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365793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题目及答案凝固原理与铸造技术复习题答案1、画出纯金属浇入铸型后发生的传热模型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凝固过程的传热特 点。凝固过程的传热有如下一些特点:简单地说:一热、二迁、三传。首先它是一个有热源的传热过程。金属凝固时释放的潜热,可以看成是一个热源释放的热,但是 金属的凝固潜热,不是在金属全域上同时释放,而只是在不断推进中的凝固前沿上释放。 即热源位置在不断地移动;另外,释放的潜热量也随着凝固进程而非线性地变化。 一热: 有热源的非稳态传热过程,是第一重要的。二迁:固相、液相间界面和金属铸型间界面,而这二个界面随着凝固进程而发生动态 迁移,并使传热现象变得更加复杂。三传:液态金

2、属的凝固过程是一个同时包含动量传输、质量传输和热量传输的三传 (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耦合的三维传热物理过程。其次,在金属凝固时存在着两个界面。即固相、液相间界面和金属铸型间界面,而在 这些界面上,通常发生极为复杂的传热现象。2、一个直径为25cm的长圆柱形铸钢件在砂型和金属型中凝固:(l)当忽略铸件-铸 型界面热阻时,它们的凝固时间各为多少?(2)当铸件-铸型的界面换热系数hi=0.0024J(cm2. s.C)时,它们的凝固时间各为多 少?计算用参数如表l -2所示,计算中假定钢水无过热度,并在一个固定的温度Tf下凝 固,同时假定铸型无限厚。3、对于单元系而言,为什么高温时稳定的同素异性结

3、构具有比低温时稳定的同素异 性结构有较高的热焓,即H(y -Fe)H (a-Fe)?4、推导曲率引起的平衡温度改变的计算公式。除压力外,表面曲率亦对平衡温度产生影响。在凝固时,表面曲率对固相来说相当于 增加了一项附加压力,这项附加压力是与界面张力相平衡的。当任一曲面体的体积增加 V,面积增加AA时,附加压力AP与界面张力。的关系为:由于曲率引起的平衡温度的改变为:5、二元合金的溶质平衡分配系数,除可以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外,还可以用液相线斜 率mL及结晶潜热AHm来计算。试推导其计算公式。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为恒温下固相溶质浓度CS与液相溶质浓度CL达到平衡时的比 值(即k0= Cs/CL)。二元

4、合金的溶质平衡分配系数,除可以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外,还可 以用液相线斜率mL及结晶潜热AHm来计算。在二元合金中,设mL和mS为常数,则有:6、已知纯铜的熔点为1085C,液态时铜的摩尔体积为8.0X10-6m3,固态时为 7.1X10-6m3,当压力的变化为103MPa时,试确定纯铜熔点温度的变化。Clausius-Claceyron 方程式:= (1085+273)*(8.0-7.1)*10(-6)/(13.05*10(3) *10(3)*10(6)=93.66K7、从最大形核功的角度,解释dAG/dr=0的意义。当液体中出现晶核时,系统自由能的变化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液相和固相体积自 由

5、能差AGv,它是相变的驱动力,另一部分是由于出现了固-液界面,使系统增加了界面能 Ge,它是相变的阻力。这样,系统总的自由能变化为:因此,总的自由能将随r的变大而由小变大再变小,在晶核临界半径r*时,为极大值, 与其相对应的AG *即为形核功。为此,将式(3-2)对求导,并令d A G/dr=O,即可 求出临界品核半径:或:由于AG是r的函数,dAG/dr=0表示AG在晶核半径为临界晶核r*时达到最大,当 晶胚尺寸小于临界晶核尺寸时其长大将导致体系自由能的增加,故这种尺寸的晶胚难以长 大,最终熔化而消失,只有当晶胚尺寸大于临界晶核尺寸时才能形成稳定的晶核。8、讨论说明下图所表述的意义。尽管润湿

6、角在非自发形核中有着重要作用,但用实验方法测定润湿角是困难的。一般, 润湿角愈小,夹杂界面的形核能力愈高。过冷度AT愈大,晶胚尺寸愈大,其曲率半径愈大。但在相同的过冷度下,润湿角小 的晶胚,在折合成同体积的情况下,其曲率半径更大些。它们与临界半径r*和AT的关系 曲线的交点即为该0角相应的形核过冷度,从图中可知e角愈小,形核过冷度愈小,即 其形核能力愈强。上述情况必须有几个先决条件,首先是润湿角和温度无关,其次是夹杂的基底面积要 大于晶胚接触所需要的面积,最后是晶胚和夹杂的接触面为平面。9、分析讨论选择形核剂的条件。生产中选择形核剂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形核剂的 条件根据界面能产生的原因,不难理解,两个相互接触的界面结构(原子排列的几何情况、原子大小,原于间距等)愈近似,它们之间的界面能就愈小。 通常用错位度(或称不匹配度)6来表示界面上晶核原子与夹杂原子互相间的匹配情况。 当6值很小时,过冷度AT与6之间有如下关系:6值较小的物质对形核是有效的。但是,这种点阵匹配原理并不是完善的,特别是用它作为选择形核剂的标准还远远不够,因为它与很多事实不符, 例如尽管Ag与Sn的6值比Pt与Sn的&值小,但Pt能作Sn的形核剂,而Ag却不能, 这说明单靠点阵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