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366952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学霸优课】地理一轮课时练19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基础组 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016武邑中学月考P、Q、M、N为四个不同的区域,读下图,回答12题。1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AP BQCM DN答案C解析400 mm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故M地区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2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BQ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大水漫灌压碱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退耕还牧答案B解析P地区年降水量约200 mm,为热带干旱地区,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结合降水量

2、及所处温度带可知,Q地可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性明显,旱涝灾害频繁,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M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易出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现象导致的荒漠化,故应退耕还牧;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加剧荒漠化。N地区降水较丰富且气温较低,属湿润区,而土地荒漠化主要出现在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2016武邑中学期中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地区农业发达,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别是()A水土流失植被被大量破坏B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C草场退化过度放牧D土壤盐碱化大水漫灌答案D解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

3、靠黄河水灌溉,长期大水漫灌,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易造成土壤盐碱化。4B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A水土流失 过度樵采B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灌溉C土地荒漠化 不合理开垦D水土流失 不合理开垦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B地区为毛乌素沙地,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其人为原因是不合理开垦等。2016冀州中学热身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读图回答56题。5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可能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程度减轻 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 毁林开荒,植被覆盖率降低 人类过度引

4、水,使下游水量减少A B C D答案B解析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主要与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量减少有关,这可能与中上游地区的来沙量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黄河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有关,还可能与黄河携带泥沙的能力降低(黄河下游水量减少)有关。6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C调节气候,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D保护野生的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D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保护野生的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可涵养水源,但不能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可净化水质,但不能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

5、水源;可调节气候,但不能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2016衡水二中模拟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完成78题。7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 围湖造田 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湖滨土地沙化A B C D答案A解析甲湖为洞庭湖,位于长江沿岸,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主要是上游地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以及围湖造田。8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该湖流域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 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 减少网箱养殖面积 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节约用水A BC D答

6、案A解析治理乙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主要通过减少营养物质的注入和加快净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故选项A正确。2016衡水二中周测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该国区域图,回答910题。9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 B C D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10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美化环境,观光旅游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涵养水源,补充

7、地下水A B C D答案A解析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2016冀州中学一轮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8、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6分)(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6分)(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8分)答案(1)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荒漠植被)。(2)西北风。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从高压中心呈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故为西北风。(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保温,白天释放水汽,为沙丘上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有利于固沙植物的生长。同时,铺设砂砖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解析(1)地表环境特点包括地势、植被、水

9、源和土壤等方面。(2)从位置上看,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3)注意材料三中信息“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说明砂砖能为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温度;另外,砂砖的主要功能是阻止沙丘流动。据此分析即可。122016枣强中学猜题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若尔盖湿地,面积曾达3 000平方千米,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着储量丰富的现代泥炭资源,目前该地已遭受到破坏。材料二 九寨沟景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以水景最为奇丽,湖、泉、瀑、滩连缀一体,呈Y形分布。东侧日则沟湖泊众多,而西侧的则查洼沟几乎是一条干沟。材料三 左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示意图,右图

10、为九寨沟景观分布图。(1)据左图简述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2分)(2)分析则查洼沟几乎为干谷的最主要原因。(4分)(3)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4分)答案(1)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总体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起伏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峡谷多,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且垂直地带明显。(2)石灰岩广布的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严重。(3)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长江提供水源;调蓄洪水。解析(1)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根据经纬度、等高线及注记可判断该地区为青藏高原东缘,由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域,地形起伏大,西北为高原,东南为山地

11、,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纬度知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原、山地高寒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降水丰富,地形起伏大,多峡谷水流急、水能丰富,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垂直分异明显。(2)题干说明该地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分布,说明流水溶蚀作用明显,则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3)考查湿地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河川径流及气候等。能力组 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16衡水二中一轮检测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B解析

1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荒漠化严重区在北半球主要出现于热带荒漠以南,在南半球主要出现在热带荒漠以东,都为热带草原带。14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 B C D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荒漠化面积的增加与人口密度的增大呈正比;过度放牧导致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这是荒漠化的主要因素;过度砍伐导致大约6 0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2016武邑中学预测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1517题。15该森林带在甲地区

13、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C受西南信风的影响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答案A解析沿岸暖流对该地区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16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A自然灾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加C雪线高度上升 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答案C解析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小将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雪线高度上升。17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A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14、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D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答案A解析设立国际基金,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30分)182016冀州中学模拟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36%。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材料一 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长期以来,B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自2008年8月以来,围绕森林的可持续发展,B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从实施生态教育、资源管理、防火安全等生态战略上入手,全力保护森林资源。材料三 D地区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A: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