与体会说明该公司绩效考评存在什么问题及如何对方案进行修改?该公司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绩效评价受员工与负责评价工作的主管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与员工的工作绩 效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对他们来说,绩效考核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不太强烈;2)评价的对象强调员工个人,而不考虑各个部门之间绩效的差别。因此在一个整体绩效一 般的部门工作,即便工作能力一般的员工也可以得到比较高的评价(A或者B),而在一个整 体绩效好的部门即使员工工作非常努力,也很难得到A或者B;3)员工认为绩效评价的标准比较模糊、不明确。4)没有针对不同部门分别设定考核标准具体改进方法:1)首先改进强制分布法2)不同部门设计不同考评方案3)考评中要注意公正性,加强对主管人员公正性的监督七、小王在一家私营公司做基层主管已经有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