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705952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本套资源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小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DOC版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1、古诗二首教学要求:1、感知诗歌的韵律;感悟其中的哲理。2、读古诗,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学会新词新字,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

2、 第一课时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教师借机板题:时间 二、引导学生观察图,激发学生兴趣 1、仔细观察书中插图,讨论问题:(1)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2)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边看边说,要求自言自语。 3、组织在班内交流后,切入到学习主题:长歌行的理解及背诵、认字、识词(提出学习任务)。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请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试着读一读,要读准音。 2、划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少、努、徒、伤悲 3、范读课文,请学生自己验证。 4、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1)个人

3、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3、教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有语气)。 4、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词语:复西归、少壮、老大、徒、伤悲 5、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6、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五、走进诗歌,品味哲理。1、请你把诗句与意思连起来。 百川东到海 (1)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 (2)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 (3)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

4、悲。 (4)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六、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少壮、老大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七、回顾插图,说演结合 1、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老爷爷将会对小孙子说些什么?小孙子又是怎样回答的? 2、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合作自由表演。 八、识字教学 1、在诗句中学词,在词中识字,出示词条: 长歌行、百川、何时、复西归、少壮、努力、伤悲、徒、海 2、学生读词,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1)通过分析字形记;(2)扩词记;(3)

5、说话记;(4)换偏旁或取偏旁记;(5)看拼音记。 3、组织学生班内交流识字方法。 4、描一描、写一写。注意让学生写好“悲”字的“心”字底。 九、学习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十、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十一、作业:背诵长歌行板书设计: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指名背诵长歌行(按诗题、诗人、诗句这个顺序背诵)二、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1听范读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6、诗句。3检查预习 缘庐峰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三、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1知诗人,解诗题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6)指名说全诗意思3想意境,悟诗情(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