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68601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方法少儿歌唱的发声与成人的发声训练是有区别的,尽管目的都是为了到达科学的、美妙的声音,但我们不能完完全全地用成人歌唱的发声方法训练儿童。正确指导儿童歌唱发声,使之遵循,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具有极为现实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意义。一、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听辨才能,因为歌唱艺术是一门控制艺术,学习歌唱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练习如何控制整个系统和寻找使用合理共鸣的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哼鸣练习:我们可以先通过哼鸣练习找到歌唱要求的高位置,哼唱是初步练习的最好的一种方法,根据每个孩子的哼唱特点来决定是开口哼鸣还

2、是闭口哼鸣。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常追求声音的亮堂而出现的挤卡现象比拟多,所以多用开口哼唱下颚、牙关更容易放松,喉和声带的负担也不大,而且开口哼到开口唱也很接近,也有助于喉咙的翻开。(2)翻开喉咙的轻声柔唱:在少儿和成人声乐学习中都很强调翻开喉咙的歌唱。翻开喉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腔开的有多大,人们常说“大哈欠”或“吸气”状态确实是帮助翻开喉咙的好方法。因为这种状态是翻开腔体、保持腔体稳定,获得共鸣的保证,孩子们也很容易承受,在训练中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声音效果,更重要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在发声练习或演唱歌曲时最好用柔和的起音,柔和的起音防止了过猛的冲击和肌肉的过分紧张,减轻了发声器官的负

3、担,柔和的声音也更容易得到更多的共鸣,这个阶段的孩子躲嗓子的情况比拟少,多是嗓子过度用劲,挤卡、喊叫。训练中要求呼吸深点、位置高点、音量小点、柔和点,有了气息、共鸣的声音就柔和地亮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声音就会有很大的进步。(3)求得气息支撑的歌唱: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对于初学声乐的少儿来说,太多的理论是理解不了的,如何让他们尽快地掌握歌唱的呼吸呢?我们可以给他们做一下示范,一个是他们如今的歌唱呼吸状态,另一个是歌唱要求的呼吸状态,比照就能看出:歌唱的呼吸肌肉有两种:一种是吸的肌肉,鼻嘴同时吸气,身体尤其是从两肋以下,腰周围甚至后背都有膨胀感;一种是呼的肌肉,呼气时不仅有这个

4、呼气肌群形成的向上向里的力,同时还有一种与之抗衡的,由吸气肌群形成的向下向外的力协同动作,呼气之中保持相应吸气的感觉。吸气之中保持相应呼气的感觉,就是形成人们所常说的“呼吸对抗”或“呼吸保持”。有这种呼与吸协调一致的肌肉感和力的关系的呼吸是具有支点的呼吸。得到了正确的呼吸支点,就可以得到有气息支持的声音。在哼鸣练习中就要求有这种气息支持力的声音,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把气吸到位,有节制地控制呼气才能,找到歌唱的支持点。因为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歌唱中的所有变化都是来自呼吸的支持。孩子们通过歌唱和发声练习来锻炼歌唱呼吸的这种才能。同时在歌

5、唱中也要特别强调有气息支撑。二、重视儿童自然声区的训练对少年儿童的声音训练必须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对他们的嗓音情况有充分地理解并因材施教。首先,练声曲的选择上要有目的性,不可千篇一律。旋律平稳,最初跨度不要超过五度,音域最好先在自然声区之内。在训练中,要求他们翻开喉咙的轻声柔唱,此时先不要强调音量,注意声音的连接、流畅、圆润统一。在自然声区就要求孩子有气息的支撑、有一定位置的去训练。自然声区打好根底后才可逐渐扩展音域,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此阶段的音域最好不要超过小字二组e²。练声曲的选择不要选择跨度大、跑动快的旋律,以免孩子控制不好而影响声音质量。其次,歌曲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原那

6、么上也是先选平稳、流畅的歌曲,歌曲的音域最好是控制在比他们的发声曲的最高音域低一个小二度的音域范围之内,在初学时孩子还掌握不了气息和共鸣位置的协调运用,所以不要选高音频繁出现和高音须保持时间很长的歌曲,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那么,切不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盲目地训练,以免损害孩子们娇嫩的发声器官,再次,对少儿声乐训练每次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一次不要超过40分钟,并在训练中途能有几次适当的停顿,缓解一下孩子的紧张和疲劳,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损害嗓子。三、维护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在少儿声乐学习中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点,要从理解孩子的思想出发,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

7、、愉快的学习环境,老师的言行,甚至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要用温和的语言、甜美的微笑和孩子沟通,可以先通过你生动的范唱,让他们觉得歌声的动听、音乐的美妙,从而对歌唱产生浓重的兴趣。在发声方法的学习中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和容易把握的详细手段,切莫语言表达晦涩难懂、如听天书,孩子们无所适从,紧张、拘束,这种心理不利于声乐学习。另外,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声方法的掌握也是逐渐建立和形成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多给予肯定,给他们自信,不要用刺激性的.话来刺激孩子,比方:你错了,你脑袋不好使呀,反响那么慢,真笨等等,这样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们对声乐学习失去自信心。孩子的学习进步是阶段

8、性的,练声曲和歌曲都要合适此阶段的程度,不要选才能不能胜任或勉强能唱的歌,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产生举步为艰、力不从心的感觉,把声乐学习看的高深莫测,对自己的才能产生疑心,学习的热情荡然无存,自信心逐渐消失。所以在少儿声乐教学中不可无视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成长、进步。四、注重培养孩子的歌唱表现力声乐是表演艺术,发声方法是歌唱表演的手段,而歌唱的最终目的是用美妙的声音把歌曲的内容、情感表达出来,单有一个美的声音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学生去理解音乐和歌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歌曲进展分析p 、讲解,让他们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表达、表达

9、歌曲的内涵的关键最终还是要在歌曲的演唱处理中表现出来,所以孩子“会唱”很重要。要教孩子学会注意声音变化的比照,如:力度的变化、音色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风格变化、情感变化等等,我们可以从详细的歌里理解这些变化,如:采蘑菇的小姑娘主题开场用mp、中速、保持音唱法、渐强。第九小节开场演唱力度要加强,最后4小节可渐强转强完毕全曲;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波里民歌,整首歌曲应注意掌握船歌的特点,前四句速度不要太快,可自由一些,声音要柔美而舒展,托出星夜宁静的意境。后四句在高音区上,以饱满亮堂的嗓音歌唱,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歌唱大自然的开朗豪放情感。另外,孩子们得意的肢体动作更能使歌曲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因此,注重学生歌唱的表现力,让学生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美中,对逐渐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思维才能、表现力及审美才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少儿是祖国的将来,在少儿声乐教学的这片土壤里,有待于更多的声乐工作者去探究去耕耘,不断地去完善声乐教学方法,这需要我们下一番苦功:学会耐心、学会发现、学会肯定,把一棵棵幼苗培育出鲜艳的花朵。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