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664500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4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备考必记仓储诗歌的题材、内容、技法概览(一)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题材特征内涵标志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

2、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二)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题材特征内涵标志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

3、,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三)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题材特征内涵标志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借抒情主人公旅途

4、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3)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四)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题材特征内涵标志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

5、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 “酬”。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内容情感内容情感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迹。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常用技法(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

6、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五)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题材特征内涵标志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标题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弄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

7、)内容情感内容情感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美。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常用技法(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六)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题材特征内涵标志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

8、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内容情感内容情感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憎恶仕途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2)写景的表现手法: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

9、,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七)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题材特征内涵标志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离别相思之苦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等字眼(或直接用“无题”)。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内容情感内容情感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以妇女角度写的

10、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常用技法(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先扬后抑。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