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67940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5套专题试题【含答案】专题 1 :调控倦怠优化社交技能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职业倦怠 2 、晕轮效应 3 、 投射效应 4 、定型倾向 5 、同理心 二、填空:(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语言沟通技巧有:_ 、 _、_ 。 2 、教师需要与同事保持那两种关系:_ 、_ 。 3 、职业倦怠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_ 、_ 、_ 、 _。 4 、社交礼仪和风度包括:_ 、_ 、_ 。 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2 、人际交往中存在哪些效应? 3 、教师如何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2、系? 四、论述:(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获得好心情来调节职业倦怠。 2 、教师该如何处理与同事、学生和朋友家人的关系? 专题 1 :调控倦怠优化社交技能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职业倦怠 : 指从业者因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或深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而表现出的对所从事职业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晕轮效应 :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 , 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投射效应 : 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3、。 定型倾向 : 是指根据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按某个人的一些容易辨别的特征把他归属为某一类人,随后又把属于这类成员所共有的典型特征归属到他身上,并以此来知觉和判断他。 同理心 : 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 1. 幽默 赞美 感谢 2. 正确竞争 团队合作 3. 危害身体健康 危害情绪健康 危害工作表现 危害私人关系 4. 饱满的精神状态 诚恳的待人态度 洒脱的仪表礼节 三、简答 1. 答: 危害身体健康 表现: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身体虚弱,对疾病

4、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危害情绪健康 表现:持续的精神不振,情绪抑郁,对教学体验倦怠,情绪低落、易怒,内心时感空虚,自我评价低,丧失工作信心和热情,对他人容忍度降低,认为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和价值,对外界和未来过分担心忧虑,对前途悲观失望。 危害工作表现 表现: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

5、 危害私人关系 a. 倦怠教师选择掩耳盗铃的方法来逃避问题的存在 b. 倦怠教师把问题带回家,把这些忧愁和麻烦、压力加诸于家人和朋友身上 2. 答 : 最初印象 晕轮效应 定型倾向 先入为主 投射作用 情绪效应 3. 答 : 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尊重学生,保护人格,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不断学习,建立一种互促互进的师生关系。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积极关注、赏识和赞美学生 四、论述题 1 、 音乐唤醒 床上伸展操 为自己做顿早餐 洗个舒缓浴 尝尝自己做的点心 掸掸灰,吸吸尘 远离电视 出门遛遛

6、 买件礼物送自己 静下心来看本书 2 、(一)调控师生关系 1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提高自身素质,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2) 尊重学生,保护人格,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3)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4) 不断学习,建立一种互促互进的师生关系。 (5) 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6) 积极关注、赏识和赞美学生 2 调节训练之 “ 赞美纸条 ” (二)调控同事关系 1 正确竞争: 教师必须具备竞争能力,否则就不能发展,个人不能发展,学校不能发展,整个教育事业也不能发展。 2 团队合作: 虽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职责

7、和任务 , 但教育工作不是孤立进行的 , 他 ( 或她 ) 必须与其他教师合作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专题 2 :调控倦怠学会管理压力 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1 、人本取向 2 、博通取向 3 、换位思考认同法 4 、三维归因 二、填空:(每题 5 分,共 20 分)1 、 社会对教师有八种取向的角色期待: 人本取向、_ 、 反思取向 学术取向、_ 、 _、_ 、博通取向。 2 、教师用来缓解考试压力的自然“镇静剂”包括: 愉快地笑、_ 、 做深呼吸、_ 、_ 、欣赏音乐。 3 、 教师进行三维归因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维度:_ 、_ 、_ 。 4 、 教师运用音乐来缓

8、解自我发展压力是在哪几种心理状态下: 缺乏自信、 _、_ 、 _、_ 、 疲乏困倦、抑郁寡欢。 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简述理想教师的特征。 2 、简述“愤怒日记”及其使用。 3 、简述自信自主激励法。 四、论述:(每题 15 分,共 30 分)1 、论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会造成教师的职业压力。 2 、论述教师所背负的各种压力及其来源和危害。 答案 一、名词解释1 、 人本取向:教师被期待为一个拥有个性,且致力于自我实现的人。 2 、 博通取向:教师被期望为一个具有广博知识基础的通才,或有教养的全人。 3 、 换位思考认同法: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例如,当

