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366881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你所在的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 题3图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2. 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A食用油 B酱油 C白酒 D水3. 如图所示,钢制弹簧作为健身拉力器的构件,主要利用钢铁较好的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弹性 D绝缘性4用被磨损的砝码来称物体的质量,其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A.偏小 B.偏大 C.不受影响 D.不能确定5对于铁钉、玻璃、铅笔芯、水银、橡胶棒和

2、陶瓷片这些物品,小华将它们分成如右表所示的两类,他是根据物理的哪种物理属性来分类的第1类第2类铁钉、铅笔芯、水银玻璃、橡胶棒、陶瓷片 A密度 B磁性 C硬度 D导电性6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7. 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8. 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3、C D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9.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10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11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

4、)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只能是(1) B可以是(2)或(4) C只能是(3) D每一步都不能省去12. 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A.2:3 B.3:2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1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得的结果在Vm关系图上表示,如图5所示,关于它们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 小星发现铜

5、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其实是指A铜的体积比铝大B铜的密度比铝大C铜的硬度比铝大D铜受到的质量比铝大15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铝球,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在下列数字后面添上恰当的单位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60_,教室黑板的水平长度约为3.5_,一只普通雪碧瓶的容积为1500_.2水的密度是 kg/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一杯水结成冰之后,它的质量将 ,它的体积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世纪宝鼎”质量是1.6t,由中国运抵联合国总部后,质量

6、为_kg.神州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为_kg.4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 重985克,高72厘米,燃烧时间可达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风速和每小时雨量50毫米的情况下保持燃烧,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能在强光和日光下识别和拍摄.下半部喷涂高触感红色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1)火炬“祥云” 重985克,科学的表述是 ,(2)制作火炬“祥云”材料的密度应 (选填“较大”或“较小”)5如图所示是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 m3.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 1.2

7、103kg/m3,合 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 g.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体积相等的水和冰的质量之比是 ,质量相等的水和冰的体积之比是 .(冰的密度是0.9 gcm3)7如图所示,两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 精,试根据图中液面的高低判断:A杯盛的是 ;B杯盛的是 . (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8. 一只氧气钢瓶,容积为V,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用去一半氧气后,瓶内剩下的气体密度为_,质量为_. (用字母表示)9在古墓发掘中有文物酒杯一件,表面模糊不清,称出其质量是42g,测得其体积为4cm3,该酒杯的密度是_kgm3,它可

8、能是由_制成的(金的密度为193103kgm3,银的密度为105 x 103kgm3,铜的密度为89103kg/m3,铁的密度为79103kgm3,铝的密度为27 x 103kgm3)10现有四种物质:铁、水银、水晶、白酒,对它们进行分类若按_分类,则一类是_;另一类是_.11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 ;若将甲切去1/3,乙切去3/4,那么甲和乙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 .12. 物体甲的体积是物体乙体积的23,将物体甲放在已调好的天平的左盘,物体乙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甲的密度与物体乙的密度的比值为

9、_13. “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所示在点缀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 “海宝”(材质均匀、实心)的质量为1.0103kg,体积为2m3,则“海宝”的密度是 kg/m3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选择题2分,共24分)1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骏步骤顺序为()ABC.D(2)由图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g,矿石的体积为_cm3. 矿石的密度为_gcm3.2小明在“探

10、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A物体的质量:把A物体放到天平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18甲所示,请你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一内.(2)将该物体放到盛有70cm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变成如图18乙所示,将物体的体积记录在表一内.(3)按照上述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由与A相同物质组成的B 、C两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在图19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图象,观察图象并得出结论:_.图18图19甲乙(4)小明又测量了另外两个物体D、E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请你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在图19的坐标纸上用“”进

11、行描点,根据描点的情况分析可知:在D和E中,_可能与A物体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5)小明通过其它方法检测发现,D和E实际上也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而在上小题中却没有能够发现这一结论,其原因可能是:_.3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12、甲4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倒出盐水的质量m2/g盐水的密度kg/m333(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相比较,则_(选填“”、“”或“”)5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1)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游码仍位于零刻线处,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3)测出烧杯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