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365358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三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保温常练(十六)(含解析)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真正的“好”教师重“深教”而不唯“浅教”。所谓“浅教”,唯重堆砌知识的形态,条块分割,外在于“人”;最令人痛心者,莫过于对本应自如驾驭知识的强劲思想力。复制了大量弥散着书香的“知识”却不知其何以如是,何以用之。更于丢失开启未来世界的“金钥匙”质疑批判、独立评论和逻辑演绎。这就从本源上断开了重构新世界知识形态的可能。梁启超先生早在“五四”之前即犀利批判传统教育“偏于记性”,忽略悟性,至今不失为的教育箴言。而“浅教”的对立面是“深教”,它把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

2、辨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水平为终极境界。换言之,卓越教育所视之为“贵者”,并非复制传统知识的机械“记性”,而是创生无尽真知和新知的珍贵思想力及其的表达力。()。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置若罔闻得心应手针砭时弊相得益彰B.置之不理心安理得针砭时弊相辅相成C.置之不理得心应手擘肌分理相得益彰D.置若罔闻心安理得擘肌分理相辅相成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把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辨和超越性创造力作为根本宗旨;以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

3、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水平为终极境界B.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辨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水平为终极境界C.它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辨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D.它把以培育学生强大的逻辑理性、严谨思辨和超越性创造力为根本宗旨;以唤醒个人沉睡的“问题意识”,养成植根自由思维、独立人格之上的评论能力为终极境界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切知识都会黯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

4、硕的创造之果;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B.一切知识都会黯然凋落,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C.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一切知识都会黯然凋落,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D.一切传统都会悄然老去,唯有成长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才会孕育丰硕的创造之果;一切知识都会黯然凋落,唯有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4.下面是一次寿宴中的答谢词,有五处用词不得体或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5分)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是我人生中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在幸福、欢乐的气氛中,我迎来了

5、自己的50岁大寿。承蒙各位赏光,从百忙之中抽身,惠顾我的府上,并为我带来了真诚的祝愿。对各位高亲贵友的到来,我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将为您在今天宴会上的需要提供鼎力支持。此时此刻,我吹灭了生日烛光,默默地许下几个心愿,祝各位嘉宾天天有个好心情,笑口常开;月月有个好收入,四季发财;年年有个好身体,青春常在。谢谢大家!答:5.下面是某校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图,请用文字转述新生报到流程,要求简洁、明了,不超过100字。(6分)答: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在望岳中,以锤炼词语的深厚功力,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的名句是“,”。(2)锦瑟中李商隐借用杜

6、宇的典故,表露自己伤感的句子是“”,借南海鲛人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的理想最终幻灭的句子是“”。(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研究重点围绕三大主题展开:一是生态本体论,从环境主义角度重新审视和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重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生态自然观与生态自我观;二是生态认识论,致力于打破近代以来以人与自然二分为基础的二元论,重新寻找和建构用于理解和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架构,重新发掘近现代重要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实用主义、过程哲学的生态哲学意蕴;三是生态价值论,

7、主要从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生态政治哲学等维度探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伦理、审美和政治等问题。此外,对不同文明的传统环境哲学思想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比较,也是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根据其思想逻辑和价值取向,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可以分为深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三大理论分支。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一是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精神依据。在形而上层面,深层生态学与生态女性主义都强调一种“关系本体论”,即将人和其他生物均视为生命之网的网结和创造性活动的组成部分,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社会生态学则主张“辩证的自然主义”,既强调生态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连续性,认为社会与自然是“连续体”

8、;又强调二者的区别,认为人与自然是“有差异的统一体”。在伦理层面,深层生态学和生态女性主义承认生态共同体中非人类成员的价值和权利,强调人对自然负有直接伦理义务,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新生活方式。社会生态学则倡导一种“辩证的整体主义”,认为个人在社会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中都承担相应义务,对生态共同体的义务与人们自我实现并不矛盾。二是关注生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深层生态学强调现代消费主义与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反对把环境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倡导在生态上可持续的绿色经济。社会生态学和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对自然的压迫源于社会内部的压迫,只有消除现实社会中的压迫,生态危

