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3666128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理)分类汇编(教师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育部考试中心赴四川调研的主要观点1.关于试卷形式问题的回答:(1)教学指导意见不等于考试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二者的功能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叠;考试中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2)考试中心不可能给四川省单独命制试题,因为是四川省政府申请使用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是四川省要使用全国卷,而不是考试中心要四川省使用全国卷。(3)全国卷试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会因为2016年新增省区的加入而随意改变,若改变这对其它省市区考生又产生了新的不公平;调研的目的同时也要考虑新加入省区试题难度的平稳过渡。(4)国家卷考的是3+3选一(即:每科中有一选作题),不是考3+3。选作题的答题框只有一个,考生还

2、要填涂选做题的代号,不会出现学生答2-3个选做题的现象。(5)关于选修模块。没有学的选修模块,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只要答了,都要给分。2.关于试题难度的回答:(1)高考试题肯定有难度,目的要有竞争力,因为他要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考生,他不等于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得分多少,划线的高低并不能代表省(市、区)教育水平的高低。对于试题难度师生要客观对待,难度仅仅是影响考生的位次。(2)要体会考试中心的命题:研究全国卷试题所体现的价值、要求和导向。全国卷是水平立意,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水平;学生的水平是老师讲不透的,也是学生练不出来的;诱导式、鼓励式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3)所谓的全国I卷(乙卷)和II卷(甲

3、卷)是临时决定的,不是命题前确定的。每套试题的难度是客观存有的,从命题者角度和抽样数据分析看,两套试题的难度相当,且与预设基本是一致的。3.关于试题评分标准的回答:(1)全国卷试题有评分标准,也有评分细则。(2)评分标准反映最新的观点(时代的、国家的、学科前沿的),试题答案不一定要依据教材或大纲,对于与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相同的观点,评分细则中予以说明。(3)评分标准(答案)的制定也能够依据答题时需要的学科思维方法,学生认知水平。(4)全国卷赋分的依据是学科思维含量,基于水平要求赋分。4.关于川卷与全国卷的比较说明:(1)四川卷和全国卷的考核目标是一致的,四川卷处于中偏上水平。(2)川卷有很多试

4、题与全国卷类似,如2015年综合题中的奇异果试题,选择题中的河流污染试题,四川的考生能适宜全国卷的。(3)全国卷个别试题看似非学科,其实是有主干知识作为依托,重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水平,考查学生识别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学科水平考查。5.关于备考的回答:(1)高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而不但仅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更不用说仅靠高中三年教育完成。(2)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大学学生,高中教育到底是什么?是升学?走向社会?为生活做准备?老师们是能明白的。应该说情商教育比智商教育重要。(3)考试中心的试题其实是有规律的,主要围绕四个层面命制:辨别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回答为什么(是这样)

5、?怎么办(解决)?最后是这个问题(事物变化)怎们样?(4)人生面对的都是新问题,所以高考试题表现的主要是新的情景和问题,考生和老师要心平气和对待。教学与命题应相向而行。(5)学生应注重社会,注重社会生活,建议每天20分钟左右看新闻联播、杂志是必要的,学生最终要适合社会,走向社会。核心思想:要研究全国卷,要适合全国卷,而不要想去改变全国卷,哪怕是形式都不会改变。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2012年】1已知集合A=1,2,3,4,5,B=(,)|,则B中包含元素的个数为 ( )A3 B6 C8 D10【解析】由集合B可知,所以B=(2,1),(3,2),(4,3),(5,4),(3,1),(4,

6、2),(5,3),(4,1),(5,2),(5,1),B的元素10个,所以选择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复数的运算,属简单题。【2013年】(1)已知集合M=x|(x-1)2 4,xR,N=-1,0,1,2,3,则MN= ( )(A)0,1,2 (B)-1,0,1,2 (C)-1,0,2,3 (D)0,1,2,3解:,则MN=0,1,2,选A【2014年】(1)设集合,则 ( )(A) (B) (C) (D) 解析:,答案:D【2015年】1已知集合,,则 ( )A B C D【答案】A考点:集合的运算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2011年】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7、 ( )A B C D【解析】是奇函数且在(0,+)单调递增,排除A;是偶函数,在(0,+)单调递减,排除C;是偶函数,当(0,+)时,所以在(0,+)单调递减,排除D;是偶函数,在(0,+)上,单调递增。综上选择B。【点评】本题考察初等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2011年】12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 )A2 B4C6 D8【解析】因为函数的图像与函数的图像在区间2,4上关于点(1,0)中心对称,而且两函数图像在中心的左右两边各有4个交点,且分别关于点(1,0)对称,所以,每两个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和都是2,如图所示,因此,因此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选择D。【点评

8、】本题综合考察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特别是对称性,方程的根(零点)。要注意对称性的把握与运用。【2013年】(8)设=log36,b=log510,c=log714,则 ( )(A)cba (B)bca (C)acb (D)abc解:;因为 ,所以,选D.【2013年】(10)已知函数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函数y=f(x)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C)若x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单调递减(D)若x0是f(x)的极值点,则解:A:因为函数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所以当时,;当时,所以函数图像必和x轴相交,方程一定有解;A正确.B:假设方程组显然有解,即函数通过左

9、右上下平移,可化为函数为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函数y=f(x)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B正确;则f(x)在区间(-,x)上应该是先增后减,所以C错;C:函数y=f(x)为三次函数,三次项系数为正,要么函数在是单调增函数,要么有三个单调区间先增,后减,最后在增,所以若x是f(x)的极小值点,则f(x)在区间(-,x)上应该是先增后减,所以C错;D: 若x0是f(x)的极值点,则,显然正确.【2014年】(15)已知偶函数在单调递减,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减,解之:答案:【2015年】5设函数, ( )A3 B6 C9 D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得,又,所以

10、,故,故选C考点:分段函数【2015年】10如图,长方形的边,是的中点,点沿着边,与运动,记将动到、两点距离之和表示为的函数,则的图像大致为 ( )DPCB OAx【答案】B【解析】考点: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2012年】10已知函数,则的图像大致为 ( )xyO11A1yxO1xyO111xy1OBCD【解析】的定义域为且,排除D;因为,所以当时,在(1,0)上是减函数;当时,在上是增函数。排除A、C,故选择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用流氓做法,排除即可。【2012年】12设点P在曲线上,点Q在曲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解析】函数与函数互为反

11、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问题转化为求曲线上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则的最小值为。(用切线法):设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因为,所以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得,所以切点,从而,所以因此曲线上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直线与直线的距离,从而,所以,故选择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的对称性,求函数最小值的方法。【2014年】(8)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则 ( )(A) (B) (C) (D) 解析:,且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即答案:D【2014年】(12)设函数若存在的极值点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解析:,令得:,又,即:,故:,即:,故:或答案:

12、C【2015年】12设函数是奇函数的导函数,当时,则使得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 )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记函数,则,因为当时,故当时,所以在单调递减;又因为函数是奇函数,故函数是偶函数,所以在单调递减,且当时,则;当时,则,综上所述,使得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考点: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011年】2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曲线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为。()求,的值;()如果当,且时,求的取值范围。【解析】()由,得,曲线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为,解得。()解法1:由()知,考虑函数(),则。设,由知,当时,。而,故当时,可得;当时,可得;从而当,且时,即。设,由于当时,故。而,故当时,可得,与题设矛盾;设,此时。而,故当时,可得,与题设矛盾。综合得,的取值范围是。解法2: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