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设计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364459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搭石》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搭石》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搭石》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搭石》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石》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石》教学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搭石教学设计 赵玉颖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本课内容的编者设计精心,文中配有插图,安排

2、了泡泡语,文后安排了要求认识和要求书写的汉字及思考练习的四个题目。这些内容,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提示。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

3、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工具书(字典)、文具(钢笔、铅笔)、生字本、练习簿等。2.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第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 认识美,感受美 1、导入语:师:同学们,对于美的事物,大家都向往不已,那么,说说你眼中的美是什么样的

4、?生:我觉得我们班的某某长得很漂亮,很美生:民乐园有花有草,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我认为民乐园就很美,生:当我没有文具的时候,我的同桌借给了我,那一刻我觉得他就很美。师:是啊,美不仅仅指外表美、风景美,还指心灵美、行为美。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刘章爷爷的故乡。去发现平凡事物中所透露出的那份别样的美。去感受搭石所蕴含的那份别样的美。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搭石(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复习回顾,初步感知搭石所蕴含的美师: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什么是搭石?生:用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

5、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师:是啊,搭石就是帮助人们过小溪的一块块垫脚石。很普通很平凡。可作者为什么却这样的钟情于搭石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写作的前前后后选段,思考:为什么写搭石?生:搭石蕴含了家乡人的心灵美。生:搭石展示了山里人勤劳、热心公益、互助礼让的美德。师:是啊,搭石上既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现在小组结合,请同学们细细品读25自然段,围绕“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美”展开交流和讨论。注意不懂笔墨不读书,拿起手中的笔,抓住重点字词,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

6、、精读课文,体会意境,想象拓展【该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将采用朗读、默读、圈画、交流、想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灵活进行三个板块的学习。预设:出示“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指名朗读,提问: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句子很美呢?2、抓重点词“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体会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德。3、理解“踏”: 师:同学们,老爷爷这么急着赶路,一定有什么急事。可是,当他发现石块松动的时候,他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师(质疑):你们觉得这是怎样的踏? 师(朗读指导):是啊!正是这个用力地、仔细

7、地、认真地踏,踏了几个来回的踏,踏了又踏的踏,踏出这位老人的善良、淳朴,你还能把这种善良、淳朴的形象读出来吗? 随机板书:善良 淳朴4、小结:老人朴素的行为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让我们尊敬,让我们感动。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段话。【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和用词的精妙,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预设:出示“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指名朗读。提问:你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2、品读 “协调有序”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从字面、联系上下文) 师:让我们也协调有序的走一走搭石。 (师:前面的后面

8、的前面的后面的) 3、过渡语: 师:“一行人走搭石”的情形,真实地再现了一道“协调有序”的风景,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仿佛就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 预设:出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指名朗读。 、师(质疑):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 谦让、尊老3、理解“理所当然”: 师(质疑):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生交流)这里的人把什么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引导):年轻人被老人过搭石,他们需要老人道谢吗?4、先扶后放,写话训练: 师:是的,家乡人把尊敬老人、互相谦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他们把许许多多让我们感动的事情都看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从中,你感受到了

9、什么?(家乡人们心灵美) 你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几句话。课件出示: 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如果遇到_,_总要_,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生写话,稍后交流。【设计意图: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三、总结全文,升华课文人文内涵 、师(小结):同学们,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朴的乡亲,让我们饱含着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2、一块搭石,就是一曲善良的歌,曲调优美;一块搭石,就是一段和谐的舞,姿态婀娜;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然而,这些美好的行为,在乡亲们的眼里

10、,是那么的:理所当然,而在我们眼里,却构成了最美的风景,这就是搭石。 、平凡而普通的搭石,淳朴而善良的乡亲们,读来都让我们感动不已,所以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来作为今天的结束语。溪水潺潺走上故乡的搭石脚步轻快 清波漾漾阳光云彩 如诗如画清风习习走向故乡的搭石老人、孩子站在溪边会心的微笑 轻轻地挥手那普通的、任人踩踏的搭石啊那自觉、谦让的溪边止步那深深弯下却不求谢谢的后背啊让身在城市的我们永远折服 永远感动 4、布置作业:寻找生活中的美 搭石很平凡,很普通,但刘章爷爷用朴素而秀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搭石独特的美及它所透露出的乡亲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孩子们,用心观察我们的生活及周围的人、事、物,寻找美、发现美。并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设计意图:深入体会,升华情感,以两首小诗来结课,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蕴含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达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