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3692629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考试试卷 第一卷 选择题(20分)2) 基础知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3)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B) 寒噤(in) 锐不可当(dng) 杀戮(l)纳粹(su)C) 文绉绉(zu)涎水(yn) 救济(j)骇人听闻(hi)D) 濯清涟(lin)八分有奇(yu)男有分(fn)器皿(mng)E) 甚蕃(fn)德馨(xn)亵玩(xi)蹒跚(pnshn)2) 下列词语全对的一组是 ( )A) 脏物 缭绕 阻遏 纳碎 C、世外桃圆 惟吾得馨 落英缤纷B) 吊唁 狼籍 簌簌 交御 D、无人问津 赋闲 惶恐3)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F)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B、蹒跚

2、: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C、赋闲:失业在家。 D、决眦:决心裂开。4) 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5)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D)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新闻,新闻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E) 雨果,法国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F) 杜甫诗歌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所以

3、他的诗歌被成为“诗史”。D、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他是东晋著名的哲学家。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便要还家 B陶后鲜有闻 C、八分有奇 D、选贤与能8) 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 问今是何世 B、珠可历历数也C、货恶其弃于地也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8) 下列句子停顿无误的一项是( )D)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C、晋陶/渊明独爱菊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9)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可爱者盛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陶后鲜有闻(少) D、其两膝相比者(比较)11)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4、)B)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B、初极狭,才通人。译:起初洞口很狭小,仅容一个人通过C、故人不独亲其亲因此人们不只单单奉养自己的父母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读读金色的经书。 第二卷 非选择题(80分)2) 积累与运用(20分)3) 默写。(每空一分,共12分)4) 坐观垂钓者, 。5) 烽火连三月, 。6) 予独爱之 , 。7)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13) 长歌行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14) 写出关于战争的成语两个: 、 。15) 写出一句关于莲花的古诗句: , 。12、

5、仿写句子。(每空一分,共3分)我爱春天,爱她的莺歌燕舞,爱她的绿意盎然;我爱 , , 。14) 名著阅读。(共5分)请从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中任选一部填空。选择的作品名: (1分)作者: (1分)故事的主人公; (1分) 人物性格: (2分)三、阅读理解(3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请在上文横线上填写古文空缺的原句。(2分)2、这篇短文出自( ),作者是 。(2分)3、解释下列加

6、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有仙则名 ( ) 惟吾德馨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6、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3分)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 。 作者认为陋

7、室不陋的原因是: 。2) 现代文阅读。(15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

8、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而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

9、、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7、这则短文的作者是 ,文中的第段是这篇新闻的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 部分,交代了发电的 和 ,体现了新闻报道的 性。一则新闻,它的结构往往包括五个部分,即 、导语、 、 、 。(10分)8、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但可以穿插议论。本文从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2分)(1)_。(2)_。9、战争的场面虽然壮观,人们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也让我们为之动容,但是但是战争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伤害,请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3分) 4) 作文(30分)任选一题,自写作文。10

10、)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像老王和信客那样平凡的人,他们毫不起眼,可是他们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所以当我们认真去审视时,他们其实也很美。请你仔细想想,你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人曾让你驻足停留,被他们打动呢?如果有的话,请讲他们的故事写出来。要求: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卷面整洁,不少于四百字。 13) 台阶中的父亲和背影中的父亲都是平凡的,但是他们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与形象。你了解你的亲人或者朋友吗?了解他们对你的爱吗?请试着用你那灵动的笔写下你对他们想说的话吧! 请以“我的 ”(横线上可以填:爸爸,妈妈,哥哥,老师) 或者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下你的心声。要求:体裁不限,卷面整洁不少于四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