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3709855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实验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宝山区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二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 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2、 ,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3、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过零丁洋)4、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5、 , ,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 , ,尽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二)古诗词理解(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2、。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7、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B、颔联中有诗人对岁月、世事的感慨。 C、“历历”、“萋萋”采用了迭词来写江上美景。D、黄鹤楼是一首七言绝句。 8、诗人面对“黄鹤楼”,抒发了 之情。(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登泰山记(节选)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

3、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9、选文作者为 ,他是清代 派古文家。(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描绘的是泰山夕照图,第二段描绘的是泰山日出图。 B、第二段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相照应。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由高向低俯视,“绛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日出美景。 D、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雄伟、壮丽的日出景象。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斗牛与飞雁苏轼 有藏戴嵩“斗牛”者,以锦囊系肘自随,出于

4、客观。旁有牧童曰:“斗牛力在前,尾入两股间,今画斗而尾掉,何也?”黄荃画“飞雁”,头足皆展。或曰:“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展者。”验之,信然。【注释】戴嵩,又作戴松,唐代名画家。斗牛:戴松所画的斗牛图。黄荃:唐末宫廷画师,擅长花鸟画。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尾入两股间( ) (2)信然( )1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3分)飞鸟缩头则展足,缩足则展头,无两展者 14、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黄荃与戴嵩都是著名画家,与作者是同一时代的人。B、藏“斗牛”图者将“斗牛”图带在身边,是怕图画丢失。C、牧童认为“斗牛”图与真实情况不符,所以发出“何也

5、”的疑问。D、“信然”一词,是作者赞叹黄荃的“飞雁”图画得十分逼真。15、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分)二、现代文阅读(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世博会与跨文化交流有人说,世博会是一个平台,这话不无道理。诚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世博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平台。如果国际社会看到的世博会东道国是谦虚的、讲礼仪的、懂规则的,那么中国崛起得到的理解就会多些,遇到的阻力就会少些。如今的上海大大小小的街道两旁,“微笑迎世博”之类的标语屡见不鲜,这既是上海人民对世博的一种期盼,也是上海人民对世博的一种态度。世博会还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速成班”。在全球化时代,国际交流很

6、重要,换位思考很重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所以可以和平相处,就在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时,加拿大不少官员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中的不少人感慨道,是世博会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是世博会把他们引上了从事跨文化的对话交流工作;1970年大阪世博会时,香港企业家伍淑清在世博园区的中餐馆送餐。她利用这个机会看遍了各种展馆,与各国工作人员聊天。她感叹,过去以为自己很了解世界,世博会后发现各个展馆展示的文明千差万别。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时,一位中国学者的夫人在馆内当了六个月的志愿者,她感受到的是,看到各国人民可以相互平等交流,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大同是完全可能的。世博会这个跨文

7、化的交流平台,无疑会培养出许多“世界公民”。当然,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本届世博会是中国社会大规模、长时间、零距离与国际社会对接的一次历史机遇。192个参展国,50个国际组织,国内还有31个省市齐集亮相,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设境外每个参展国(组织)有50个办博工作人员;假设每个参展国(组织)接待自己国家参观者50批,每批20人算一下就知道有多少来宾了。再加上每个国家都有一个馆日,到时候不但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要来,各界政要、名流、媒体都要来。可以想象一下,世博会期间,上海的大街小巷充满各种肤色、各种语言,那将是一道多么亮丽的跨文化对话的风景线!另外,奥运会再精彩,两个星期结束;世界杯再激烈,一

8、个月左右也差不多了 而历史上大多数的世博会持续时间会达数月。上海世博会是184天,半年多的时间啊,哪一样世界级的盛事会如此呢?由此,世博会将会为我们搭建一个平台,一个跨文化对话的交流平台。【相关链接】此外,世博会的参与方式也不同。对于更多数的人而言,他们可以直接参与,还可以互动体验,与参展方进行自由交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交流。16、第段中“ ”处除了可以用逗号之外,还能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2分)17、对第段作者列举三个事例目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3分)A、用具体事例告诉我们世博会是一个“世界公民速成班”。B、用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各国人民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和包容。C、用具体事例告诉我们

9、大家都要争取当志愿者。D、用具体事例告诉我们世博会培养了不少“世界公民”。18、“【相关链接】”的内容应该在第 段(填入段首序号)结尾处,理由是 (3分)19、本文作者的论点是 ;围绕论点,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 (2) (3) (8分)20、本文除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之外,作者主要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谈谈这些表达方式(除“议论”外)的作用。(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一个夜晚的赌注因抢劫未遂而入狱的他终于刑满释放。从监狱出来已经好几个星期了,他还是没有找到工作。这天,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时,他无意间看到了他的中学同学蚊子如今是这个建筑工

