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71005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为规范我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处置与报告,根据_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八条、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四条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制度。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公司部门负责及时报告城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二、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上死亡,或者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上_人以下死亡,或者_人以上_人以下重伤,或者_万元以

2、上_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上_人以下死亡,或者_人以上_人以下重伤,或者_万元以上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_人以下死亡,或者_人以下重伤,或者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_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四、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_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

3、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青岛_有限公司(盖章)年月日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二)为确保企业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生产发展,及时掌握事故发生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和杜绝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一、职业危害事故的等级划分:根据职业危害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对生产造成的影响将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_人以下的;重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_人以上_人以下或者死亡_人以下的,或者发生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_人以下的;特大事故。发生急性职业病_人以上

4、或者死亡_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_人以上的。二、职业危害事故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设备损失,原材料损失,成品、半成品损失,设备维护费用。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造成的停产、减产而带来的经济损失,用于事故抢救、恢复生产等与事故有关的各种费用。三、职业危害事故报告程序职业危害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以最快捷的方法向领导或调度报告,而后逐级上报。对重大事故,企业要立即将事故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初步原因、伤亡、经济损失等)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事态仍在继续,要随时报告。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基层单位,要按规

5、定填写事故报告送主管部门车间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一般类型的,需在七十二小时内提出书面报告,如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需在五日内,提出书面报告。四、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处理过程中,在不影响抢救事故的原则下,尽量保持现场原状,未经领导许可,不许乱动。(一)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要尽快采取措施,设法排除,并及时通知上级部门。(二)轻微职业危害事故由工段长_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三)职业危害事故由车间主任_本单位人员和有关科室人员_分析。(四)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由总工程师和分管事故的有关管理科室_分析。(五)重大恶性职业危害事故由厂长和总工程师_分析,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派人参加。(六)职业危害事

6、故发生后,事故调查处理人员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七)职业危害事故查清之后要召开大会,让群众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八)于抢救事故和防止职业危害事故扩大而迅速恢复生产做出成绩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五、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理(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追究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责任:由于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由于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或积极采取措施,因而未能避免职业危害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事故损失更大的。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擅自启动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二)有下列

7、情况之一的,对有关人员从严处罚: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在职业危害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推卸责任甚至稼祸于人的。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后,由于抢救不积极或不尽力造成职业危害事故损失更大的。发生职业危害事故后,不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违反本制度规定程序,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三)发生下列事故应追究各级有关领导的责任:因没有经过教育和培训就上岗操作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缺乏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用具不齐全不清楚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设备严重失修、超负荷运行、对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不采取措施和修复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对职业危害事故熟视无睹,不认真采取措施和对职工违章作业制止措施无力,重复发生同类事故的。违章指挥、强令和擅自冒险操作而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四)对职业危害事故责任人的处罚标准:轻微职业危害事故对事故直接责任人经济处罚50_元;一般职业危害事故经济处罚事故直接责任人200_元;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经济处罚事故直接责任人500-_元,并予以记过、留厂察看直至开除。_有限公司(盖章)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