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66455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9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检查记录表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三、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其他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四、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如医院无毒性中

2、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则指标5.3.4的“2分”扣除,第五章“中药药事管理”部分总分为78分,最后得分再按照80分进行折算。五、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围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六、检查时限问题,评审前三年指2009、2010、2011三年;本年度指2012年;近一年指从检查日开始往前倒推的一年。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5分)1.11.2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1.1医院确定发展战略情况 确定( ) 未确定( )医院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情况 制定( )未制定( )发展规划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

3、体现( )未体现( )能提供原始资料( ) 不能提供原始资料(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措施落实情况(抽查2项)措施1落实( ) 部分落实( ) 未落实( )措施2落实( ) 部分落实( )未落实( )医院未确定发展战略或未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规划未体现以中医为主方向,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2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31.2.1医院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情况 制定( )未制定( )年度工作计划中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有( )项共( )条 无( )提供原始资料 能( ) 不能( )医院未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4、,或工作计划中无具体措施,不得分;不能提供原始资料,扣1分。21.2.2工作计划中有发展中医重点专科、学科和加强中医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明确的资金投入措施1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措施2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资金投入:有( ) 金额( ) 无( )无具体措施,每项扣1分;无资金投入,每项扣1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 分)。31.2.3医院对影响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问题有系统的调研分析(至少每年一次),并制订针对性措施。系统的调研分析 2009年 有( ) 无( ) 2010年 有( ) 无( ) 2011年

5、 有( ) 无( )针对性措施 制订( ) 未制订( )措施1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措施2落实( )部分落实( )未落实( )未定期开展调研分析或无针对性措施,不得分;措施未落实,每项扣1.5分;部分落实,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0.5分)。31.2.4医院对中医药特色指标(包括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中药人员占药学人员比例、中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等)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考核、分析。定期进行考核分析 2009年 有( ) 不具体( ) 无( ) 2010年 有( ) 不具体( ) 无( ) 2011年 有( ) 不具体( ) 无( )未

6、定期进行考核、分析,不得分;分析不具体,酌情扣分(最少扣1分)。4注: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情况评估应查阅原始发文等原始资料。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 / 1.3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1.3.1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 制定( ) 不完善( ) 未制定( )实施( ) 未实施 ( )未制定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鼓励和考核制度,不得分;制度不完善(如制度不系统,分散在各种相关制度中),扣1 分;已制定,未实施,扣 1 分。21.3.2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中医药特

7、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有 ( ) 无( )实施( ) 未实施 ( )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无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指标,不得分;已建立,未实施,扣3分。61.3.3实行绩效工资管理 实行( ) 未实行( ) 考核结果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 体现( ) 未体现( )未实行绩效工资管理,或考核结果未体现在科室分配方案中,不得分。5专家签名:检查时间:年月日1.4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1.4.1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相关鼓励措施。

8、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 纳入( ) 未纳入( )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纳入( ) 未纳入( )确定对口支援单位 已确定( ) 未确定( )有相关鼓励措施 有( ) 无( )未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或未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不得分;无确定的对口支援单位,扣2分;无鼓励措施,扣2分。41.4.2医院有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业务指导。专门部门 有( ) 无( )专人负责 有( ) 无( )对基层指导工作主管院长 熟悉( ) 不熟悉( )专门部门负责人 熟悉( ) 不熟悉( )无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扣2分;相关人员不熟悉基层指导工作,扣1分。21.4.3开展中医对口支援

9、工作。开展( ) 未开展( )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开展( )开展人员交流工作 开展( ) 工作不到位( ) 未开展( )未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得分;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扣1.5 分;未开展人员交流工作,扣1.5分;工作不到位,酌情扣分(最少每项扣1 分)。31.4.4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建立中医药视频平台。 建立( ) 未建立 ( )参加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召开的视频会议、开展交流、培训与会诊等工作。按要求参加 ( ) 部分参加 ( ) 未参加 ( )未建立视频平台,不得分;未按要求参加视频会议、交流、培训与会诊活动,扣5分。8专家签名: 检

10、查时间:年月日第二章队伍建设(100分)2.1 队伍建设检查记录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医院指标检 查 记 录扣分方法分值实得分扣分原因2.1.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含执业助理医师)( )人执业医师总数( )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执业医师总数(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 1 分。72.1.2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临床科室(口腔科、麻醉科除外)不得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未达标,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2009年 是( ) 否( )2010年 是( ) 否( )2011年 是( ) 否(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60%,

11、但招聘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不得分。42.1.3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 )%每低于标准(60%)1个百分点,扣1分。52.1.4护理人员总数( )人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人数( )人 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培训时间100学时)人数/护理人员总数( )%每低于标准(70%)1个百分点,扣1分。52.1.5临床科室总数(口腔科、麻醉科除外)( )个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60% 同时符合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符合要求的临床科室 ( )个 不符合要求的临床

12、科室 ( )个每个临床科室不符合要求,扣1分。72.1.6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 )人, 其中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数( )人,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医院领导班子总人数比例为( )%每低于标准(60%)10个百分点,扣1分。32.1.7院长是否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是( ) 否( )医院院领导和医务、护理、药剂、教学、科研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共( )人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未经过省级以上中医药政策、中医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科主任共( )人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未经过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 )人院长未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政策和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扣2分;其他每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部分符合,酌情扣分(每人最少扣0.5分)。62.1.8部门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