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融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65250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融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设计中感性理性思维的交融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感性思维一文化理想艺术所传达的文化理想往往存在于人类群体的某种深层的共同情感中,或者某个艺术创作者的个人情感经历中。通过艺术创作的表达和提醒,不管一个iPad游戏还是一个茶壶,或是一幅寓意深远的画作,都以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形式,更胜于人类语言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让他们以无与伦比的深化感受体会到这种文化理想。比方,Win8的MetroUI设计风格,就以一种与iOS过度修饰和拟物化设计风格背道而驰的设计风格,在信息时代的后期,人们每天被海量信息包围的今天,MetroUI设计风格如春风一样清新,带来一种轻量化、轻松、明朗、环保的生活理念和文化理想。

2、二艺术创作中的灵感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有妙手偶得的偶尔性,是感性的直觉作用于材料和环境的结果。直觉不完全是冲动,是下意识的推理、习惯和经历。艺术的灵感,是这种感性的直觉,没有固定的逻辑标准,就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它可以赋予艺术作品美妙的情感以及独特的气质。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理性思维一数字时代的特征尼葛洛庞帝提出数字化生存的四个特征分散权利、全球化、追求和和谐赋予权利。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对身份的模糊,或许比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要平等得多,传统的中央集权的生活观念已成为明日黄花。数字技术也给人们带来了创造更加平等、和谐世界的可能性。这一切都是人们社会化和理性化开展的必然结果。二以用

3、户为中心的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edDeisgn,简称UCD,设计师站在用户的角度考量设计,客观地对待设计本身,使设计趋于理性。并且以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为根底进展交互设计,使得设计这一过程更加科学,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也更易到达用户的心理预期。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GregoryBateson指出,个体的心灵处在一个由形式、秩序、共鸣所构成的世界,是某个大的有序系统的子系统。心灵固存于这个较大的有序系统的各个途径所携带的就是信息,媒介所传递的是信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和回应正是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和交流,信息的组织和与用户的交互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核心内容。三设计流程和工程管理为了

4、更好地适应商业开展的需要,进步设计的有效性、控制设计本钱,设计流程、设计过程的管理和团队合作等问题也提到日程上。工程管理观念的引入,使得管理设计工程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加专业和高效。同时,这也对设计师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设计师的自我管理和情绪控制都有一定的要求,强调设计师理性素质的培养。四数字技术的开展毫无疑问,计算机技术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方式的学科,无论是代码编写,还是发布、测试环节,它都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考虑才能。数字技术的迅猛开展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蓬勃开展的必要条件,促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结语根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开展通识教育:提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修理工科课程;2.思维方式的培养:根底课程中开设哲学入门课程,培养批判性思维;3.与社会理论相结合:建立工作室,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际设计工程的时机;4.由行业专家给老师提供专业培训:涵盖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5.建立数字媒体实验室:给老师提供探究学科开展的时机,也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验性的设计专题内容。 黄凌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