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366705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与人生》第二单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联系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与特征,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自觉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运用: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教学重点】 1、学会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2、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方案设计】1、课堂与课堂衔接的设计:评选班上最受欢迎的同学。

2、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感受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又能深入浅出地掌握哲学观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育人点的设计: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的作用。(1)好的班级,好的班风、学风,对每个同学的成长都有较深远的影响。每个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班级,让我们为班级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部分学生个人意识浓厚,不懂得尊重他人和他人合作共赢,让我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和其他人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自身发展的良好途径。3、【导入环节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城门失火,殃入池鱼”的故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出自: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意

3、可解如下: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逃走了之外(暂且不管它的逃走方式),其它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被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水鱼是有联系的,池塘的水能灭城门的火,这是直接联系,鱼儿与城门失火则是间接联系,它是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联系的。比喻无端受祸。多媒体展示录像:嫦娥奔月 设问:“嫦娥”成功奔月作为探月工程的一部分,是如

4、何体现了普遍联系原理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探月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与人员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哲学上讲,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联系。 4、探究题的设计【合作探究1】预习教材3134页,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并书写发言稿,然后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1)什么是联系? 参考答案: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是一种关系。例如:师生关系。其次,联系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5、用的关系。例如:一个人的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神经等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最后,联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我们看到的“嫦娥奔月”。(2)联系的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系的整体,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联系。自然界内部、人类社会内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和客观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但是,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

6、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忽视联系的客观性会遭到惩罚,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人们常把“8”与发、“4”与死联系在一起。一女大学生毕业后求职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并不是女大学生能力不够或水平不高,而是因为她姓“裴”,招聘人员认为者个姓与“赔”同音,不吉利,所以把她拒之门外。有道理吗?为什么?参考答案:没有道理。因为,事物的联系是不能臆造的、想象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忽视。下面我们看联系的第二个特点。(4)、我们应如火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参考答案:(1)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孤立、片面地看问

7、题。看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计其一,不及其余。学生在人生成长中不能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人与社会的联系,自我封闭,自我满足。 (2)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重视个体、局部对整体的意义,又要把个体和局部放到整体的联系中去,在人生的成长中,既重视个体对集体和社会的价值,也要充分看到集体、社会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3)要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注意区分不同的特点。事物间的联系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等,只有充分把握事物间存在的这些联系,才能努力去发现挖掘,得到启迪,提高能力。 【合作探究2】播放

8、录像“鲁滨逊漂流记”片段,结合教材或是拥有的知识思考问题:(1)人能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联系是食物灿仔的条件。(2)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略)【合作探究题3】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片段,指出:“和”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协调统一,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传统“以和为贵”以及和谐社会主义的内涵。 问题探究一、人际和谐及其特征请学生阅读教材,总结人际和谐的特征。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展示“人际和谐的特征”幻灯片,并逐一进行讲解。

9、运用图示展示和故事回放,引导学生讨论“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和谐的作用”。 问题探究二、人际和谐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简单讲解:对个人的成长成才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图片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升华主题:正是人际的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战胜各种灾难,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探究题设计4】谈谈你对建设和谐校园有哪些建议?参考答案:(1)热爱学校,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指挥;主动和老师交流,提出各项建议和措施。(3)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4)有正气、有正义感:和谐校园是坏人惧怕好

10、人的校园,所以,我们要检举揭发坏人坏事。(5)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乱丢乱认、不踩踏草坪、爱护公务,保护环境。5、教学步骤设计:(略)6、板书设计:合作学习1:合作学习2:合作学习3:合作学习4:综合素质评价表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7、课堂小结:(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地看问题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影响和谐人际关系的因素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8、练习设计:课堂作业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这种观点不符合联系的( )A、多样性 B、条件性C、客观性 D、普遍性2、

11、下面不属于当代人际关系新特点的是( )A、复杂化 B、深层化C、功利化 D、个性化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错在( )A、否定物质决定意识 B、否定物质是运动的C、孤立地看问题 D、否定事物是变化发展的4、在人的一生中,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最重要的一种因素是( )A、知识 B、技能C、人际关系 D、资本5、请你描述一下和谐社会应具有哪些特征?参考答案: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鱼自然的和谐。【教学反思】1、备课时备“学生”,是这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将学生分组,提出要求,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面广,突破了教材的局限,使课本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渗透。

12、这些问题的提出,重视学情、备好学情、用好学情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2、将深奥的哲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本课涉及的联系的特征是比较抽象的哲学知识,应考虑采用案例、活动等形式将比较深奥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3、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学生的主体性。设计教案前,我要求学生针对这一课的内容至少提一个问题,让学生也参与我的备课。这样就避免了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注重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从而做到了有的放矢,不盲目备课,正确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4、本课中存在的不

13、足:由于涉及的是较深奥的哲学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还未完全做到知识的具体化和简单化。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 B C D 由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主持,美国、中国、俄罗斯等多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研制的新阿尔法磁谱仪将于2008年升空继续寻找反物质。据此回答34题3、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反物质( ) A、不属于物质范畴 B、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C、属于意识的范畴 D、是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 4、人们利用阿尔法磁谱仪深入探究世界,表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 、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面万木春”,告诉我们辩证法的道理是:( )A、人生选择要从实际出发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C、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