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70571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教师心态与课堂高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师的阳光心态对课堂教育的影响江苏省 海门市 城北初级中学 黄向群摘要:学生的一句话引发我的思考:教师用什么带给学生成长的快乐和学习的快乐?是让学生多做题考个好分数吗?不是。教师应该以一种年轻的、活泼的心态靠近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快乐体验。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教师的阳光心态对课堂教育的积极意义,二教师心态的现状及对课堂教育的影响,三教师职业心态的调适。关键词:教师 阳光心态 影响 学生 调适正文:我刚参加工作那年,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带着一股青春的朝气走进了初中语文的课堂,尽管那时思想还不够成熟,处事还比较幼稚,说话还欠练达,但我以我的热情和激情赢得了同学们的喜

2、爱。那时我的学生天天围着我转,办公室里进进出出的,是他们为学习上的事来找我;我的宿舍里传出的欢声笑语,是一群女生和在我聊天。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又送走了一届初三毕业生,虽然不错的中考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但我心中已没有了喜悦,没有了激动。因为从学生送来的心愿瓶中读到了这样一张纸条:“黄老师,你的语文课虽然让我昏昏欲睡,但我敬佩你的认真、负责、严格,我要谢谢你!”这句话促使我反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他还能有什么提高?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原因是什么?责任在谁?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在于老师。学生依然是十四五岁的青春年少,而老师已经是银丝隐隐,表情严肃,体态雍肿,

3、伴随老师年岁的增长、教学经验的丰富,老师的思想观念也许显得过时,教学方法可能已经陈旧,教学手段缺少变化翻新,于是师生之间的鸿沟难免呈现。芳华已逝的老师怎能赢得孩子们的由衷喜爱?岁月无情,老师自然无法留住娇嫩的容颜,但老师可以让青春停驻心头,以一种年轻的、活泼的心态面对学生,靠近学生,让自己的课堂永远洋溢春天的气息。一、 教师的阳光心态对课堂教育的积极意义读者杂志上曾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运算后得出结论:HARDWORK(努力工作)、LUCK(好运)、KNOWLEDGE(知识)、ATTITUDE(心态)带给人的幸福指数分别为98%、47%、96%、100%。正是我们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能够使我们的

4、生活达到100%的圆满!一个人有年轻乐观的心态,他就会显得阳光,充满活力,从而产生向上的力量;相反,如果一个人心态悲观消极萎靡,那他就会显得阴郁沧桑顽固,人际关系就会紧张。所以,好的心态让你成功,坏的心态能毁掉你自己。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还能对学生群体产生良好作用,影响他们的未来,其意义特别深远。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初中学生,正处于从蒙童向青年转化的过渡时期,他们开始学着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身边的人物,并能产生独特的评判,可以说,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萌发阶段,如果一个初中老师心情经常不好,这种不好情绪就会像羊群

5、中的瘟疫一样在教室里传染,导致整个班级情绪低靡,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一位年轻美丽富有朝气的老师走入课堂,往往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进而使学生产生“亲其师”的冲动,并有“信其道”的行动。社会心理学家纽卡姆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实验表明交往双方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所以老师与学生交往,应努力克服与学生年龄上的差距,保持一颗永远活泼、年轻、开朗的心,寻找并发掘存在于师生间的更多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吸引力,让学生更乐意接近自己。当学生因此而萌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后,他们就更加愿意信任老师,体谅老师,听从老师。在老师与学生 “打成一片”的良好情境下,我

6、们的课堂才能营造和谐的氛围,闪耀智慧的火花,师生才能携手走入美妙的境界,达到共同提高,一起进步的目标。如学习文言文是令初中生感到十分头疼的事,传统的教法是读读背背、抠抠文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如何拉近学生与文言文本的距离,如何让学生紧跟着老师的脚步走入文本,就需要老师拿出办法,把文言文上出时代感,上出时尚味。老师不妨做一个“潮”老师,多化用初中生喜欢的网络语言,多引用生活中的新词汇,多提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如执教岳阳楼记,我来两句“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不是遭到了官二代的排挤”,“难道十八大总书记的报告让这些文人墨客也心旷神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来他们是深谙神马都

7、是浮云的智者啊”。上醉翁亭记,则调侃两句“看来,滁州的百姓真比我们幸福啊,他们在双休日还可以来个短途旅游,而我们的学生只能关在家里做作业”,“太守喝醉了,幸亏他是不需自己亲自驾车回去的”。这些有趣的潮语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老师的阳光心态能直接为课堂带来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冲突,冲突向哪个方向发展也完全取决于老师的心态。记得有一次我的课堂上突然响起了“刷,刷,刷”的磨刀声,师生们一齐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不爱听课的男生正在水泥地面上磨一把钢尺。我立即笑着说:“磨刀霍霍

