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证明的合理性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3640683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数学教学中证明的合理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数学教学中证明的合理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数学教学中证明的合理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8教学与管理2015年9月15日动机、态度等方面进行探讨。(3)行为。直接对个人、群体的社会行为进行研 究,如学生失学、课堂上出现的学生对抗行为、家校 之间的矛盾行为等。三、力点:厘清“问题”的研究范围研究者在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落点以后,接下 来要厘清“问题”的研究范围,即研究者应该从“问 题”受体的哪个“点上着力展开探究,这是有效选定 研究“问题”的看力点所在。只有清楚、明了“问题”的 研究范围,才有町能取得有效性强、可信度髙的研究 成果,如果研究范罔含糊笼统,就会影响到资料的收 集与研究结论的效度与信度。这里,主要应做好如下 两个方面的工作,即概念术语的界定和研究范围的 限定。1. 界

2、定概念术语界定概念术语,主要是指对研究“问题”中有关 的重要概念和一些不常见的、容易谋解的术语作出 操作性定义。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 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研究”这一选题,研究“问题”是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策 略是什么、有哪些?在这个研究“问题”中创造性思 维能力比较抽象,不易把握,其主要表现是发散性思 维,故其操作性定义可表述为:“对同一事物的多种 用途和功能的设想能力”。这样,经过界定,较为抽象 的或不明确的概念术语就变得较为清晰和具体了,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观察和操作了。2. 限定研究范因限定研究范围,主要是指对研究“问题”的范闌 和变量加以限定,为研

3、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以此 明确“问题”研究的角度。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研究完 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每种角度都规定了自 己的研究对象范围。如上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研究”就可以进行两次 限定:一次是明确受体角度的限定语文教学涵盖面 广,有阅读、有写作、冇听说、有综合性学习等等;对 象是小学、是初中、是高中等等。一次是研究路径切 入角度的限定,研究“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 维能力的实践策略”,既可以从已冇的教学经验出 发,通过经验总结得出有关认识;也町通过对学生的 实际调查和访谈来进行;还可以从有关的理论角度 去探讨。对于一个研究“问题”来说,只有通过以上两 次

4、有效限定,才能让研究“问题”更明确、更清晰、更 具操作性。【责任编辑:白文军】谈数学教学中证明的合理性兴浙江嘉兴学院平湖校区黄新生一、数学教师的困惑要获得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 以直接测量三个内角求和,也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 角撕下来拼成一平角(或可以通过折纸,把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折成一个平角)。但这些操作有局限性, 针对的对象总是具体的二角形拼折中是否存在误 差不能判断,需要更为严格的数学证明。数学证明 方法可以添加辅助线,利用平行线性质去获得证 明。而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碰到了一个特殊的 证明方法:长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其和为 360。,长方形可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

5、角形. 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 -5-2= 180 , 又因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成两个 宜角三角形,所以它们的内角和就是180。x2,再 减去合并在一起的两个直角最后结论也是180。 因此,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o 1,1上述方法是否正确,教师们形成两种截然不同 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从氏方形内角和出发去证 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没有违背儿何的逻辑体系” C 他们在几何原本的卷1中找到定义22(部分):角 是直角且四边不全相等的四边形叫做长方形从而 得到长方形内角和是360。,认为逻辑推理的起点 是合理的,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多 边形内角和的知识基础应该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 I理”。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