10、地的小包工头,他被收留了下来当搬运工。“先干着吧,等以后有了好去处再说。”蚊子说。之前他其实和蚊子并不熟络,如今总算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他心里感激蚊子,心想等回头有了工钱,一定要请蚊子去饭馆里好好吃一顿。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蚊子拿了5000块钱回来,说是老板拖欠自己的工资,要了半年才要回来。天太晚了,已经没有回去的班车了,晚上就在他的棚子里将就一 (xi)。蚊子还弄了花生米、香肠和几瓶啤酒,两个人边喝边聊。蚊子有些不胜酒力,喝了两瓶就有些摇摇晃晃了。他的心里就有了坏念头,那藏在心底的“恶”又蠢蠢欲动起来,并且似乎快要难以遏制地爆发了。他不时地盯着蚊子装钱的小包,他现在太需要钱了,他想如果现在下手

11、,蚊子没有防备,会很容易得手的。他又给蚊子开了瓶酒,他想让她醉得彻底一些。蚊子果然又喝了一大口。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蚊子随后竟然把装着5000块现金的小包塞到了他的怀里,对他说:“替我拿着吧,我要去睡了” “天赐良机!”他这样想着。抱着那装有5000块现金的鼓鼓囊囊的小包,他的心呯呯地跳,仿佛要从嗓子眼跳出来5000块钱啊,他得做好几个月呢!况且正好天已经全黑,转眼之间可以逃之夭夭了。他试着起身开门,蚊子没有反应,依然鼾声如雷,睡得正香。他很快融入了夜色里,却忽然停住了脚步,心底的“恶”有些退缩了。这几个星期以来,他受尽了人们的白眼,没有一个人信任他,几乎所有的人看到他那落魄的样子都拒绝他,排斥

12、他只有蚊子帮了他一把。非但如此,蚊子对他毫无防范之心,竟然把自己讨来的这么一大笔工资欠薪交给他。如果自己真的拿走了这5000块钱,无异于在信任自己的人身上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啊!想到这里,他折回身,重新回到棚子里,躺在蚊子的身边。蚊子鼾声依旧。他闭上眼,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从来没有哪个夜晚让他觉得黑夜是如此漫长,而渴望天亮的感觉又是如此强烈!他终究没有拿走那5000块钱。早上把小包递给蚊子的时候,他的心底感到分外轻松。不过,因为一夜没有合眼,他的眼睛有些红红的。蚊子说问他怎么了,他撒谎说怕钱丢了,没敢合眼。蚊子忙说,对不起啊,害你遭罪了。时光一晃而过。10年后,他从白手起家到腰缠万贯,他的经历可谓

13、传奇。如今的他心里总是很轻松。与人交流起他的成功经验时,他从不避讳自己曾经阴暗的心路历程特别是那个让他辗转反侧的夜晚。那个夜晚,他因为被人信任获得了做人的尊严,从而获得了努力经营自己人生的力量。他感激那个人,他会一辈子记住他的名字朱德文。“朱德文!”我捧着报纸对父亲喊道,“难道他要感谢的人就是你吗?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起过这件事啊!快说说,当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父亲微笑着点点头说:“我根本没有他说的那么好,你知道我当时的真实想法吗?其实那个晚上我也一样辗转反侧啊!”顿了顿,父亲又说:“事实证明,我赢了。”继而他又纠正道:“不,应该说,那一晚没有输家,我们两个都赢了。”是的,那一晚,他们两个人

14、都赢了。21、(1)根据第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将就一 (xi)(2分)(2)第段加点词“坏念头”指的是 (2分)22、第段中画线句“他的心呯呯地跳,仿佛要从嗓子眼跳出来”运用了 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_ 23、第段、第段两次提到他“轻松”,其根本原因各不相同:第段“轻松”的根本原因是 ;第段“轻松”的根本原因是 (4分)24、第段内容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作用?(4分)(1) (2) 25、对文章结尾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一个人赢得了考验的成果;另一个人赢得了未来新的人生 B、生命如此珍贵,两个人都赢得了生命。C、蚊子保住了5000块钱,他则赢得了别人的信任。D、两个人在一场心理较量中都收获了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