9、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强调重建更加平等公正的政治经济制度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重要出路。研究借鉴西方生态哲学思想对于推进生态哲学中国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应从形而上的维度为人们提供一套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概念架构和观念系统。这套概念架构和观念系统应注重生态世界观研究,既能克服近代西方机械自然观的局限,又能较好容纳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所呼唤的生态自然观。就这一点而言,与对生态价值观的研究相比,中国生态哲学对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的研究亟须加强。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应在反思和借鉴西方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创造性阐释和运用我国传统生态智慧,用经过现代生态哲学洗礼的“天人合一”等智慧突破西方

10、生态哲学局限,引领二十一世纪生态哲学研究。中国生态哲学研究应系统探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的深层意涵,扎根建设美丽中国实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同时,应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探索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克服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盲点,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资源。(摘编自杨通进研究借鉴西方生态哲学)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研究的主题是各传统环境哲学的生态本体论、生态认识论和生态价值论。B.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分为三大理论分支,它们划分的依据是其思想逻辑和价值取向。C.社会生态学认

11、为自然和社会是连续性的共同体,所以个人在共同体中要承担义务。D.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缺陷是机械地看待自然,中国能用“天人合一”来破解困局。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分为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当代西方生态哲学对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启示两部分。B.文章从两个层面解说三大理论分支都是在研究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精神依据。C.文章为论证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智慧而详细解说了推进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作用。D.文章最后强调中国生态哲学研究的意义:有利于为中国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服务。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态认识论致力于打破人与自然二元

12、论,说明当代西方生态哲学要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主次关系。B.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定位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C.中国要引领二十一世纪生态哲学研究应该借鉴西方生态哲学和运用我国传统生态智慧。D.中西方生态哲学研究虽有一定差异,但都涉及人们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问题。保温常练(十六)1.B解析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针砭时弊:发现或指出错误等,劝人改正。擘肌分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

13、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2.C解析 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把以为”句式杂糅,应该是“以为”或“把作为”;第二处是“养成水平”搭配不当。3.C解析 根据前句可知,应先“传统”,后“知识”,排除A、B两项。“传统”与“茂盛的创造之树与时长青”相呼应,排除D项。4.(1)“大寿”改为“生日”;(2)“惠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改为“光临”;(3)“府上”改为“家中”;(4)“鼎力”改为“大力”;(5)“烛光”改为“蜡烛”。(每找出并改对一处得1分)5.答案 已缴费学生可直接到所在学院报到,然后入住公寓。未缴费学生先到银行收费点缴纳学费,然后再到所在学院办理报到、入住手续

14、;其中需要走绿色通道的同学,则须经学院审批,计财处核准后,方可到所在学院办理报到、入住手续。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说明顺序,可以先说明“已缴费学生”,再说明“未缴费学生”,对“未缴费学生”还要分“缴纳学费”和“绿色通道”两类予以说明。6.(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7.B解析A项,概括不全,从第一段可以看出,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研究围绕的主题,除三大主题外,还有挖掘、整理、比较不同文明的传统环境哲学思想资源。C项,强加因果,原文从形而上层面解释生态自然和社会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特征,从伦理层面解释个人在社会共同体、生态共同体中要承担相应义务,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项,“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缺陷是机械地看待自然”错误,原文有“克服近代西方机械自然观的局限”“突破西方生态哲学局限”,但不能说当代西方生态哲学的缺陷就是机械地看待自然。8.C解析 由文章第四段、第五段内容可知,要推进中国生态哲学的研究,应继承中国传统生态智慧。9.A解析 “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主次关系”错误,文中说“重新寻找和建构用于理解和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架构”,没有说人与自然谁主谁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