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3716619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谈歌唱二小放牛郎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首叙事诗,同时也是一首歌词。歌词颂扬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壮举。由于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要使学生真切感知、深入领悟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精神,必须通过听唱、观察、朗读、想象等手段,把学生带进一个悲壮的感情世界,在多种感官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听唱歌曲,整体感知板书课题之后即可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让哀婉动人的歌声拨动学生的心弦,先作感情的铺垫,而后自由朗读课文,便有了整体感知时

2、代氛围和英雄行为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指名朗读第一节,而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放牛的王二小哪儿去了?组织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学生如能从字里行间感悟到牛儿还在、英雄已逝的悲壮结局,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和创造。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从来就离不开学习语言文字所产生的顿悟。二、图文结合,想象补充知英雄事迹,颂英雄精神,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在具体教学中,应通过观图、读文、想象来实现。从第一节学生已知王二小放的牛还在山坡吃草,可他却已牺牲在血染的山冈,永远离开他心爱的牛儿了。那么,二小是怎样牺牲的呢?让学生读第二节,看插图,展开想象:九月十六那天早上,当敌人来扫荡的时候,二小在做什么?这是

3、课文所没有写明的,作者故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感悟。只要仔细观察一下第二幅插图,学生就会开启思维的闸门,创造性地想象出王二小的行动、语言和内心活动,从其动作想象到二小正在山坡一边放牛,一边放哨,从其专注的神情,想象到二小对敌人充满高度的警惕,对乡亲怀有深深的爱。这种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文字符号中间的艺术空白转化为立体表象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在朗读第三节时,可继续启发学生想象:如果敌人从山口走进山沟,将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后方机关和几千老乡就会遭殃)敌人抓住二小叫他带路时,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合朗读,观察插图二,学生从他的神情中如能读出他内心的镇静、沉着,读出他表面上假装顺从,实际

4、上却有主张的聪明和智慧,便又是一重大发现和再创。三、朗读背诵,体验高峰语文学科的目标在于创造,创造学生精神世界未有的东西。而这惟有通过学生个体的切身体验才能获得。四、五两节是情节和感情发展的高潮,也是最震撼人心的时刻。如何让学生体验感情高峰?惟有朗读和背诵。可以是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结合;可以是教师范背在前,学生仿背在后。个别读:王二小带路走在前面,把敌人领进我们的埋伏圈。集体读: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声。个别读:敌人才知道受了骗。老师用悲怆的语调读: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学生用高昂愤怒的语调读八路军复仇杀敌的句子,形成一股排山倒海之势,尽情倾泻着悲愤之情,感情体验达到高峰,同时,一种新的情愫便在学生的内心世界潜滋暗长。最后一节是尾声,要读得舒缓、沉重、深情,可采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老师范背、学生试背的方法,以体会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