8、向猪羊,小蔡家里今天是不是要来贵客,你准备杀猪宰羊的好好招待一下?要是这样,等会儿我也到你家去蹭一顿?”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小蔡也不好意思地收起了钢尺,翻开了书。学生的违纪行为非但没有激起师生间的矛盾,还为平静的课堂投进了一粒欢快的石子,激起了欢乐的笑声。二、 教师心态的现状及对课堂教育的影响说到教师的心态,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教育的现状。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只是“书”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十二三岁的孩子每天读书十几个小时,每个初中学生手中的教科书平均不少于20种,必须购买的教辅用书平均不少于20本。上至教育部,下至学校老师、父母学生,仿佛一切都是为考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是彻头彻尾的考

9、试管理,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德育成了学校摆在墙上给上级领导看的摆设,成了学生集会上的大篇空话。十几年的基础教育我们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高喊创新精神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多得一点分数。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心态是怎样的呢?2012年,人民网和现代教育报于教师节前联合推出“教师的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67%的教师在一天工作结束时,会感到疲惫不堪,近三成教师觉得虽然很累,但是很满足。影响教师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的原因,近五成是学生能否取得较好的成绩,18%的教师是源自对职业的热爱,提及对教师这份工作的感受,47%的人认为是一般或者喜欢,25%的人选择厌倦。这些调查数据比较真实地反映

10、了教师的教育心态。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考出好成绩,为考而教,哪有闲工夫去育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分析、重复批改、重复讲评,为的就是在考试中不要丢脸。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几乎全被消解,机械的课文分析统领了语文课堂,老师的一言堂不足为怪,高强度的重复劳动占据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工作的乏味与疲惫,要求的永无休止,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与标准化,导致教师职业心态的“平庸化”和“倦怠感”日渐严重。教师找不到职业的快乐和兴趣,面对教育过程的千姿百态,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老师的心灵已麻木,思想已固化,本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老师大多成了滥用教育权力,对受教育者肆意施加影响而不考虑其反应的老学究。而教师不良的职业心态让学

11、生吃尽了苦头。我们本应天真烂漫的十二三岁的孩子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初一初二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多达10个小时,初三学生更是加班加点,很多学生身体垮了,眼睛“瞎”了,心灵“废”了。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孩子发展兴趣,增强体魄,初识人生的重要时期,我们却让他们与社会脱离,与生活脱离,与实践脱离,学生在书山题海中退化了生活和活动的能力。我们无视孩子的精神需求,他们向往的事情不能想,他们的爱好被规定为只能是学习,好学生的定义变成了冰冷的数字,我们的学生渴死在精神追求的路上。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难道我们真的对目前的教育状况无能为力吗?在教育政策和学生幸福、教育理想和现实生活所构成的矛盾旋涡里,教师的职业公德在

12、哪里?老师是继续追求职业的虚荣还是职业的神圣?我们是不是应该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带给孩子们一丝成长的快乐?三、 教师职业心态的调适个体的教师也许不能改变教育的整体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改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为身边的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职业心态,让自己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活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师的职业特点一方面需要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充实学科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以一桶水的储量满足学生一杯水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教师保留一颗童心,珍存一点童真,保养一份童趣,永葆青春活力,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心理相容,真诚沟通,构建

13、师生之间的绿色交流通道。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敏锐的嗅觉,紧扣时代脉搏,不断破除经验主义和传统观念的藩篱,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及时掌握新潮技术,与学生的思想步伐、兴趣爱好保持一致;要放弃对个人虚名实利的追求,大胆培养学生的胆识与勇气,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内涵。教师要以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引领,让真、善、美的阳光通过课堂教学的天空,洒进学生青春的心田;让学生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更表现在思想观念的成熟、性情涵养的完善、为人处事能力的提高上。其次教师要宽容待人,塑造阳光心态。教师要学会化解压力、宽容对待、轻松处之的心理调适方法。我们要杜绝以“绝对化要求”希望所有的事情

14、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也不能“以偏概全”地评价别人和自己,更不能自己犯了一点小失误就“极度悲观”,把事情的后果无限夸大,从而陷入罪恶、自责、悲观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老师既要学会宽容自己,也要懂得理解宽容学生,能包容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自以为负责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对学生不要以强权压服,不要求全责备。十几岁的孩子,偶尔寻一点小刺激,求一点小快乐,犯点小错误是很正常的;有些学生天生不爱学习也是正常的,我们这个社会不要求百分之百都是读书人,社会总有分工,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各得其所,互相依赖,共同生存。只有这样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学生,老师才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才能善待学生。心态好,人生幸福指数就高;心态好,压力可以变动力;心态好,挫折也是进步之阶梯。一个积极、年轻、乐观的心态可以做出很多成绩,做到许多难以想象的事。有一种师德叫心态。教师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良好的心态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因素,确实也是他高尚师德的体现。缔造教师的阳光心态,营造课堂的轻松氛围,成就师生的快乐人生。作者:江苏省海门市城北初中 黄向群联系电话:13815230201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