9、你遇到认为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4 、 三维归因理论:从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这三个纬度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区别性指个人对同一情境中的其他对象是否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一贯性指行为者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情境下是否也发生这种行为,即该行为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一致性指个人的行为是否与在同一情境下他人的行为一致。二、填空 1、 师范取向 实践取向 社会取向 技术取向 2、 愉快地笑 洗温水澡 外出散步 3. 区别性 一致性 一贯性 4 紧张不安 急躁渴望 疲乏困倦 消极厌世 三、简答题 1. 答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有人本的胸怀与爱心,在行为规范方面能

10、成为学生的模范与表率,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对于所任教的科目有专精的学科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优良的教学技能,能运用教育的力量来改变学校与社会中各种不公平的现象,能经常反思检讨自己的教育行动与教育内容。 2. 答: 愤怒日记是一个结构性的问卷,老师需要根据实际遇到的学生不良行为刺激对它进行填写。老师需要回答有关愤怒在何时何地发生,为什么事情而发怒,愤怒的程度,什么人引起了你的愤怒,你做了些什么,你又是怎么处理的,等等。老师在每次遇到学生挑衅刺激后都要填写一张表格,以记录你是否以适当的态度处理这种情况。愤怒日记的好处在于他提供了遇到真实的挑衅刺激时所反映的准确情况,它有助于老师了解是什么事情让自

11、己发怒,以及他们处理自己愤怒的情况如何,对以后处理类似的事件起到了借鉴作用。老师在做这个训练时,可以自己单独做,也可以几个同事一起做,共同解决来自学生方面的压力。 3. 答 : 自信自主激励法 ,即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知道你所遇到的问题、压力和挫折别人同样也会遇到,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因此,别人能正视并勇敢面对的事,你如果想做,通过努力你也能做到。就算你没有成功,至少可以一搏,以防后悔。关键在于:机会对人是均等的,只有在准备中等待机会,才能善于抓住机会。所以,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自我控制情绪、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并有效地展示自己的优势,走

12、出属于自己的路。 第二,得与失贯穿于人一生之中循环往复,关键在于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如果你能把困难和压力视为成功的前兆,使逆境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将危机当作机遇的起点,那么,你就能积极看待人生的苦恼。 第三,你所承担的任务或你正在从事的工作,在你的心目中一定是最重要的。因此,千万不要与现实的工作和生活对抗,而是尽力保持平静的心情。 四、论述1. 答: (1) 社会对教师的八种角色期待人本取向 师范取向 反思取向 学术取向 实践取向 社会取向 技术取向 博通取向 (2) 教师职业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这么高,而且复杂多样。教师不但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

13、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误解甚至是不理解,一些教师难免会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理想产生怀疑,常常有种“采得百花酿成蜜,为谁辛苦为谁忙”的失落感。 2. 答: ( 一 ) 、考试压力压力源 : ( 1 )学生的成绩与教师是否晋升工资、评上职称等利益联系紧密; ( 2 )学生成绩代表着自己的教学水平 危害 :升学压力不仅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杀手,教师也深受其害。 ( 二 ) 、管理压力压力源 :学生中的矛盾、不良行为、厌学情绪、较差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师的不良态度等等,都是教师每日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这一过程常常使他们产生厌倦感、压力感。 危害 :教师会产生职业适应障碍,降低工作效率 ( 三 ) 、自我发展压力压力源:( 1 )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 ( 2 )我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危害: 教师有强烈的自我发展压力,但缺乏有效的操作性指导和训练,这给广大教师带来了困惑和无所适从 专题 3 :调控倦怠驾驭班级管理 试卷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 20分) 1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 2 、表情感染法 3 、多动问题行为 4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5 、信号暗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