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368276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中考语文四川省习题课件考点跟踪突破10 古诗词赏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考点跟踪突破10古诗词赏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2、。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解析】“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做了铺垫。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

3、一起涌动,感慨万千。(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2015河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2(2015河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3(2013襄阳)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

4、“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4(2013襄阳)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示例一:诗人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示例二: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2015海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_争_”字和“啄”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2015海南)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

5、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3(2014仙桃)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四)天净沙秋思(2013河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6、涯。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马致远(人名)。2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C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五)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2015潜江)全诗是围绕着“望(或:看、观、岳、山)”字来写的。2(2015潜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示例:表明了诗人要攀登

7、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或表明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决心。(意对即可)3(2015河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的景象。(六)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2015龙东)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破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情景交融。2(2015龙东)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3(2013黄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

8、“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七)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2014龙东)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2(2013曲靖)

9、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3(2013曲靖)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C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八)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2015孝感)本诗中间两联写诗人出蜀漫游途中的风景,景象雄浑壮阔;尾联则用拟人手法,生动而含

10、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家乡)的依恋之情,情感真挚动人。2(2015孝感)欣赏诗歌需要“置身诗境”,进行丰富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请依此描绘出“山随平野尽”这句诗的景象。示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随着小舟的前行逐渐展开,最后消失在广阔的原野。3(2014南宁)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

11、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九)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012铜仁)诗歌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2013锦州)对全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2、”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3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4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

13、”。所表达的感情为: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两句通过用典,表现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十)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B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

14、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2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或是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3(2014襄阳)试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十一)过零丁洋文天

15、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015柳州)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2(2015柳州)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史册,该联表达了作者的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示例: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3(2013南昌)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