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地去解读教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689306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地去解读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幸福地去解读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幸福地去解读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幸福地去解读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幸福地去解读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地去解读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地去解读教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读教材,胸中有“度”丹阳市延陵中心小学 张琴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解读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打造高效课堂离不开课前对文本的精心解读。 (一)声音而非色彩解读教材,解读出教材的“准”度“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摘自黄果树瀑布)这是作者坐在瀑布底下的感受。“每个细胞

2、都充满了活力”的理解应该说是一个难点。一位老师出示这段话后,问学生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感受?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道:“感觉身边有许多乐器在奏鸣。”多妙的回答,处理好,就是课堂一大亮点!可是老师却未能及时抓住!老师这样启发学生:坐在下面就像在“圆形的乐池”里,乐池的四周是由什么围城的?教师出示投影,引导学生想象: 春天的时候乐池四周一片葱翠,那是绿色的乐池。 夏天的时候乐池四周葱翠中有繁花点缀。 秋天的时候乐池是金黄色的。 冬天的时候乐池是冰雪雕琢的! 乐池的顶是湛湛蓝天、悠悠白云。 一年四季,乐池中都飘散着大自然的气息,真美啊!语言优美,意境引人入胜。可是他不知道,这一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南辕

3、北辙。此处不是让学生去感受瀑布周围的景色优美,而是感受瀑布声响的大而美!其实,利用学生的回答,完全可以生成精彩!比如:“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奏鸣声?”-极富节奏感的架子鼓声,低沉的大提琴声,悠远的二胡声,清脆的琵琶声,刚劲有力的钢琴声,众多腰鼓的气势磅礴声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它们正在合奏一曲气壮山河的交响乐!这么多的乐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声浪!人被音乐声托起,音乐灌满了身体,直至每一个细胞!解读教材,必须以“准”为前提,否则,一切都是徒劳!(二)“拉、撑、护”,三字不简单解读教材,解读出教材的“深”度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摘自最

4、后的姿势) “拉、撑、护”无疑成了表现谭老师爱生如子、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教学此句,如何挖出这三字的深刻内涵,展现人物的高尚内心,成了我教学的思索。 “拉”,你觉得谭老师拉回了什么?有学生回答说是拉回了四个学生,更拉回了四个学生的命。是从强震的恶魔手中拉回四个学生的宝贵生命! “撑”呢?学生一时语塞。 如何引导?我灵机一动! 你能用“撑”组个词吗?学生答“撑伞”。我继续问:那么,你觉的谭老师撑起了一把怎样的伞?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 有的说:撑开了一把保护伞,一把保护学生的大伞。 有的说:撑开了一把生命伞,一把挽救学生的生命之伞。 有的说:撑开了一把爱的大伞,把对学生的爱全部幻化成了这一大伞。

5、 解读这一“撑“字,就将谭老师的内心世界展露出来。 我觉得很满意了。可是,巧的是,一次大集备,镇江教研室丁东全老师的话却让我陷入思索。 我佩服丁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我虽然也注意了“撑”字,但是我却未能前后联系:从“撑”在课桌上到“趴”在课桌上,你感受到了什么?既然将学生已经拉回了课桌底下,为什么还要“撑”在课桌上? 我所抓的“撑”,是仅限于一个点,将其挖深,体会人物!而丁老师的这个“撑”却注意了前后联系,做到了钻研文本,解读文本既有深度,亦有广度。 谭老师在危险面前,将学生拉到课桌底下,又同时用双手撑在课桌上,为何?谭老师是用自己的身体为学生构筑了一道人肉防线呀!读来,怎能不使人由衷敬佩?敬

6、佩他对学生的爱,敬佩他对学生的责任!这就是一个“撑”字所表现得震撼人的力量! 由双手“撑”在课桌上,到双臂“趴”在课桌上,又可以读出什么呢? 无疑,从“撑”到“趴”,我们知道谭老师已经牺牲了!但谭老师趴着的是身体,可他的精神却立体起来了,伟岸起来了,那是一种大公无私的爱,那是一种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一个“撑”字,内涵如此丰厚!真该好好地去看教材、读教材、研教材!(三)读懂“小草”!解读教材,解读出教材的“广”度想不到,不起眼的一篇单元练习中的短文,却为本单元“奋斗与生存”做了一个完美的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是佩服编者的匠心独运。以“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让

7、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学生能感受到小草种子的坚定信念,感受到阳光,春雨,雨露,岩石等外界的帮助。我又追问:读着小草,你想到了本单元的谁?曹文强说:我想到了鲁滨逊。从岩缝里长出来的这棵小草我觉得它与鲁滨逊的经历是一样的。鲁滨逊被海浪卷上了一座小岛,荒无人烟;小草的种子是落到了贫瘠的岩缝里。生存的环境都是很残酷的,但是他们意志坚强,相信自己能存活下来。他们都很顽强!这种不被困难打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贡欧阳说:我想到了夏洛蒂三姐妹。夏洛蒂三姐妹克服了困难,由小草长成了大树,小草呢,由种子长成了一棵挺拔而结实的小草,他们都是逆境成才的典范! 周理说:我想到了霍金。霍金虽然身体瘫痪,不能说话,但是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感谢他所拥有的一切,有一颗感恩的心;小草呢,也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阳光,雨露,春风,岩石妈妈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更给我启示:钻研文本,真的要大视野,注意联系,体现广度。站在单元的角度上,站在本册课文的角度上,站在年段的角度上,解读文本,读出教材的广度!正确地解读,深度地解读,广泛地解读,在解读教材的路上,让我们思考着,收获着,幸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