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参考资料超的爱国情怀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7187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启参考资料超的爱国情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梁启参考资料超的爱国情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梁启参考资料超的爱国情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梁启参考资料超的爱国情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启参考资料超的爱国情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启超的爱国情怀英国哲学家密尔顿 ( John Milton )在其 1644 年发表的论教育(Tractate ofEducation)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 livingto be brave men and worthy patriots)。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呢?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首位提出“爱国”概念的人 ,也是首位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人。 因此,关于这个问题, 了解一百多年前这位爱国先驱对“爱国”的看法,很有启发。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原则: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二、端正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三、爱国必须先兴民

2、权。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梁启超在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阐释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差异。他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事务所之总办也。国家如一村市,朝廷则村市之会馆;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会馆之值理也。两者性质不同,而其大小轻重自不可相越。故法王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也 一语,至今以为大逆不道,欧美五尺童子闻之莫不唾焉。 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 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 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在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旁, 毛泽东批了一段话: “正式而成立者, 立宪之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 君主为人民所推戴。 不以

3、正式而成立者, 专制之国家也,法令由君主所制定, 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 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 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所以,梁启超说:“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与国既异物。”他认为,人们把“朝廷”当作“国家”,实在是一大历史性错误, 因为“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产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朝廷云者,不过偶然一时为国中巨擘之巨世云尔。有国家而后有朝廷, 国家能变置前朝廷, 朝廷不能吐纳国 中

4、国古有“忠君爱国”的说法,但这种“爱国”思想迥异于近代爱国观,它不过是梁启超批评的“爱朝廷”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所以现代“爱国”概念的源起,学界一致认为始于梁启超。见韶山纪念馆里,保存了一本毛泽东读新民丛报(第四号)时的批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1家。”国家与朝廷,显然是两个性质不同的不可混淆的概念。梁启超此说的重要性在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国家与朝廷分开,得出“爱国”不等同“爱朝廷”的重要观点。从现代政治学看, 这段文字包含三个重要思想:1政党执政要看它是否具有合法性(原文:“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2爱国不同于爱党。由丧失合法性的统治者来定

5、义谁爱国、谁不爱国是很荒谬的。3批评执政党正是为了爱国(原文:“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把批评、监督执政党视为“不爱国”、 “逢中必反”甚至“反华”的异类,是愚昧或心虚的表现。对比有些人的做法,梁启超的言论可以说是当头棒喝。二、要端正人民和国家的关系常常有人说:没有国,焉有家?强调“国”在“家”之前。但是,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说:“呜呼!不有民,何有国?”从而摆正了国和人民的关系。为什么必须摆正这个关系呢?梁启超说:“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 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 故民权兴则国权立, 民权灭则国权亡 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他直言,“爱国”乃源自

6、“自爱”。 他说:“以国为己之国, 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夫爱国云者,质言之自爱而已。 ” 正因为“爱国”是出于“自爱”, 所以人民有权对腐败的执政党进行严厉的批评、监督、更换、乃至推翻,这是梁启超“爱国论”一个重要思想。 他说:“然则救危亡求进步之道将奈何?曰:必取数千年横暴混浊之政体,破碎而齑粉之,使数千万如虎如狼如蝗如蝻如蜮如蛆之官吏,失其社鼠城狐之凭借, 然后能涤荡肠胃以上于进步之途也; 必取数千年腐败柔媚之学说,廓清而辞辟之, 使数百万如蠹鱼如鹦鹉如水母如畜犬之学子,毋得摇笔弄舌,舞文嚼字,为民贼之后援,然后能一新耳目以行进步之实也。而其所以达此目的

7、之方法有二:一曰无血之破坏,二曰有血之破坏。无血之破坏者,如日本之类是也;有血之破坏者,如法国之类是也。中国如能为无血之破坏乎?吾馨香而祝之。中国如不得不为有血之破梁启超:爱国论。梁启超:爱国论。2坏乎?吾衰绖而哀之。虽然,哀则哀矣,然欲使吾于此二者之外,而别求一可以救国之途,吾苦无以为对也。 呜呼!吾中国而果能行第一义也, 则今日其行之矣,而竟不能,则吾所谓第二义者遂终不可免。呜呼!吾又安忍言哉!呜呼!吾又安忍不言哉!” 大家都不想流血革命, 但实在不行时, 通过流血革命推翻腐败的政权, 恰恰是爱国人士义无反顾的责任, 而不是大逆不道。 对比之下, 有人动辄以“颠覆政权”、“危害国家安全”为

8、由拘捕关押政治异见人士,是不符合爱国之要求的。三、爱国必须先兴民权梁启超说:“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 所以,他说:“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 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 是之谓自弃其身。 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这就是说,兴民权亦即政治民主化,乃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关键一环。离开政治民主化,中国就无从近代化。梁启超的民权何所指?很明显是指自由、民主、人权。他说:“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无往而不适用者也。”“于戏,璀璨者,自由之花!于戏,庄严哉,自由之神!”“不自由,毋宁死 ,斯语也,实十八九两世纪中欧美诸国民所以立国之本源也。”“自由、民主者,世界上最神圣荣贵之政体也。”梁启超认为,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有其普世性。他说:“民权、自由之义,放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梁启超强调,民主自由这些普世价值,既非西方的专利,中国亦无从逃避,他说:“民权不必待数千年之起点明矣。盖地球之运,将入太平,固非泰西之所专,亦非震旦之所得避。吾知不及百年,将五洲而悉唯之从,而吾中国亦未必能独立而不变。”梁启超:论进步(一名论中国群治不进之原因)。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后序 。梁启超:爱国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